本週新品連發!任天堂 Switch 2 終於在台開賣,首批爆發 ZR、ZL 按鍵災情,但好在全台供貨穩定,現貨隨處可見,這也讓原本想炒作的黃牛慘賠。三星新一代 Galaxy Z 摺疊手機同步登台,主打更輕薄的設計,減輕使用者的握持負擔。
蘋果官方一年一度的「Back to School」(BTS)教育優惠活動已於日前開跑,蘋果經銷商STUDIO A旗下的Straight A於即日起至10月31日也啟動教育優惠,推出比蘋果官方更具吸引力的方案
蘋果下一代iPhone 17系列,照慣例應於9月登場,儘管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外界已經開始對發表日期進行「猜猜樂」,期待準備換新機的果粉,不妨參考一下。
蘋果產品一向具備高保值性,價格波動相對有限,但對果粉而言,了解「最佳入手時機」仍相當重要。若不慎在新機發表前才剛入手現有機型,就可能面臨「新機瞬間變舊機」的情況,既掃興又不划算。 為此,自由3C科技頻道整理出2025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iPhone、iPad 與MacBook系列的新機規劃。雖然目前資訊多屬市場傳聞、未經蘋果官方證實,但消息皆來自各路的「蘋果爆料大神」,具備一定參考價值,對有意升級的果粉來說,有助於提前掌握購機節奏。 iPhone、iPad、MacBook傳聞新品時程
蘋果今年上半年已經推出入門iPad 11和M3 iPad Air,若你鎖定的是iPad Pro,那麼新一代新品預計10月登場。
深受小資族喜愛的瑞典家具品牌 IKEA 稍早正式預告,即將在明年推出 20 多款智慧居家新品,將全面支援 Matter 協議,讓用戶在配對與操控的時候,可以支援更多元的平台。
雖然外界都在關注預計9月登場的iPhone 17系列,外媒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搶先曝光蘋果在2026上半年的產品發布計畫,涵蓋iPhone、iPad及Mac等多條產品線。
蘋果一年一度的「Back to School」(BTS)教育優惠活動,正式在台灣開跑,即日起至9月30日,長達為期2個月左右。 今年活動內容跟鄰近亞洲國家一樣,符合資格的Mac與iPad產品,除了享有教育優惠價,贈品選項不再以往侷限於Apple
現代人普遍有「電量焦慮」,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皆然,尤其平板常被用來追劇,續航力表現自然成為選購關鍵。但在眾多的「平板機海」中,哪一款的續航力最值得肯定
傳蘋果即將在今年發布首款 iPhone 17 Air,主打極致輕薄的設計,將正面對抗三星所推出的 Galaxy S25 Edge。然而,外媒《AndroidHeadlines》就認為,蘋果很可能只贏在外型設計,其餘規格都不如競爭對手。
蘋果iPhone相機的影像感測器向來依賴Sony,近來盛傳,蘋果有意和三星合作,以分散風險。不過,一項最新曝光的專利顯示,蘋果可能也正在開發自研的次世代影像感測器
搶攻暑假商機,知名通路燦坤3C二度聯名霹靂布袋戲,推出「霹靂黃龍逗陣熱」會員特典,自7月4日至15日,限時12天推出今夏最大促銷檔。為擴大活動聲量,燦坤也特別在電視廣告中結合素還真等霹靂人氣角色,力拚話題熱度
外界一直高度關注蘋果進軍摺疊市場的發展,最新消息指出,蘋果已從今年6月開始啟動摺疊iPhone的原型機測試,若進展順利,有望維持2026年下半年問世的計畫
覺得 MacBook Air 還不夠便宜嗎?據傳,蘋果正準備進軍更低價的 MacBook 市場,最快將於今年底啟動量產,效能約等同於 iPhone 16 Pro。
Apple Watch用戶注意!Google正式下架Apple Watch版Google Keep,這是一款筆記服務,能讓用戶在手腕上快速查看筆記。根據官方說明,在最新的Google Keep 2.2025.26200版已移除Apple Watch應用程式,但iPhone和 iPad上的體驗維持不變
Android 新一代旗艦平板來襲!爆料客 Abhishek Yadav 透過 Geekbench 跑分平台發現一款神秘新機身影,極有可能搭載聯發科最新的天璣 9400+ 處理器。
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來到了上半年的尾聲,這個月的科技焦點有蘋果開發者大會、任天堂Switch 2開賣,還有vivo手機在台灣銷量第一次超越OPPO。另外,下半年旗艦新機也將陸續登場,先讓我們來回顧6月科技大事吧。
傳聞指出,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計明年亮相,目前仍處於內部測試階段,最終規格尚未全數定案。過去已有關於外型設計、螢幕尺寸等諸多爆料,如今則首度有相機規格浮上檯面,成為最新焦點
iPhone 即將邁入 20 週年!據傳蘋果正規劃下一世代全新造型,有望帶來如同當年 iPhone X 一樣具顛覆性的外觀。綜合外電消息,蘋果接下來將分兩階段推進 iPhone 的設計升級,若想入手與眾不同的新造型,或許再等一年會更值得。
隨著高通、聯發科陸續擁抱台積電最新製程,再加上新架構的引入,Android 旗艦手機如今在晶片效能上已不遜於,甚至超越蘋果 iPhone。面對競爭,據傳蘋果不打算正面迎戰,而是將焦點放在「能耗控制」,試圖讓 iPhone 擁有更長的續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