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iPhone 14系列開始,便在美國率先改採純eSIM設計,今年更進一步推動這一策略,不僅iPhone Air全球統一為純eSIM版,連iPhone 17系列也擴大至全球12個國家同步跟進,除了美國之外,還包含加拿大、日本、關島等市場。
蘋果 iPhone 17 Pro 不僅有高效能的 A19 Pro 晶片,並搭配 iOS 系統,流暢程度向來受到許多粉絲推崇!實際真的是如此嗎?現在就有達人模擬真實的手機操作情境進行實測,結果發現 Android 旗艦代表還是略勝一籌。
蘋果下一場新品發表會或將到來!根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觀察,蘋果商店的 iPad Pro、MacBook 庫存量正急速減少,這往往是新一代產品發布的前兆。
蘋果今年推出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ries 11和Apple Watch SE 3三款不同定位的智慧錶,其中Apple Watch SE 3是睽違三年再度更新,主打入門和高性價比市場,售價僅7,900元起,也是蘋果目前最親民的一款智慧錶。那麼,這款「平價版Apple Watch」,究竟值不值得入手?自由3C科技頻道實測整理出5大升級特色,帶你一次了解它的的實際表現,以及最適合入手的族群。 升級隨顯螢幕 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Apple Watch SE 3同樣提供40mm、44mm兩種尺寸,採用鋁金屬錶殼,共有午夜和星光兩種配色可選。雖然外觀沿用前代設計,但最大亮點之一是終於升級隨顯Retina顯示器,具備永遠顯示功能。 有了永遠顯示功能,當螢幕進入待機狀態時,仍能以2尼特亮度顯示時間和瀏覽通知,不用再特地特地抬起手腕或點按螢幕,方便
蘋果於九月底推出 iOS 26.0.1 版本,搶修了 iPhone 拍照雜訊與連線不穩定的問題。然而,由於 iOS 26 是較新的版本,許多果粉仍擔心續航力會因系統 Bug 而打折扣。對此,YouTube 頻道 iAppleBytes 針對六款 iPhone 進行實測,結果顯示用戶可放心升級。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任職長達 14 年,現年 64 歲的他已接近退休年齡。儘管他曾預計會再任職五年,外界仍好奇蘋果是否已為下一任接班人做好準備。外媒《彭博社》近日披露,蘋果內部呼聲最高的接班人選是硬體主管 John Ternus,並指出三大優勢。
隨著各大影音平台與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打算投入創作者行列,透過文字、照片與影音等多元形式展現創意與自我,或是嘗試拍攝影片,為生活多一些樂趣。創作之路少不了專業3C設備的輔助,無論是拍攝用的相機,還是後製所需的電腦、螢幕,都是影音作品能否被完美呈現的關鍵。
蘋果iPhone 17系列開賣後掀起一波換機潮,不少果粉選擇「舊換新」折抵,也讓二手機市場熱絡起來。根據知名通路神腦的最新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為止,iPhone系列依舊穩坐二手機回收龍頭,在整體市場占比高達6成,Android手機則約4成,呈現明顯差距。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造成嚴重災情,許多熱心民眾踴躍湧入救災行列,希望協助災民儘早重建家園,各大企業和品牌也紛紛伸出援手,其中,神腦國際及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宣布於10月1日啟動「安心即時通」援助專案,提供災民免費愛心手機,解決災後通訊需求。。 根據神腦公告,10月1日上午10點,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太鞍教會展開援助計劃,符合資格的花蓮縣光復鄉民(憑戶籍地在光復鄉的身份證及災損手機1台),經現場檢測受損手機確認無法使用後,即可免費換取iPhone 13整新機或Android新手機。 提醒的是,本次援助採限量換發,兌換完活動即截止。依完成資格審核之先後順序提供,並以65歲以上長者和經濟弱勢家庭為優先對象
蘋果在9月初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產品定位區隔比往年更加明確,標準版滿足大眾需求、Air訴求極致纖薄,Pro則往專業路線更上一層樓,這也讓不少人陷入選擇障礙。如果你正在猶豫有沒有必要直上Pro,不妨先參考本次實測,再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果粉買手機似乎越來越捨得花!綜觀台灣過往的手機銷售數據,蘋果 iPhone 新系列發售初期都是由 Pro 系列領銜、最為搶手,隨著時間推進,會逐漸改由「數字版」接棒。然而,從市調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iPhone 16 系列已經打破了這個慣例,最暢銷的機款一整年都由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輪流霸榜,顯示果粉的消費習慣正在轉變,也讓 iPhone 16 成為蘋果旗下少數未能稱霸台灣市場的數字版機型。
市調機構公布 2025 年 8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型手機銷售數據。由於適逢 iPhone 17 發表前一個月,消費者明顯進入觀望期,連帶讓全台手機銷量下滑約 9%、銷售額大減 15%。這也讓 Android 陣營逮到機會,睽違一年再度擊敗 iPhone,奪下熱銷冠軍。
iPhone Air絕對是近幾年最具爭議的一款蘋果手機,只要看到實機,幾乎人人都會驚呼,「真的很輕很薄」、「外觀超美」、「手感一流」。然而,為了追求超薄設計,蘋果在部分規格上有所取捨,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有單顆主鏡頭便是首當其衝的批評,還有著對續航力的質疑。不過,這款超薄手機真的只是「中看不中用」嗎?自由3C科技頻道也進行了實測,一起來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吧! 外型輕薄堅固 打開手機盒,看到iPhone Air的第一印象,絕對是「真美」,總共有天藍、淺金、雲白和太空黑4色可選。其機身厚度僅5.6mm,是歷代最薄的iPhone。儘管有著6.5吋螢幕,一點也不覺得負擔。此外,拿在手上的手感極好。這種反差感唯有親自拿著才能體會。 蘋果十分注重它的耐用度,機身以鈦金屬打造,讓它堅固又輕盈。此外,跟Pro系列相同,正面螢幕採用超瓷晶盾2代面板,防刮性提升3倍,機背也以超瓷晶盾背板保護,讓防裂性增強4
蘋果全新一代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在定位區隔上更為鮮明,也讓不少人陷入嚴重的選擇障礙。如果你正猶豫有沒有直上Pro的必要性,不如先來看看自由3C科技頻道的開箱實測分享
蘋果今年的標準版iPhone 17被大讚是歷代「最香」,不少規格都給到位,尤其是蘋果將儲存容量加倍至256GB,但起跳價維持29,900元,更凸顯其性價比,自由3C科技頻道也開箱實測,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多香! 熟悉的外型風格 iPhone 17的外型並沒有像Air或Pro那樣帶來大幅度的變化,依舊維持熟悉的設計風格,機身也同樣採用鋁金屬邊框,總共推出薰衣草紫、鼠尾草綠、霧藍、黑及白色,色調相比去年的iPhone 16內斂很多,整體更柔和,記者個人是覺得今年的配色更耐看。 120Hz螢幕
蘋果日前發布iOS 26正式版,最大亮點是導入「Liquid Glass(液態玻璃)」設計,整體介面呈現半透明的玻璃質感,搭配光線反射與折射效果,讓畫面看起來更圓潤和動態感。不過也有部分用戶擔心耗電問題,因此仍在觀望中,遲遲不敢升級,現在則有實測數據出爐提供參考。
蘋果iPhone 17系列及iPhone Air已正式開賣,隨著拆機影片陸續出爐以及歐盟公布的能源標籤,如今幾乎已能確認所有機型的電池容量
蘋果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已正式開賣,隨著新機到手,網路上也陸續出現各式拆機影片,讓果粉能更直觀了解新機的內部設計
索尼第14屆創意科學大賞即日起開放正式報名,由 Sony Taiwan 主辦、號召充滿奇思妙想的國小3~6年級學童以 3 人一組加上1位指導老師或家長,發揮創意打造科學玩具,不僅活動全程免費,還有機會獲得價值近 10 萬元獎品。
蘋果將於本週五(19日)開賣iPhone 17系列和iPhone Air,三大電信也卯足全力搶客,今年同樣規劃首賣會活動,也有眾多加碼優惠。自由3C科技頻道整理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