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伺服器基板代工廠緯創(3231)今天傍晚發布第2季財報,單季毛利率8.36%,每股盈餘(EPS)1.55元,皆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單季第3高紀錄,緯創同時擬定斥資1億5311.2億美元(約新台幣49.69億元),擴增北美(墨西哥、美國)地區伺服器產線。
代工大廠和碩(4938)今天公布7月營收965.29億元,月增36.1%、年增3.2%,今年前7個月營收累計達6006.43億元、年減13.26%,第3季將受惠於旺季效應帶動旗下資訊、消費性逐月成長,第4季又有蘋果iPhone 16系列新機帶動業績表現,營運正式進入秋收、冬藏階段。
歐祥義/核稿編輯AI浪潮蓬勃,OpenAI功不可沒,但英特爾(Intel)在AI時代一系列戰略失誤,導致目前舉步維艱的局面。美媒報導,英特爾在2017年曾有機會收購OpenAI股份,但因當時執行長的一席話,英特爾錯失再度發光發熱的機會。據4位知情人士透露,2017年至2018年間,英特爾和OpenA
電子大廠鴻海(2317)公告7月營收5724億元,月增16.63%、年增21.9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7月營收達3兆4463億元、年增6.54%,同步寫下歷史同期新猷。鴻海表示,目前已進入下半年旺季期間,集團營運將逐漸加溫,看好第三季營運會有季增、年增的表現。
英特爾2日股價暴跌26%,創197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市值蒸發逾300億美元(9781億台幣),加劇投資人對其追趕台積電與其他晶片製造商能力的質疑,伯恩斯坦(Bernstein )分析師拉斯崗(Stacy Rasgon)說,「就我們的觀點,英特爾現在逼近生存問題」。
美國科技股陸續公布最新財報,引發市場關注。晶片大廠英特爾因第二季獲利大幅衰退,又宣布裁員十五%和削減營運和資本支出,週四股價盤後電子交易大跌約二十二%,加上亞馬遜財報不如預期,輝達(NVIDIA)又遭美國反壟斷調查,週四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大跌二.三%,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暴跌七.一%。
高佳菁/核稿編輯科技大廠蘋果(Apple)週四(1日)表示,儘管中國業務表現令人失望,但第3季iPhone整體銷量優於預期,預計隨著公司推動AI(人工智慧)系統吸引客戶,Q4將進一步成長。《路透》報導,蘋果預計將在今年秋季推動iPhone史上最大規模的軟體升級,預計將包含AI功能,跟上競爭對手三星(
陳麗珠/核稿編輯美國政府5年前對中國華為祭出制裁後,當時外界研判華為恐收攤。沒想到,華為迄今沒有倒下,還突破美國部分封鎖。美媒透露,北京投入巨資救華為,近5年掏出30億美元(約台幣984億)力挺,還要求政府機構買華為產品,光是合約金額就達50億美元(約台幣1640億),深圳市政府也砸數十億美元,買下
吳孟峰/核稿編輯根據蘋果日前最新技術文件透露,Apple Intelligence背後的兩大AI模型,採用Google研發的張量處理器(TPU)進行訓練,而非使用輝達GPU,主要與輝達供不應求有關,但有外媒揭露兩家公司早在多年前就有紛爭,稱蘋果寧願選擇其他性能較弱的晶片廠商,也不願依賴輝達。
吳孟峰/核稿編輯英國晶片零件製造商IQE Plc週三(31日)表示,計劃在台灣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消息傳出後,股價盤中上漲超過9%。IQE Plc專門生產用於蘋果iPhone臉部辨識感測器的磊晶,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以及中國市場佔額不斷增長帶來的強勁需求。
歐祥義/核稿編輯科技大廠蘋果(Apple)週一(29日)發佈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將採用Google設計的晶片,為即將推出的AI(人工智慧)工具和相關功能提供動能。《路透》報導,蘋果依賴Google雲端基礎設施的決定備受矚目,因為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是由輝達(NVIDIA)推出的AI處理器,包括Goog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原定在9月推出新一代iPhone與iPad時,一併推出新AI功能,但市場傳出,蘋果最新決定是在10月更新軟體時才啟用新AI功能。《彭博》報導,蘋果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時間可能較預期更晚,無法與新一代iPhone及iPad同步問世。
時序進入2024下半年,降息預期逐漸明朗,隨著美國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全球股市走向備受矚目。進一步觀察投資市場態勢,降息的來臨,有望為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寬鬆政策週期。惟美國選舉情勢變化,將使市場波動加劇,形成不確定性。整體而言,2024下半年全球股市展望相對複雜。
就算蘋果低頭,主動在中國下架全球熱門聊天應用程式(App)WhatsApp、Threads與LINE等,但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蘋果今年第二季首度被擠出中國前五大智慧手機供應商排行榜;Canalys研究分析師鍾曉磊說:「這是史上首次由中國本地供應商包辦前五大名次。」
今日大盤跳水,光學族群同樣積弱不振,光學雙雄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股價雙雙下挫,玉晶光跌逾5%、大立光也一度下跌4.9%,筆電鏡頭大廠先進光(3362)也跌逾4%,光學族群一片慘綠。第三季進入蘋果供應鏈旺季,展望iPhone新機種問世、拉貨,大立光與玉晶光營運都將在第三季起進入上升期
林浥樺/核稿編輯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二(16日)表示,台灣搶了美國所有的晶片生意,台灣應該為國防向美國支付費用,讓台灣半導體成為了關注焦點,國內外各大媒體不斷報導。美國媒體分析指出,對台灣模稜兩可的矛盾態度,可能不是美國最佳的外交策略,點出了4個台灣半導體事實,告訴川普可能需要知道幾個數字,才能更了解
林浥樺/核稿編輯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建議投資人,可從人工智慧(AI)熱潮中獲利了結後,亞洲科技股正面臨自疫情早期以來最嚴重的拋售。大摩傾向於在美國聯準會首次降息之前,轉向消費必需品類股,並將亞洲和新興市場科技股的評級下調至「中性」(equal-weight),同時將台積電等關鍵的AI晶片類股,從關注名單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針對記憶體產業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受惠於位元需求成長、供需結構改善拉升價格,加上HBM(高頻寬記憶體)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崛起,預估DRAM及NAND Flash產業今年營收年增幅度將分別增加75%和77%,2025年產業營收將持續維持成長,DRAM年增約51%、N
高佳菁/核稿編輯忘掉「壯麗7巨頭」吧,瑞銀喊出「超級8」黑馬名單,瑞銀指出,Super 8將憑借強勁的盈利增長前景,和具吸引力的估值,縮小與7巨頭的業績差距,且在未來12個月內跑贏亞洲其他地區,並特別點名鴻海(2317)、騰訊與聯想3黑馬,是「超級8」最具投資潛力的成員。
今年耳機需求明確增溫,電聲廠美律(2439)、安普新(6743)上半年業績雙雙創同期新高。第三季邁入產業旺季,客戶拉貨力道增強,營運將優於上半年;法人指出,因耳機毛利率優於其他產品線,美律、安普新今年獲利都將成長,非耳機領域發展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