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祥義/核稿編輯科技大廠蘋果(Apple)在一項新訴訟中被指控,非法監視員工的個人設備和iCloud帳號,同時也禁止蘋果員工討論自己的薪資和工作條件。《路透》報導,蘋果數位廣告工作人員巴克塔(Amar Bhakta)週日(1日)向加州法院提起訴訟,稱蘋果要求員工在工作使用的個人設備上安裝軟體,允許公
美國《國會山莊報》近日發表「技術誠信計畫」(Tech Integrity Project)政策總監、創銷書《終極警察國度:擺脫人臉辨識、DNA跟蹤、人工智慧揭開中國反烏托邦的駭人真相》一書作者凱恩(Geoffrey Cain)的文章指出,多年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一直堅稱,蘋果可以從
「訂閱制」已逐漸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根據萬事達卡的最新調查,高達70%民眾使用訂閱服務.更有31%受訪民眾付費訂閱3種以上服務。該調查更發現,「追劇」並非女性專屬,因為高達47%男性訂閱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較女性高出6個百分點,顛覆「女生愛追劇」的印象。
高佳菁/核稿編輯在AI當道下,蘋果在全球開發大會上也重磅祭出Apple Intelligence,市場認為蘋果有望藉此帶動另一波換機潮,不過,專家認為,Apple Intelligence要進軍中國市場,恐面臨AI言語模型需取得當局批准、在中國禁用ChatGPT蘋果需重新找當地合作夥伴,打造在地化的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在AI(人工智慧)消息上落後給其他科技大廠,導致其股價今年以來疲軟不堪,不過美國銀行分析師將蘋果列為2024年的「首選股」,認為隨著蘋果正為推出支援AI功能的iPhone做準備,重申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225美元,這意味著蘋果股價潛在上漲空間接近36%。
吳孟峰/核稿編輯蘋果公司近期訴訟案不斷,頻遭指控違反壟斷法、侵權等,上週又遭消費者集體訴訟,稱蘋果雲端iCloud經託管iPhone和iPad的應用程式數據和裝置設定,非法將蘋果行動裝置和iCloud「綁在一起」,讓部分用戶不滿,一舉告上美國法院。
蘋果二日公布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報,總營收八九五億美元、年減一%以下,符合分析師預期,已連續四季下滑,是蘋果營收多年來最長跌勢,原因包括中國市場經濟疲軟與華為的新競爭;不過,蘋果第四季獲利二三○億美元,超乎預期。蘋果在其第三大市場中國的業務萎縮二.五%、至一五一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主因Mac電腦與i
蘋果週四 (3日)盤後公布2023會計年度的Q4財報,儘管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但營收卻呈現連續第4個季度下滑態勢,iPhone以外的所有硬體均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iPad和Mac更是大幅下滑,在蘋果高層預料本季營收,可能無法受惠年末假期恢復成長後,蘋果股價在週四盤後交易時段下跌超過3%。
儘管蘋果公司(Apple)已將中國用戶數據交給中國國有企業,也無法討得習近平歡心,不僅換來iPhone禁令,近日更傳出中國27日發布首批App商店備案名單,未見蘋果。對此,蘋果相關人員還與中國官員會面,表達擔憂,似乎表明蘋果的中國夢即演變成惡夢。
為了做生意,蘋果及特斯拉早已將用戶數據獻給北京,蘋果將中國客戶的個人數據存儲在一家中國國有企業運作的伺服器上,特斯拉也表明在中國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存在中國境內,北京並沒有因蘋果及特斯拉妥協而手軟。中國對蘋果iPhone禁用範圍,不只已擴大到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傳出Apple Watch和A
美國福特汽車(Ford)週一(14日)宣布,聘請前蘋果服務部門副總裁Peter Stern,出任公司新成立「綜合服務部門(Integrated Services)」主管。福特汽車在聲明指出,Peter Stern已在14日正式加入福特汽車,將負責福特旗下所有數位業務,包括Ford Blue、Mode
蘋果創新 逐年放緩每年9月是蘋果(Apple)發布新產品的時機點,其中又以iPhone手機最吸引果粉們的目光,自2007年賈伯斯(Steve Jobs)發表初代iPhone以來,已過了16年,如今蘋果將迎來iPhone 15系列手機,新機的顏色、款式、鏡頭,各種與上一代手機的不同之處總能成為時下最夯
科技大廠蘋果(Apple)本週五收盤價創歷史新高,來到193.97美元,市值超過3兆美元(約新台幣93.4兆)大關,卻被發現偷偷將其iCloud服務的訂閱費用提高,引起大批用戶不滿。根據《Techlusive》的報導發現,iCloud在英國、波蘭、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南非、瑞典
iPhone單季營收達1.57兆元在經濟放緩、衰退擔憂壟罩下,全球電子產品銷售疲軟,各家科技公司接連發佈了低迷的財報。科技大廠蘋果(Apple)5月4日公佈的業績卻出現了令市場感到驚喜的結果,儘管在通膨衝擊下,蘋果整體營收出現下滑,但iPhone銷量仍逆勢成長。
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週二(9日)在官網宣布,將聘請前蘋果公司(Apple)雲服務部門副總裁Mike Abbott,領導新成立的軟體部門。綜合媒體報導,根據通用汽車聲明,Mike Abbott將於2023年5月22日正式加入通用汽車,擔任公司軟體業務執行副總裁,Mike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蘋果多位高管相繼出走,《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所述,蘋果(Apple)負責雲端業務的高管艾柏特(Michael Abbott)將於4月離職,成為繼服務事業副總庫伊(Eddy Cue),今年第2位離職的高級主管。艾柏特將隨著離職潮,於4月卸下蘋果雲端業務副總裁一直。他主要負責iCloud
蘋果(Apple)週四(2日)盤後公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2023財年Q1財報,包含營收、獲利、每股收益和各產品表現都不如預期,使蘋果股價在盤後一度重挫逾4%。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有3個因素影響了業績,分別是強勢美元、iPhone 14 Pro 和 iPhon
蘋果公司(Apple)又1高層出走。外媒報導,在蘋果負責Apple TV+、iCloud等業務的服務部門副總裁Peter Stern將在本月底離開公司。綜合外媒報導,Peter Stern是1位傑出的媒體高管,在2016年加盟蘋果,負責Apple TV+、iCloud、Apple One 和 App
蘋果公司週四(28日)盤後公佈Q3財報,營收和獲利超出華爾街預期,股價也應聲上揚,不過分析認為,蘋果服務業務出現放緩,將成為關注利潤率投資人的潛在擔憂。《CNBC》報導,蘋果5年多來不斷強調服務業務將成為公司的增長引擎,可彌補智慧型手機飽和後的空缺,也能為投資人帶來更健康的利潤,但在週四公布的Q3財
華爾街分析師昨(8日)發布報告指出,蘋果傳聞中的硬體訂閱服務可加快iPhone換機週期,顯著提高蘋果(Apple)盈利,可望讓蘋果市值站穩3兆美元以上。綜合媒體報導,近年來iPhone價格越來越高,動輒新台幣2、3萬元以上,讓用戶大喊吃不消,持有舊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更換週期甚至長達3年或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