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3C產品短缺和不利的比較基期,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小摩)預估,富邦媒(8454)今年上半年成長較溫和,下調目標價至1750元,由於富邦媒在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和佔額成長,小摩維持優於大盤評級。受到Omicron疫情推動,富邦媒旗下momo購物網日活躍用戶年初至今成長6%
《科技新報》報導,蘋果(Apple)將於1月28日公布會計年度第1季財報並展望今年營運,不過,有外媒分析,全球晶片供應問題恐影響蘋果部分產品交期,預期蘋果將改變產品集中在中國生產的現況。蘋果將於台灣時間1月28日凌晨公布2022會計年度第1季(截至去年12月底)的季財報,《9To5Mac》報導,蘋果
自由時報財經︰獲利9366億 金融三業去年賺破紀錄金融業去年獲利出爐,根據金管會統計,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業)2021年稅前盈餘合計9365.9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2020年成長38.7%。工商時報財經︰近6成民眾通膨有感 油價將連4漲
去年(2021)初,南韓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停止為iPhone生產LCD液晶顯示器,並出售旗下手機業務,轉向生產OLED螢幕,南韓媒體據知情人士透露,LG為了提供iPad所需的OLED面板,將在今年秋季擴大南韓坡州工廠的產能。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看好大型股票、價值股和特定產業相關的股票,大摩預計,汽車類股在2022年將會出現良好表現,而一些「老牌科技股」目前的估值看起來合理。科技股在經過3年的出色表現後,大摩認為現在是暫停,觀望情況發展的時刻。
超級電腦是地球上最強大的機器,從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的最佳治療方法到揭示宇宙的起源,無所不包。超級電腦每秒能夠執行千兆次的計算,在全球技術和信息競賽中處於核心地位,這場競賽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尤為激烈。在全球最快的10台超級電腦中,美國有5台,中國有2台,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各有1台。根據對全球電腦進行排名的
鴻海(2317)組裝廠牽動蘋果iPhone銷量,中國河南同時受到Delta、Omicron病毒侵襲,富士康鄭州廠目前已進行第6輪PCR檢測,廠區內檢測點數量擴增至100多個,對員工展開強制檢測,拒檢員工將不被允許進入生產區域。據悉,富士康河南鄭州廠內部員工表示,廠區內多條組裝線並沒有因為最近疫情受到
最新研究顯示,蘋果iPhone 13持續在中國市場拿下冠軍,目前已連續6週排名第1。根據《AppleInsider》報導,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根據去年10月的iPhone銷售報告指出,蘋果為中國市場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Counterpoint指出,在發佈iPhone
昔日股王大立光(3008)昨日填息行情失利,開盤秒填息後卻賣壓浮現,終場收在2375元、下跌65元,填息變貼息,命運多舛,今日大立光將舉行法說會,各界聚焦毛利率變化、專利戰後續、手機鏡頭發展趨勢以及車載鏡頭、VCM(音圈馬達)佈局等5大重點。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在疫情如影隨形下,百貨業者提早進行春節檔期促銷活動,Global Mall環球購物中心春節檔期以「福虎生風」為主題,打出各種回饋,預估今年農曆春節檔期整體業績可較去年成長10%。Global Mall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去年持續積極進行線上線下多管道服務,隨著桃園A19商場開幕以及
在2021年推出一系列較保守的新品後,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預計在今年迎來更強勁的發展,有望推出規格升級更明顯的新款iPhone、AirPods,並可能發表首款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頭戴式裝置。《彭博》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撰文指出,以營收來看,2021年確實是蘋果
1%,是臺灣新創公司5年的存活率。如果說一個人創業成功的機率是1%,那麼連續4次創業都成功的機率,幾乎微乎其微,以科技重鎮美國為創業戰場的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合夥人吳錦城,正是寫下這微乎其微創業紀錄的傳奇人物。令人意外的是,吳錦城並非一開始就懷抱創業夢,而是直到45歲才踏上創業路,「我比較幸運,45歲創
屏東縣政府「屏東購好禮」活動,由東港從事美編工作的呂玉芬小姐,在全聯花了1000元購物,抽中百萬HONDA CRV休旅車,今天上午交車,縣長潘孟安到場頒獎祝賀,並鼓勵大家多在屏東消費,還有大獎等你帶回家。屏東購好禮活動,發票登錄達58萬筆,消費總額已突破10億元,首次汽車得獎人呂玉芬在收到簡訊通知時
四大公投今天開票,不同意票皆高過同意票。法人分析,公投結果把很多不確定因素都釐清,對股市有正面影響,且台灣的食安和能源等政策可回歸民意來落實;至於未來股市走勢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獲利和總體經濟。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等四大公投案今天舉行投票;目前開票作業已接近尾聲,四大公投不同意票皆高
《日經亞洲評論》15日報導引述台灣經濟部官員消息指出,蔡英文政府正擬修法令防止半導體等敏感技術外流至中國,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1月將發布新規;經濟投審會正修訂現行法規,將要求台灣公司若計畫將其在中國的任何資產、工廠或子公司出售,或者處置給中國同業或其他當地買家,必須獲得批准後才可以交易。
中國手機製造商Oppo推出首款可折疊智慧手機和內部設計晶片,與正在推動的三星等大廠競爭。Oppo的Find N像三星的Galaxy Z Fold 3一樣向內折疊,具有與小米可折疊智慧手機相同的 5G移動平台,該機有兩個OLED螢幕,包括打開時7.1英寸的內螢幕和手機折疊時使用的5.49 英寸外屏幕,
8月傳代工產品出包 退款賠償還裁員近年來,立訊精密來勢洶洶,甚至被認為將衝擊鴻海富士康在代工界的龍頭地位。然而2021年8月卻傳出立訊竟因代工產品出包,客戶要求退款賠償,甚至面臨大量裁員。雖然立訊出面澄清傳言,但相關討論仍不斷浮現。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難道立訊已經告別高成長了嗎?
鴻海(2317)昨公告11月營收6217.13億元,月增12.86%,年減8.76%,為歷年同期次高,美系外資報告指出,鴻海11月表現符合預期,給予「優於大盤」評級,持續給予168元的目標價。鴻海(2317)2021年累積前11個月的營收為新台幣5兆276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營收4兆6423億,年增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今日掛牌上市,董事長黃崇仁在掛牌典禮致詞除了感謝股東與員工的支持之外,他也掛保證力積電根據目前手上訂單預估,明年獲利一定會大幅成長,絕對沒問題,力積電目前是台灣第3大、全球第6大晶圓代工代工廠,預估很快就變成第5大,已是舉足輕重的半導體廠,他高興力積電可加入上市行列。
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今年遭受全球供應鏈緊縮所苦,近日再面臨需求放緩的新難題。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已告知零件供應商,消費者對於iPhone 13系列產品需求已經減弱。《彭博》報導,由於零組件短缺,蘋果先前已經將今年iPhone 13的產量目標從9千萬支,下調多達1千萬支。期待在明年供應情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