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週六(19日)在社交平台X發文,重申蘋果(Apple)2026年下半年新款iPhone(iPhone 18)處理器將使用台積電2奈米技術。綜合媒體報導,郭明錤在去年9月曾發文預測,2025年iPhone 17的處理器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並預計2026年iPhone 18的
吳孟峰/核稿編輯外媒報導,儘管今年晚些時候台積電將開始採用2奈米製程大規模生產晶片,試產進展也相當順利,良率達到60%,但蘋果仍可能在明(2026)年的iPhone 18繼續沿用3奈米製造,因為2奈米產品太貴了。蘋果採用2奈米製程最快於2027年才會登場。
iPhone製造商蘋果最近推遲了高級Siri功能推出的時間至2026年,分析師認為,新的時間安排可能會對iPhone銷售產生一些影響。但被稱作蘋果「鐵粉」的格魯伯(John Gruber)最新發文警告,蘋果可能面臨了比川普關稅和iPhone銷量疲軟更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蘋果大肆宣傳尚未準備就緒的新人工
蘋概雙王—鴻海(2317)、大立光(3008)昨同步公告2月營收,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幅度都超過40%以上。鴻海營收創雙高 3/14法說會鴻海2月營收5514億元,月增2.36%、年增56.43%,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為1.09兆元、年增24.63%,2月及前2月營收皆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表現。
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今日公告2月營收47.35億元,月減4%、年增40%;前2月累計營收96.82億元,年增23%。因首季為產業傳統淡季,大立光表示,預期3月動能將與2月相當。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各品牌手機都邁向薄型、折疊式手機邁進,壓縮鏡頭高度,造成生產難度提高,單價
高佳菁/核稿編輯隨著川朗普總統對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於週二生效,數週醞釀的貿易緊張局勢已爆發為一場全球貿易戰,導致報復措施和對經濟停滯的擔憂,華爾街大佬伊曼紐爾表示,蘋果與艾伯維(AbbVie)等6檔低波動性,將成為貿易戰期間最值股擁有的股票。
高佳菁/核稿編輯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先前表示想買下格陵蘭島,主要考量為「經濟安全」為由,近日更直言想透過提供援助烏克蘭,以換取該國的稀土礦使用權。對此,《彭博》指出,川普瞄準格陵蘭的豐富礦產資源及烏克蘭的稀土資源,想藉此擺脫被中國箝制的格局。
近來市場傳出蘋果公司(Apple)試圖縮小iPhone 17動態島( Dynamic Island)的尺寸,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看法,認為iPhone 17系列的動態島不會出現傳聞中的設計變化。綜合媒體報導,自動態島2022年推出以來,一直有傳言稱蘋果試圖縮小動態島的尺寸
高佳菁/核稿編輯果粉照過來,蘋果iPhone 17新外觀提前洩漏,根據知名爆料者MajinBuOfficia所曬出1張iPhone 17系列背板實拍圖,這款背板採用全新的橫向後攝排列方案,這款背板很可能來自於全新機型iPhone 17 Air,因為該機主打超輕薄,甚至機身厚度只有5.5mm。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是2025年迄今7大科技股中表現最差,在研究機構發佈報告稱,蘋果去年在中國智慧型手機銷售已跌至第3名,落後Vivo和華為,受此報告衝擊,週四蘋果股價重挫逾4%,跌幅創去年8月5日以來最大,市值蒸發1452.64億美元(約新台幣4.79兆元),在股價跌跌不休下,已淪為7巨頭2025
陳麗珠/核稿編輯中國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除了華為重返市場外,小米、OPPO、榮耀等中國手機品牌廠緊追,蘋果中國在2024年第4季iPhone銷貨量遽降25%。《路透》指出,蘋果失去202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桂冠,被Vivo、華為超越,落居第3名。
吳孟峰/核稿編輯根據韓國媒體報導,蘋果計劃在2025年推出採用2nm(奈米)晶片組的 iPhone 17 Pro,但該計劃可能不得不推遲12個月。業內人士最新消息稱,台積電在晶圓良率方面遇到困難,2nm晶片尚未獲得量產認證。對測試產品的需求太大,台積電被迫調整其現有設施以適應新技術,這需要時間。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今年股價表現強勁,週四再創天價達260.1美元,摩根大通表示,在AI手機牛市激勵下,iPhone將進入銷量上升週期,預估2024至2027會計年度,營收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9%,同一時期,盈利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6%,在35位華爾街同步喊強烈買入下,蘋果明年股價將持續飆高。
林浥樺/核稿編輯輝達(NVIDIA)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之一,得益於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等大型科技公司對人工智慧(AI)的需求強勁,然而有趣的是,蘋果(Apple)卻並非輝達主要客戶,至於為何,科技新聞媒體1份報告爆料雙方長期的不愉快關係,且自蘋果已故創辦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天發布「2025年資通訊產業趨勢預測」,10大趨勢中有8個與AI有關,包含主權AI、AI代理人(AI Agent)、AI PC、數位雙生等。整體而言,AI將方方面面的影響產業由上至下的發展,以下為資策會MIC發布的10大趨勢。
吳孟峰/核稿編輯外媒報導,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晶片工廠的進展尚未完全按照計劃進行,但該公司聲稱第二家工廠最快可能在2028年在美國生產2奈米晶片。台灣媒體指出,針對市場關切台積電2奈米是否可能提前赴美生產,台灣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8日表示,台積電2奈米製程將在明年量產,屆時就可討論要不要赴美設廠,在
韓國朝鮮日報29日報導,中國政府正以其巨大市場為武器,「馴服」想在中國銷售人工智慧(AI)手機的科技巨頭,必須搭載中國企業的AI,以對抗美國的AI制裁。蘋果執行長庫克近日第3度訪問中國,其目的是為在中國推出搭載其自主研發的AI模型Apple Intelligence的iPhone與其他AI產品。然而
蘋果預計將於明年的iPhone 17系列推出iPhone Air薄型機種,在該公司超過180家的供應商名單當中,目前已有部分業者接到蘋果要求,依其設計將原先的零組件降低厚度。而之所以推出薄型機種,供應商透露,主要原因是蘋果正在全力為2026年的iPhone 18摺疊機種預作準備。
蘋果預計將於明年的iPhone 17系列推出iPhone Air薄型機種,在該公司超過180家的供應商名單當中,目前已有部分業者受到蘋果要求,依其設計將原先的零組件厚度降低。而之所以推出薄型機種,主要原因是蘋果正在全力為2026年的iPhone 18折疊機種預作準備。
吳孟峰/核稿編輯美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在可預見的未來,即使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廠,美國企業仍會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內,繼續依賴台積電在台灣製造的晶片。產業專家告訴商業內幕,雖然台積電的鳳凰城工廠預計將提高美國的半導體晶片產量,但該公司並未在美國本土生產最先進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