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發展走向雲端,在家量血壓、脈搏及心跳等資料,透過手機、iPad、電腦傳送到合作診所,還可以利用健保IC卡識別個人資料,建立個人雲端照護平台。生醫科技副總趙乃慧表示,此項技術的優點,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監看測量數值,就連住在台北的兒女也可以看到住在南部的父母身體狀況,隨時提醒父母注意。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預計今年10月推出iPad專用的第一個免費中文母乳APP,取名為「母乳一指通」,「母乳媽媽」只要用手指在螢幕上滑動,看到電子地圖上的胸罩標記,即可輕易搜尋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公共哺乳室,讓哺乳更方便輕鬆。至今仍有部份民眾誤以為母乳媽媽在外若要哺育母乳只能在公共哺乳室,對此,國健局局長邱淑
在未來,或許吹一口氣,就可以檢驗出糖尿病患的血糖高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林震煌研究團隊改變傳統以化學方法檢測氣體的方式,發明出「吹哨子」就能用物理方式以頻率獲得氣體定量,未來希望能應用在老人居家照護上。喜歡吹長笛的林震煌在大學時期曾經參加過五燈獎,還與擂台主4個燈同燈同分。他將興趣與研究結合
常有家長抱怨,每每碰到孩子練習寫生字,就「一個頭兩個大」,孩子總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勉強學會一個生字,就算當下學會了,過幾天聽寫,還是考得「零零落落」,不是少一撇、就是多一劃,到最後,家長難免會覺得「寫字真的有意義嗎?反正現在電腦當道,會認字、會打字就可以了,何必學寫字?」不過,這可是錯誤的觀念喔!
由於蘋果平板電腦iPad的流行,在任何時間與地方都能無線上網使用,改變了人們使用電腦的姿勢與習慣。過去桌上型電腦有桌面支撐螢幕,雙眼能直視前方來保持頭頸部的姿勢,但現今的平板電腦多使用於戶外,在捷運或公車上都能看到上班族或學生使用。平板電腦由於沒有桌面支撐,使用者通常會放在大腿上或腹部前方操作,迫使
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宋詠娟(圖左,記者魏怡嘉攝)正在跟癌症醫療團隊討論病患的病情,手機簡訊傳來某病患檢驗異常的訊息,宋醫師馬上拿起手邊的iPad連線到醫院的電腦,查詢到病患詳細的檢驗報告,立即打電話給住院醫師給予病患大量的生理食鹽點滴,降低病患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即時提供病患最適切的處置,免除病患的
返鄉候車時,餐桌旁進行著這樣的對話。一位媽媽大聲跟身旁的小小孩說:「小華!你看,車子=Car,一樣的,可以放在一塊喔!這是小車子、大車子!呼呼呼~」媽媽似乎喊破了喉嚨、用盡力氣,但小華卻不為所動!猛然一看,原來小華沉溺在iPhone精彩的畫面裡。我不禁想著媽媽與小華的互動就差臨門一腳,如果媽媽可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