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概念股瑞儀(6176)每股稅後盈餘14.47元,獲利寫歷史新高,且連續5年都賺進一個股本,今年第1季雖受到市場需求低迷、客戶去化庫存影響,每股稅後盈餘降至1.58元,瑞儀業務部最高主管陳世誠指出,第1季是「特別不好」,第2季預期就有強勁反彈,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全年有望逐季成長。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由於蘋果將供應鏈逐漸分散到中國以外國家,蘋果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已將深圳園區工人的時薪調降十三.六%至二十三%;鄭州廠工人數也僅剩約七萬,不到原先規劃產能所需人力的一半。富士康未對此報導做出回應。深圳園區產線 時薪減13.6至23%
美國記者海弗南(Virginia Heffernan)在3次請求下,終於獲許進入台積電參觀並採訪。她在「我在一家半導體廠看到上帝容顏」的長篇報導中說,這是一趟對「護國神山」的朝聖之旅,這座山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其神殿有個不起眼的名字:台灣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說,毅力與好奇心讓台積電的科學家與眾不同
「看到上帝容顏」美國記者與文化評論家海弗南(Virginia Heffernan)在三次請求下,終於獲許進入台積電參訪。她在「我在一家半導體廠看到上帝容顏」的長篇報導中說,這是一趟對「護國神山」的朝聖之旅,神殿上鐫刻著不起眼的名字「台灣半導體公司」,而台積電的經濟、企業架構與護衛台灣的戰略就是︰成為
經過數個月的監管延遲,南韓的Apple用戶終於在今天看到了Apple Pay的推出。與其他國家市場一樣,Apple在韓國的電子錢包和支付服務將適用於iPhone、Apple Watch、iPad和Mac。Apple Pay客戶可以在韓國各地的雜貨店、餐館和咖啡館等零售店使用智慧手機而非實體支付卡進行
去中國化 墨西哥製造崛起美中衝突持續,一路從貿易戰演變為科技戰,「去中國化」已成為全球供應商必須面對的棘手難題,除了受外資青睞的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事實上,墨西哥也是美中角力下受惠的國家之一。不止外資撤中,為了規避美國關稅,近來中資也積極赴墨西哥拓點,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規模超過6億美
經過7年的研發,花費時間是iPhone的2倍,外界普遍預計蘋果(Apple)最快將在6月推出一款同時具有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功能的混合實境(MR)頭戴式裝置。《金融時報》報導,藉由推出新一代硬體產品,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將確保自己在蘋果歷史上留下1筆,公司內部一些人士也認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稍早發文預測,蘋果(Apple)將於明年第1季推出搭載7吋面板的HomePod,同時點名中國電子製造商天馬微電子(Tianma)為該款產品的獨家面板供應商。郭明錤日前在推特發表貼文稱,蘋果明年將推出搭載7吋面板的全新HomePod產品,而該產品將可強化與其他蘋果自家硬體產品的
繼2021年科技巨擘蘋果(Apple)宣布在德國慕尼黑打造蘋果晶片設計中心後,近日透露,將再斥資10億歐元(約新台幣324億元),擴大設計中心的規模。德國過去就是蘋果在歐洲最大的工程中心,疫情爆發所導致的晶片荒更促使歐美企業積極布局半導體研發,包括蘋果也不例外。
筆電鏡頭大廠先進光(3362)昨獲外資買超1468張,股價直攻漲停、最終以98.6元作收,站上波段新高,週漲幅逾18%。若以今年1月中的低點來算,不到兩個月漲幅達50%。今年上半年筆電需求仍逆風,供應鏈大多不敢樂觀,不過因為先進光美系筆電品牌客戶出貨逐漸放量、指紋辨識有大幅成長空間,加上取得iPad
連接器大廠正崴(2392)旗下晶盛科技(Straight A)參與強化我國政府「生生用平板」專案,今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簽署「學生平板練寫字-數位e筆」合作計畫,在高雄市中小學生專案使用的3.8萬臺iPad平板中導入「e筆-硬筆篇」App軟體。
中租控股旗下多家子公司宣布,明(4)日起啟動今年校園徵才聯合召募,總人數逾600人,職務含括金融業務、綠色能源、數位金融及資訊科技專業,熱門職缺包括行銷業務、大數據應用、工程技術與案場維運。中租控股的校園徵才首站為台大博覽會,徵才攤位以永續發展為主題,宣揚ESG作為,也力行節碳減量行動,現場提供IP
消費性電子市況從去年逆風至今,連蘋果iPhone 14營收都衰退,恐讓蘋果供應鏈營運轉淡。今年筆電、手機需求狀似悲觀,不過市場預期,中國疫情解封、手機的市場需求今年將會復甦,手機鏡頭持續升級、加上蘋果與Meta的元宇宙頭戴裝置上市,國內光學三雄今年營運可期。
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週一(27日)在推特(Twitter)爆料,稱蘋果公司(Apple)近期已重啟iPhone SE 4並將採用自研5G基頻晶片,還斷言高通(Qualcomm)的蘋果訂單在可見未來顯著衰退已成定局。郭明錤表示,根據最新調查指出,蘋果重新啟動了iPhone SE 4,並指該款手機最
南韓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與LG顯示器(LG Display)很可能拿下蘋果iPad Pro OLED面板訂單,代表中國面板廠京東方(BOE)並沒有獲得蘋果青睞。韓媒《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目前尚無法確定三星與LG各獲得多少訂單,不過應會
MacBook、iPad產線轉移陣地蘋果去年因中國疫情影響旗下產品供應鏈,要求電子製造服務商鴻海前往南亞、東南亞強化產線,鴻海將於越南北部生產MacBook、iPad,自今年初開始,鴻海旗下B事業群已陸續自成都富士康進駐北越基地,進而引發當地失業壓力增加。
鴻海(2317)持續強化越南光州製造基地,今天代當地子公司Fuli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mponent Co.,Limited公告,已斥資18億9697萬9414元取得土地使用權,以滿足營運需求,擴展產能;產業人士指出,鴻海約能在1年半至2年的時間內,逐步完成客戶所需的
蘋果去年因中國疫情影響旗下產品供應鏈,要求電子製造服務商(EMS)鴻海(2317)前往南亞、東南亞強化產線,當中,鴻海將於越南北部生產MacBook、iPad,在今年初開始,鴻海旗下B事業群已陸續自成都富士康進駐北越基地,進而引發四川就業市場拉警報。
筆電鏡頭大廠先進光(3362)董事長高維亞今日表示,去年下半年迄今筆電市況持續逆風,原本僅剩美系品牌大廠的筆電訂單未減,但年後也開始下修,預估2023年全球筆電出貨僅有1.75億台,比往年2億台衰退。筆電市況走下,不過法人也指出,先進光已成iPad鏡頭供應商,除代表技術提升,未來蘋果營收占比也有望再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最新調查顯示,2022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年減3.3%,結束了為時2年的穩健成長,而Chromebook在供應上也發生雪崩,出貨量年減48%,去年全球最大平板供應商為蘋果,最大Chromebook供應商則為宏碁(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