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攻城撂地 威脅鴻海歐祥義/核稿編輯中企立訊精密近期買下蘋果功率放大器(PA)供應商的科沃(Qorvo)、及和碩(4938)子公司昆山世碩的主導權,媒體引述業界分析,立訊讓其「一條龍服務」再進化。蘋果的「紅色供應鏈」立訊,業務主要為消費電子。據一份提交給交易所的文件顯示,立訊精密將斥資約人民幣21
費半指數重挫,今日加權指數開盤跌逾150點,加上美商蘋果(Apple)遭外資看空、週二收盤時股價挫逾3%,今日光學族群表現疲軟,龍頭廠大立光(3008)股價開低走低,截至9時30分,大立光股價下跌85元或3.05%,暫報2700元。此外,光學鏡頭大廠玉晶光(3406)、供應Macbook鏡頭的先進光
歐祥義/核稿編輯《彭博》昨(28日)報導,蘋果(APPLE)在中國的主要合作夥伴立訊精密,已拿下和碩(4938)子公司昆山世碩的主導權,藉以加深與蘋果的合作關係,市場認為,去年市場即傳言,立訊iPhone產量翻倍,蠶食鴻海(2317)、和碩訂單,今年立訊再次出手,透過認購世碩現增,拿下實質控制權,在
涵蓋政府單位、國有企業彭博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越來越多中國政府機關與國有企業下令員工,禁止將iPhone與其他外國品牌電子產品帶入工作場所,至少有八個省份相關單位推動該禁用令,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國企與政府單位本月也口頭發布該禁令,顯示這項史無前例的禁用運動已擴大展開。
NPI新品導入轉移可見端倪蘋果正致力打造「非中國中心」製造基地,消息來源透露,蘋果已與中國iPad組裝大廠比亞迪合作,將新品導入(NPI)資源從中國遷往越南,同時也計畫將一些iPhone的NPI程序移往印度進行,這是蘋果首次展開將核心產品的NPI移出中國的行動。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與其中國iPad組裝大廠比亞迪合作,將新品導入(NPI)資源從中國遷往越南,該階段是指蘋果的團隊與代工廠合作,將產品藍圖與原型轉化為詳細的生產計畫,這是蘋果首次將iPad這樣的核心產品NPI,移至越南進行。
蘋果「去中化」供應商須付出成本?十月底中國黨媒環球時報指出,中國有關部門正在對鴻海集團(2317)旗下的富士康進行稅務稽查和用地情況調查,引發廣泛關注。部份專家、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此舉可能是要透過相關調查,表達對富士康的不滿,因為在推動業務多元化的過程中,富士康正積極將中國的產線轉移到印度等地。
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今天表示,預估2023年搭載Mini LED背光技術的應用出貨量雖然下跌,但2024年出貨量可望成長至1379萬台、年增3.37%,在終端產品漸趨平價化的趨勢之下,出貨量預期會逐年上揚,至2027年預期可達3145萬台,2023年至2027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為23
台積電營收大活水!外媒報導指出,光靠蘋果今年新手機使用3nm晶片,就幫台積電帶來31億美元(台幣1007億元)的收入。蘋果今年總共發布了四款3nm晶片手機,首先是專門用於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的A17 Pro,其次是最新版本的M3、M3 Pro 和M3
1.蘋果(Apple)將於今(31)日召開第二場秋季產品發表會,預期推出高階款MacBook Pro、iMac等重磅新品,首度採用3奈米製程的M3系列晶片,台積電、廣達等概念股可望受惠。蘋果預期亮相的四款產品,包括採用M3晶片的24吋iMac,14及16吋MacBook Pro,8.3吋iPad m
一份新的供應鏈報告稱,今年只有蘋果產品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晶片。直到2024年,台積電才會開始為其他公司生產3奈米晶片。這與之前的預期有所不同,此前預計英特爾將在今年年底也會收到一些台積電製造的3奈米晶片。據DigiTimes援引行業消息人士稱,蘋果今年將收到台積電所有第一代的3奈米製造晶片,用於即將
市值估600億美元 於那斯達克上市軟銀集團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Arm),計畫在8月底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正式提出上市申請,然後9月於那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那斯達克),市場預料,其市值至少600億美元,可望成為2023年全球最大的IPO案,而包含蘋果、三星電子、輝達和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傳出將
蘋果創新 逐年放緩每年9月是蘋果(Apple)發布新產品的時機點,其中又以iPhone手機最吸引果粉們的目光,自2007年賈伯斯(Steve Jobs)發表初代iPhone以來,已過了16年,如今蘋果將迎來iPhone 15系列手機,新機的顏色、款式、鏡頭,各種與上一代手機的不同之處總能成為時下最夯
由於蘋果供應鏈甜中帶苦,因此台廠持續南進建立、擴充新事業製造據點,逐漸帶動印度、東南亞的伺服器、電動車產業鏈成形,以應對新時代「去中國全球化」的趨勢,同時瞄準具有成長潛力的新興市場。鴻海(2317)去年第四季受到中國鄭州疫情之亂影響,蘋果為避免產能中斷,已將部份高階機種代工訂單交給和碩(4938)與
據DigiTimes引用業內消息人士稱,蘋果今年已為未來的iPhone、Mac和iPad向台積電預訂了近90%的第一代3奈米製程產能,為這家台灣晶圓代工廠下半年提供顯著的成長動力。MacRumors報導,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5 Pro機型預計將配備A17 Bionic處理器,這是蘋果首款基
蘋果(Apple)計畫2024年逐步將OLED螢幕導入iPad Pro、MacBook等產品,然而,PC市場買氣低迷,導致MacBook首季出貨量大減41%,且Q2似乎還會持續下滑,這讓身為蘋果OLED供應商的三星(Samsung)與LG Display(LGD)擔心,無法從蘋果OLED訂單中獲利,
經過7年的研發,花費時間是iPhone的2倍,外界普遍預計蘋果(Apple)最快將在6月推出一款同時具有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功能的混合實境(MR)頭戴式裝置。《金融時報》報導,藉由推出新一代硬體產品,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將確保自己在蘋果歷史上留下1筆,公司內部一些人士也認
南韓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與LG顯示器(LG Display)很可能拿下蘋果iPad Pro OLED面板訂單,代表中國面板廠京東方(BOE)並沒有獲得蘋果青睞。韓媒《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目前尚無法確定三星與LG各獲得多少訂單,不過應會
鴻海(2317)持續強化越南光州製造基地,今天代當地子公司Fuli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mponent Co.,Limited公告,已斥資18億9697萬9414元取得土地使用權,以滿足營運需求,擴展產能;產業人士指出,鴻海約能在1年半至2年的時間內,逐步完成客戶所需的
蘋果(Apple)週四(2日)盤後公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2023財年Q1財報,包含營收、獲利、每股收益和各產品表現都不如預期,使蘋果股價在盤後一度重挫逾4%。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示,有3個因素影響了業績,分別是強勢美元、iPhone 14 Pro 和 i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