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舉辦「雲端種樹趣 e起集點樹」,因廠商擅自調高積極參與者中獎率,導致抽獎活動出現4人重複中大獎爭議,目前全案已移送調查局調查。據指出,台北國稅局已提起民事訴訟,除了解決履約爭議之外,由於此爭議損害財政部公信力,也要求廠商登報道歉,以賠償名譽損失。
高佳菁/核稿編輯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將根據旨在遏制大型科技公司權力的《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對蘋果(Apple)處以罰款,使這家美國科技巨頭成為新法下第1個受到制裁的公司。《路透》報導,歐盟監管機構在今年6月指控這家iPhone製造商違反了歐盟的科
國內電子產業因應美中科技角力,相繼選定東南亞強化產線布局,鴻海(2317)、光寶科(2301)最新聚焦越南擴產,皆排定於2026年正式投入生產。訊芯砸25億 光州新產線明年動工供應鏈消息指出,鴻海此次由旗下訊芯-KY(6451)主導擴產計畫,要在光州工業園區新增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產線,總投資金額上看
吳孟峰/核稿編輯9月初才推出iPhone16系列手機的蘋果(Apple),現根據多家媒體爆料,將於2025年準備推出新一代更平價、名為iPhone SE 4的手機,以及升級版的iPad Air及配套鍵盤等產品。《彭博》記者Mark Gurman表示,此次的發表是iPhone SE 3自2022年推出
市場研究機構Omida 11日公佈,今年第1季,中國顯示器公司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全球市占率達49.7%,首度超越南韓的49%,居全球之冠,1年前,南韓該市占率為62.3%,中國為36.6%,中國在1年之內縮小逾25個百分點的差距,並超越南韓,引發韓國業界震驚。
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報告顯示,第2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達到3440萬台、年增22.1%,雖尚未超越疫情期間因遠距需求而暴增的出貨水準,但已超越疫情前(2019年第2季)的3250萬台,並優於今年首季的出貨表現,主要是受惠於產品已至更新週期,以及品牌廠回補庫存。
軸承廠新日興(3376)因大客戶蘋果拉貨,5月合併營收來到近22個月新高,外傳蘋果明年推出摺疊iPad,新日興為軸承供應商,新日興獲得投信青睞,自5月7日以來持續買超新日興,躍為投信本季認養股,推升新日興股價一路走強,頻創波段新高,但投信近三日開始由買轉賣,出現結帳動作,新日興股價今日開盤半小時後急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週一(10日)在2024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4)上推出全新人工智慧(AI)功能,引發市場關注,華爾街投行喊買,目標價更調高到275美元,受此激勵,蘋果週二(11日)股價收盤207.15美元新高。蘋果週二股價開小紅,以193.66美元開出,不過,受到華爾街投行喊買,並調高
高佳菁/核稿編輯蘋果(Apple)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在台灣時間11日凌晨登場,會中公佈了最新的Appl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系統,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則警告,如果蘋果在作業系統整合OpenAI技術,將禁止蘋果產品進入自己旗下公司,並稱這種合作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上週五宣布成份股調整,軸承廠新日興(3376)入選新的成份股,投信買盤積極介入,新日興股價今日再衝高,攻上200元大關。截至10點27分左右,新日興股價上漲8.09%,暫報207元,成交量放大至1.3萬張,超越昨日全天成交量。
蘋果於本月7日的春季新品發表會上推出新一代的iPad Pro以及iPad Air等產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搭載M4晶片及內建全面升級的NPU使每秒可進行38兆次AI運算,全新顯示引擎並加速網格著色和光線追蹤等功能,都宣示著蘋果將引入AI於移動端消費性電子市場。
陳麗珠/核稿編輯根據美國反壟斷法庭文件顯示,Google於2022年向蘋果公司支付200億美元,以成為蘋果iPhone、iPad和Mac上Safari瀏覽器中的默認搜索引擎,由此證明Google在搜尋引擎市場中壟斷。外媒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Google在搜尋引擎市場壟斷,並在去年11月的訴訟文件中表
蘋果第1款真正的AI平板,即將問世,彭博社爆料,蘋果將在5月份發佈新版iPad Pro,直接搭載採用台積電3奈料的M4晶片,跳過M3,此外,在螢幕上也有重大變改,將首採OLED,週一股價盤中飆逾3%。另,蘋果將於5月2日發佈第2季度業績。分析師普遍預計,蘋果將公佈每股盈餘1.51美元,營收906億美
高佳菁/核稿編輯Vision Pro要價3499美元(約新台幣11萬元),不僅售價「貴森林」頭戴顯示器(頭顯)有笨重、電池續航力差等問題,外媒報導,蘋果視覺產品部門人士認為,要實現蘋果Vision Pro 頭顯的「理想型態」,可能需要連續推出4代設備。
吳孟峰/核稿編輯蘋果在2023年仍橫掃全球,高階手機出貨量佔全球市佔高達71%,但卻在中國市場吃鱉。蘋果iPhone 15被中國兩大手機品牌華為及小米一同夾擊,導致2023年雙11期間銷售慘輸。為提升中國市場銷量,蘋果在中國農曆年前,在中國官網發布近年罕見的手機促銷活動,iPhone 15折扣價高達
蘋果「去中化」供應商須付出成本?十月底中國黨媒環球時報指出,中國有關部門正在對鴻海集團(2317)旗下的富士康進行稅務稽查和用地情況調查,引發廣泛關注。部份專家、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此舉可能是要透過相關調查,表達對富士康的不滿,因為在推動業務多元化的過程中,富士康正積極將中國的產線轉移到印度等地。
1.蘋果(Apple)將於今(31)日召開第二場秋季產品發表會,預期推出高階款MacBook Pro、iMac等重磅新品,首度採用3奈米製程的M3系列晶片,台積電、廣達等概念股可望受惠。蘋果預期亮相的四款產品,包括採用M3晶片的24吋iMac,14及16吋MacBook Pro,8.3吋iPad m
蘋果創新 逐年放緩每年9月是蘋果(Apple)發布新產品的時機點,其中又以iPhone手機最吸引果粉們的目光,自2007年賈伯斯(Steve Jobs)發表初代iPhone以來,已過了16年,如今蘋果將迎來iPhone 15系列手機,新機的顏色、款式、鏡頭,各種與上一代手機的不同之處總能成為時下最夯
彭博引用知情人士透露,新德里計劃重新啟動在2021年12月宣布的100億美元(台幣3066億元)晶片獎勵和援助的申請程序,鼓勵本地晶片製造,並重新努力吸引潛在的晶片製造商進入該國。由於之前宣布的項目啟動時間拖太長,2022年一度啟動的初步努力僅吸引3名申請者,據報導,到目前為止,所有這些申請也都沒有
美國記者海弗南(Virginia Heffernan)在3次請求下,終於獲許進入台積電參觀並採訪。她在「我在一家半導體廠看到上帝容顏」的長篇報導中說,這是一趟對「護國神山」的朝聖之旅,這座山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其神殿有個不起眼的名字:台灣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說,毅力與好奇心讓台積電的科學家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