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在經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院裁決,認定Google違法壟斷線上搜尋市場後,美國司法部正在考慮採取罕見的行動分拆Google。《彭博》報導,這項行動將是20年前,尋求分拆微軟(Microsoft)失敗以來,華府再度推動分拆1家涉及非法壟斷的企業。知情人士指出,相對寬容的選項包括迫使Goog
吳孟峰/核稿編輯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中國華為技術公司即將推出一款用於人工智慧的新晶片,挑戰輝達晶片,並突破美國的制裁。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網路公司和電信營運商最近幾週一直在測試華為最新的處理器Ascend 910C。據稱,華為告訴潛在客戶,這款新晶片可與輝達去年推出的H100晶片相媲美,而H10
南韓行動支付服務Kakao Pay在未經同意下,將大量用戶的信用資料交給支付寶,引發軒然大波。近年來,多國政府對TikTok(抖音國際板)、拼多多等中國網路平台祭出禁令或嚴格審查,就是擔憂國內民眾的個資會被這類網路平台外洩給中國企業,再被北京當局轉做他用。
行政院今(13)日公布「經濟發展委員會」經濟顧問名單,涵蓋半導體、資通訊業、金融、傳產、服務業等代表,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等人。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指出,依據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為落實經發會「創新經濟」、「
高佳菁/核稿編輯全球股市在「805黑色星期一」經歷大股災後,近日出現反彈,不過,對沖基金經理丹·奈爾斯(Dan Niles)警告,這次修正底部還沒看到,預計9月可能才會觸底,而在觸底前,他欽點蘋果和Meta,認為這2檔股票可以度過潛在的美國經濟衰退。
桃市府住宅發展處率先全台推出「桃園市租賃市場租金透明化平台」,租屋者可依據租屋需求,或以地圖、學校、大眾運輸進行基礎條件設定,掌握想要租屋附近區域的租金行情,避免房東亂開價。住宅處表示,每年8月是租屋族找房旺季,除了即將進入開學季,也有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租屋透明化平台整合租賃實價登錄、包租代管及租
輝達(NVIDIA)本月底將發布第2財季(截至7月底)財報,富國銀行分析師在研究台灣的出口數據卻發現,台灣的自動化資料處理(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設備出口數據,向來與輝達的資料中心事業營收有關聯,可能會影響到輝達財報。
夏天高溫讓民眾無法接受停電,根據台電統計,近五年配電系統停電事故已下滑超過五成;但小停電仍經常躍上媒體焦點,打上「停電、小動物」兩個關鍵字在Google的新聞欄搜尋,超過十幾頁,不僅配電系統停電事故被曲解為缺電,更讓台電第一線人員得扛起龐大壓力。
為改善勞動力不足,以及國際競逐人才激烈的情況,行政院經發會端出「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以積極主動且競爭性的態度去因應,國發會強調,「和鄰近國家相比較,我們的攬才條件不能輸」。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過去攬才政策由國發會主責,此次在經發會的架構下,「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由8部會主政、15
林浥樺/核稿編輯Google反壟斷敗訴,估計蘋果每年將減少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35.5億元)的收入,恐衝擊蘋果的稅前利潤。分析師指出,Google每年向蘋果和三星等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讓Google成為其設備上的預設搜尋引擎,透過Safari瀏覽器賺取的搜尋廣告營收36%左右。
蘋果、亞馬遜、Meta等科技大咖剉咧等美國法院五日判決,Google透過向網路瀏覽器營運商及手機製造商支付至少十億美元起跳的資金,使其將Google預設為搜尋引擎,從而壓制競爭、建立非法的壟斷地位,因此觸犯反壟斷法;這是美國聯邦當局在遏止大型科技企業主導市場地位的重大勝利。
全球股市動盪不安,短短不到一個月,美、日、台等主要股市,從牛氣衝天到殺聲震天,美股帶頭重挫,亞股跟進慘跌,週一日股及台股均創下史上最大跌點、韓股則創16年最大跌幅;儘管週二亞股回神,但反彈力道遠不如下墜速度。近期全球股市表現猶如「大怒神」,但也不是太令人意外,股市本來就不可能一直漲,「漲多就是最大的
數位發展部資安署近日公布「國家資通安全情勢報告」,據統計,2023年政府資安事件通報697件,較前一年的765件略微下降,但分析其發生原因,有超過3成「無法確認事件原因」。資安署對此表示,有些資安事件無法確認原因,主要是部分設備重啟即恢復正常,或跡證保存不完整等情形,已持續宣導並透過教育訓練培訓正確
林浥樺/核稿編輯美國科技股週一(5日)遭到重創,在這波拋售潮中,美股7巨頭(Magnificent Seven)是跌幅最大的幾檔股票之一,單日市值蒸發超過6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1.3兆元),自7月初以來,7巨頭的市值總計已縮水近3兆美元(約新台幣98.3兆元)。
歐祥義/核稿編輯美國法官週一(5日)裁定,科技巨頭Google違反了反壟斷法,斥資數十億美元建立了非法壟斷業務,成為全球預設的搜尋引擎,最新的判決成為聯邦政府在挑戰大型科技公司市場主導地位方面,取得首個重大勝利。這項裁決為下次的審判鋪平了道路,以確定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包括Google母公司的分拆,
吳孟峰/核稿編輯最新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出爐,零售商龍頭沃爾瑪連續第11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亞馬遜則重回第2,此次最低銷售收入的入榜門檻從309億美元(約台幣1兆)增長至321億美元(約台幣1.04兆),除了盈利總額略低於2022年,其他指標,包括資產總額、淨資產總額以及雇傭員工
近期全球股市崩跌,最大的震央來自於AI概念股,上半年在股市獨領風騷的AI概念股,難道真是泡沫一場?在討論AI是不是泡沫時,先來了解這波AI股為何會重挫?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7月下旬公布財報及財測,資本支出明顯增加9成,用於雲端業務及AI相關投資,但投資人開始擔心這樣大筆的投資到底何時
吳孟峰/核稿編輯以蘋果和輝達領導的美股七巨頭週一領跌,原因是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巴菲特減持蘋果股份的決定,破壞了科技業長達數月的漲勢。Alphabet、亞馬遜、Meta Platforms、微軟和特斯拉等股票在盤前交易中跌幅高達12.2%。七巨頭股票的損失將使這些公司的總市值蒸發近1兆美元(台
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半導體專家預測,輝達下一代人工智慧(AI)加速器Blackwell的設計缺陷可能強化業界「反輝達」(anti-Nvidia)情緒,使大型科技公司加快其「輝達/台積電替代策略」,進而使三星與超微受惠。
八月才開始,全球股市就慘跌,讓投資人心驚膽跳。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分析,投資人意識到人工智慧(AI)題材被賦予太多不切實際的厚望、美國經濟陷入困境、日圓走強等三大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恐懼席捲全球市場。分析指出,美股發生最劇烈波動的時間,就是Google、亞馬遜、蘋果、Meta和微軟等五大科技巨擘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