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ad mini 6一直有「性能小鋼砲」的稱號,在相隔3年後,終於迎來最新一代的iPad mini 7,台灣也已正式開賣。雖然外觀設計保持不變,但內在性能卻是大幅提升,到底這款新機值不值得升級?我們來看看它的開箱體驗。
該現在買 iPhone 16 還是再等一年呢?沒有想法的話,外媒《MacRumors》綜合各方情報統整出 iPhone 17 Pro 傳言的 8 大變化,幫助你做出決定。
全球不同市場對手機品牌的偏好度各有不同,以歐洲市場來說,蘋果iPhone並沒有那麼吃香。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歐洲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數據指出,該季度出貨量年增8%,顯示歐洲手機市場明顯呈現回溫的趨勢。
又到2024年底,如果你準備入手蘋果產品來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那麼請避開4款產品,這些產品預計在2025年初就會迎來更新,現在買可就虧了
繼iPad mini 7在台上市後,蘋果於10月底發布的3款M4新品現在也通過NCC電檢了,包括搭載M4晶片的MacBook Pro、Mac mini和iMac,意味這些產品即將在台開賣,這也是蘋果在2024年的最後一波新品
iPhone、iPad 用戶看過來!蘋果正式公佈入圍年度 App Store Awards 大獎的 45 款決選 App 與遊戲,網羅各平台、類別的最佳應用程式,帶給用戶更多創新的應用與體驗,將是果粉不可錯過的 App 必載名單。
外界盛傳,蘋果將在明年推出主打超薄設計的 iPhone 17 Air,取代原有的 iPhone 17 Plus。對此《彭博社》名記者 Mark Gurman 於最新專欄爆料蘋果開發 iPhone 17 Air 的內幕原因,但也他看衰這款新機的買氣,認為「摺疊手機」才會是蘋果的下一款熱銷商品。
Google 日前已經發布 Android 16 開發者版本,通過調查程式碼外媒《Android Authority》發現,Google 或有意通過 Gemini 取代 Google 助理,允許 AI 替用戶執行更多任務。
想要購入耳罩式耳機,除非非常喜歡蘋果 AirPods Max 的外型,否則這款耳機恐怕不是好選擇。《彭博社》近日指出 AirPods Max 價格昂貴且技術落後,蘋果短期內也沒有任何升級的計畫。
OpenAI繼支援蘋果Apple Intelligence,例如Siri整合ChatGPT,現在傳出也正在與三星洽談合作。
別再用這款行動電源!因安全疑慮,手機配件廠商Belkin對旗下一款BoostCharge Pro行動電源進行全球召回,型號為BPD005,也向消費者提供退款。
據傳,蘋果計畫對明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進行重大調整,預計取消Plus機型,改推全新設計的超薄機型「iPhone 17 Air」(或稱iPhone 17 Slim)。YouTube頻道Apple Track也根據各方傳聞製作了iPhone 17 Air概念影片,展示新機的可能特點,自由3C科技頻道也整理靜態圖片讓果粉快速掌握重點
為了保護心愛的 iPhone 手機,許多人都會在購機的時候一併選擇保護殼,這時候該挑原廠還是第三方配件商更好呢?外媒《XDA 開發者論壇》就提出三大理由,認為 iPhone 原廠保護殼不值得購買。
蘋果不斷改造Siri,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正研發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全新 Siri,內部代號為「LLM Siri」,旨在讓Siri具備更強的對話能力,向ChatGPT看齊,成為蘋果生態系統中的核心 AI 助手。
蘋果 iPhone 16 全面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正式邁向 AI 世代。然而,向來是果粉大本營的日本似乎不太埋單。根據研調機構 MM Research Institute 最新報告就顯示,蘋果在日本出貨市占率下滑,被 Android 陣營給帶走用戶。
果粉期待已久的iPad mini 7,台灣蘋果官網終於正式開賣,售價16,900元起,規格升級但價格未漲。現在搶首批下單,最快能在下週11月26日到貨。
蘋果稍早發布了iOS 18.1.1,官方說明此次更新提供重要的安全性修正,建議所有使用者安裝。根據蘋果網站顯示,iOS 18.1.1修復了JavaScriptCore和WebKit中的兩個關鍵安全漏洞,且有證據顯示已被駭客利用,因此呼籲用戶盡快進行升級,以降低使用風險。
疫情解封後,全球掀起一波旅遊熱潮,為了避免丟失行李,也讓蘋果 AirTag 成為新興的旅遊神隊友,便於找回行李與隨身物品。據悉,蘋果將睽違四年推出新一代 AirTag,並著眼於三大升級,讓出門旅遊更安心。
隨著蘋果將目光轉向智慧家居市場,《彭博社》最新報導指出,蘋果正在重新考慮推出「電視」的可能性。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容易患上「滑鼠手」的症狀,導致一整天工作後感到不適,甚至握力減弱影響日常生活。近年來許多品牌推出人體工學設計的滑鼠來舒緩病症,但如果想要真正減輕手部負擔,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軌跡球」。使用軌跡球和傳統滑鼠究竟有何不同呢?本篇文章將實際開箱羅技最新款的 MX Ergo S 無線軌跡球,為各位讀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