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天赴國防部文化營區勗勉青年日報社及軍聞社時表示,現在認知作戰是「無煙硝攻勢」,以軍事行動結合訊息傳散影響民心士氣,認可兩社作為抵禦此類攻勢主力,重要性不低於三軍主戰部隊。並期待團隊繼續以專業說國軍故事,傳遞台灣對民主自由的堅持,以及戰略溝通效能,來凝聚民眾共識,主導認知戰場。
空軍飛官駕駛戰鬥機在空中狂飆,令人看得熱血沸騰,但民眾往往只能從地面上觀看英姿,而難以體會在駕駛艙內的感受。為此,國軍官媒《青年日報》近日發布一支VR 360影片,完整揭露F-16戰機進行特技表演時的姿態、場景,讓閱聽眾大飽眼福。這是《青年日報》首度發布F-16戰機駕駛艙視角的飛行畫面,主要以飛官第
為強化單兵態勢感知,美國陸軍7年前攜手資訊巨頭微軟,開發「整合視覺擴增系統」(IVAS)戰術套件,現已展開營級測評,離量產僅一步之遙;不過,先前售我攻擊無人機的美國防新創Anduril公司宣布,未來將接手IVAS計畫、參與後續整合與量產工作,微軟則退居二線。有趣的是,該公司執行長日前在個人社群上,用
美國陸軍第二裝騎團(2nd Cavalry Regiment)所屬官兵,日前在德國菲爾塞克地區(Vilseck)軍營進行無人機課程,建構其發現、辨認並擊落小型無人機的能力;不過,這批官兵並非在空曠場域、拿著反無人機槍進行實操,而是戴上「虛擬實境」(VR)裝置,進行全擬真的反無人機訓練,除降低裝備消耗
相關新聞請見沒被美國超過! 中科院:海軍已下巡飛彈一型訂單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日展示「城鎮戰鬥場景VR系統」、「無人機飛行模擬器VR系統」、「鐵道駕駛VR系統」、「輕兵器射擊訓練模擬器」與「無人機AI情資中心」,以及首次對外展示的「飛行駕駛體驗平台」、「機動型無人機飛行模擬器」與「通用型飛行模擬驗證
相關新聞請見美MQ-9情資能否整合國軍無人機體系 中科院:已做好技術開發準備我國今年以「獵鴞專案」名義向美方採購彈簧刀300、Altius 600M-V攻擊無人機近千套,合計金額52億7751萬。對此立委近日於國防預算審查時質疑,我國中科院已研發多款無人機,為何還向美方採購,是否會擠壓到國產供需。中
國軍近年朝「科技練兵」目標邁進,陸軍航特部空訓中心遷至大聖西新營區後,各項訓練設施亦同時更新,而年初啟用的「操傘模擬器」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陸軍也邀請媒體實際體驗跳傘,雖然跳下去距拉繩第一次彈跳僅4秒,但卻顯得漫長,令人「嚇破膽」。為使國人瞭解國軍傘兵部隊訓練成效,國防部今起一連兩天邀請媒體前往陸軍
VR實境技術不只應用於遊戲與多媒體產業,現在連國軍訓練部隊也跟上趨勢,生硬的跳傘訓練,也能用VR技術作為練習的工具,環景視覺搭配電腦系統、感應和懸吊裝置,學員藉由機器吊至空中模擬離地環境,並進行操傘科目,增進官兵遇緊急狀況的處置反應速度。空訓中心自110年搬遷到大聖西營區,訓員們必須先透過「基本傘訓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下稱退輔會)現任主委嚴德發今(2024)年10月曾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表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未來將加強與友我盟邦國際交流,以利精進退輔長照措施。有鑒於此,美國退伍軍團協會昨(27)日前往拜訪桃園榮家,除觀摩榮家環境設施、也與榮家人員交換意見,有利於雙邊共同提升退伍軍人
無人機系統在現代戰場大行其道,已然成為未來建軍趨勢;中科院近年研發的騰雲、銳鳶、摩羯、紅雀及劍翔軍規軍用無人機,也正逐步充實國造無人機隊戰力。而在明(15)日開跑的台南資訊月中,中科院將展出結合AI科技的無人機「飛行模擬系統」,讓民眾透過第一手的虛擬實境(VR)體驗,深入了解國造無人機最新的軟、硬體
烏克蘭正在開發一款新型無人機,專門用於攔截俄羅斯軍隊使用的伊朗製自殺式飛彈。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獨家披露了這項最新軍事科技。這款代號「黃蜂針」(Sting)的無人機,將取代傳統防空武器,保護烏克蘭城市免受俄軍「見證-136」(Shahed-136)自殺式飛彈的襲擊。這是首次公
為落實「國防自主」政策,並就AI、AR等先進軍事科技多方交流,中科院今(30)日於龍園園區舉辦釋商說明會。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近年國際情勢改變,以及中國減少對台商優惠配套,國內廠商回流趨勢明顯,此次說明會共吸引201家廠商、324人參與,盼得以建立強韌國防自主供應鏈。
義大利的M-346高級教練機為我國於2016年差點要入手購買的教練機種,不過後續因新政府推動「國機國造」而作罷,改以研製「勇鷹」取代。然而,這架當年差點要漆上我國國徽的飛機將要進行重大升級改版,李奧納多原廠於近日宣布,將為旗下各國的M-346教練機版本與輕攻擊機版本升級航電顯示系統,攻擊機版本甚至將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昨(13)日晚間證實,其首批援烏F-16戰機將於「數月內」移交該國空軍,率先兌現去(2023)年的軍援承諾;而該國官媒近日也釋出一段影片,可見數位烏軍飛行員坐進逼真的戰機駕駛艙、戴上虛擬實境(VR)頭盔,並同步操作右置操縱桿及航電系統,顯見這
為提升因應潛在威脅的能力,國防醫學院衛訓中心借鏡烏俄戰爭及以哈衝突戰損情勢,藉由引進高科技訓練盼提升戰場傷患存活率,以VR融入情境訓練,還購置一具要價380萬元的高階智能假人,臉色蒼白的假人不僅能眨眼,還可依據訓練設定環境模擬傷情。台灣首座導入AI技術的「戰術戰傷及災難事故救護訓練大樓」今(30)日
國防部去年12月底啟用的「戰術戰傷及災難事故救護訓練大樓」今(30日)首度開放媒體參訪,展現國軍平時與戰時的救護執行能力,現場設置360度環景投影、地面震波平台,可模擬土石流災難現場,官兵則頭戴VR裝置如身歷戰場實境。軍方表示,為讓效益極大化,戰傷救護大樓訓練對象除了國軍官兵,也與民間機構合作,推廣
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迪化及成功軍艦靠泊台中港8號等碼頭,今、明兩天(22、23日)開放登艦參觀,吸引近千名學童、遊客及軍事迷父子穿著迷彩野戰服到場,在船艙體驗VR模擬槍戰射擊,也與海巡署偵搜犬在碼頭合影。海軍113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3月9日至25日執行國內環島航訓任務,依序靠泊高雄、花蓮、蘇澳、基隆、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的「戰術戰傷及災難事故救護訓練大樓」昨(4)日正式落成啟用,總統蔡英文主持啟用典禮時指出,未來衛訓中心將利用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技術,營造戰場救護的擬真訓練,期許國軍持續強化戰術戰傷及緊急救護的訓練和技術,讓官兵獲得更周全的保護。「青年日報」今日也發布相關報導與照片介紹各式設施
相關新聞從軍艦到單兵都可用熱像儀 學者:導入AI、AR/VR成趨勢正規軍「多領域聯合作戰」的概念,近年在全球逐漸成為顯學,受益於雷達、偵察裝備大幅進步,各軍種在戰場上的的態勢感知也飛快成長,不亞於海、空軍先進的戰情偵蒐,陸軍部隊的「精準打擊」,更是地面戰力現代化與否的重要指標。
相關新聞軍武新知》看穿敵軍每一動!實測美軍現役熱顯像裝備熱顯像裝備已被各國軍、警廣泛使用,除了美軍運用於單兵實戰,我國軍機、水面艦及「雲豹」裝甲車皆有裝設熱顯像系統,國軍亦研製「多功能雷觀機」等裝備,以利官兵執行全天候作戰任務。學者指出,熱顯像技術深具軍事運用價值,現更導入AI(人工智慧)、A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