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宣布,旗下海上自衛隊(JMSDF)年度性印太遠洋部署(IPD25)即將啟程,下周一(21日)起展開7個月的巡弋任務,期間以「伊勢號」直升機護衛艦(DDH-182)領銜走訪24國,代表與英國航艦打擊群聯合演訓,更將參與美菲「肩並肩」等多場軍演,持續深化盟邦安全合作,實踐「自由開放印太」願景。
英國國防部當地時間昨(8)日宣布,今年將展開遠洋部署的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航艦打擊群,目前已進入最後整備階段,本(4)月下旬將正式啟航;屆時,全打擊群計近4千名三軍官兵,將投入這場為期八個月的印太之旅,並先後與日、挪威等友邦共同投入演訓任務,以實踐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
精進作戰能力 首度美國境外實彈演練美國陸軍計畫於今年夏季在澳洲舉行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演習中,首度於海外實彈試射其新型「泰風」(Typhon)中程飛彈系統。此舉是這款陸基中程打擊武器首次在美國境外試射,此前美軍已將第一套系統部署至菲律賓,引發中國強烈不滿。
美國陸軍規劃,其將於今年夏季在澳洲「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軍演期間,首度在海外實彈試射其新型「泰風」(Typhon,希臘神話怪物,又譯堤豐)中程飛彈系統。此計畫不僅標誌著該型長程打擊武器,首次在美國以外領土發射,其先前已部署於菲律賓的行動,更已引發中國方面的強烈關切。
英航艦打擊群 今年將再次部署印太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預定今年稍後再次部署印太地區,英國國防部主責武裝部隊事務的政務次官波拉德(Luke Pollard)廿四日在國會重申,此舉除了是「投射」英國對印太區域的責任外,也是為了明確表達,解決台灣海峽的任何難題(difficulties),均應透過外交手段(d
英國國防部官員波拉德今天在國會答詢表示,英國航艦打擊群今年稍晚將再次部署印太區域,這除了是「投射」英國對印太區域的責任,也是為明確表達,解決台海難題最好循外交手段。波拉德(Luke Pollard)指出,英國政府的立場是,台灣海峽的任何難題(difficulties)應透過外交手段(diplomat
在中國日益擴張的背景下,亞太地區的安全局勢成為各國高度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活動愈加頻繁,周邊國家紛紛強化軍事合作以應對潛在威脅,除了美國、日本、澳洲等傳統盟友的合作外,印尼與美國領導的「超級嘉魯達之盾」聯合軍演也逐漸成為該地區的重要軍事演習之一;今年的演習不僅涵蓋了傳統的實彈
空軍戰機若是失事落海,飛行員極可能面臨水中求生丶甚至是受困在機艙內要搶時間脫離險境的生死大關,為強化國人對國軍空勤人員求生訓練的了解,空軍司令部今(17)日在高雄岡山「國軍空勤人員求生訓練中心」(下稱國求中心)展示學員實操求生訓練,並邀請受訓學官分享心得,進一步認識飛行軍官踏上飛行線前的「求生基本功
美國國防部網站二日通報,已與軍工巨擘「雷神飛彈系統公司」簽署一份價值六八四○萬美元(約廿一.四億台幣)的固定價格合約,將為台灣生產、交付五○枚AGM-154 Block III C「聯合距外遙攻武器」空對地滑翔炸彈,大部分生產工作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進行,合約工作預計將於二○二八年三月完成。
COMBAT CAPABILITIES: The glide bombs are part of a larger arms package including AGM-88 HARMs, and other weapons compatible with F-16 jets and their u
美國國防部網站當地時間2日通報,其已與軍工巨擘「雷神技術公司(RTX,原雷神公司)」,簽署一份價值6840萬美元(約新台幣21.4億元)的固定價格合約,將為台灣生產、交付50枚AGM-154 BlockIII C「聯合距外遙攻武器」空對地滑翔炸彈。
美國為因應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正嚴肅檢視美軍在後勤網絡此一關鍵領域的準備態勢,設法填補漏洞。根據兵棋推演的結論,美國正設法分散在印太地區的後勤樞紐,避免過於集中大型基地,以免成為中國的攻擊目標,癱瘓美軍協防能力。美在澳建立新裝備庫存地路透一月卅一日報導,去年美澳主導的「護身軍刀」(Talisman
我國服役超過40年的F-5E/F「虎II式」戰機將於今年底正式解除戰備,這批在1970至1990年代做為我國空防主力的多用途戰機,直至近日仍在為培育我國空軍飛官的路上持續貢獻。軍媒《青年日報》近日於官方社群媒體上發布照片,主角是昔日虎II式以「雷虎小組」特技機的身分,噴著我國藍、白、紅三色彩煙編隊飛
繼美國海、空軍以及陸戰隊相繼提出在亞太地區部署各種優勢兵力的構想後,美國陸軍也提出在太平洋戰區部署更多戰車的想法,以反制中國威脅。美國軍事新聞網《權威戰士》(Warrior Maven),本月22日以「美軍在太平洋戰區部署更多戰車以反制中國」為題報導指,若戰車更容易部署與運輸,在多種戰術場景中,戰車
防中國集中攻擊 演練由小型船艦運送武器、人員和物資想定離島防衛的美國和日本年度「東方之盾」(Orient Shield)聯合演習,九月中旬至廿三日舉行,後勤演練為重點戲。「日本經濟新聞」十八日報導,美國軍方正與日本、澳洲合作,擴大小型運輸船艦的行動,向分散在印太地區的部隊運送武器、人員和物資。
想定離島防衛的美日年度「東方之盾」(Orient Shield)聯合軍演,9月中旬至9月23日舉行,後勤演練為重頭戲。據「日本經濟新聞」18日報導,美國軍方正與日本和澳洲合作,擴大小型運輸船艦的行動,向分散在印太地區的部隊運送武器、人員和其他物資。
曾研製我國IDF「經國號」戰鬥機的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上月底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我國自行研製「勇鷹號」新式高教機證明台灣製造戰機的能耐,但各國空軍現今紛紛升級五代戰機,台灣研發下一代先進戰機的議題自然浮上檯面。對此,馬萬鈞疾呼「是時候了」,而多位專家、退役軍官更認為,台灣研發下一代戰機不只是國防自主,
就在美國、澳洲、菲律賓、印尼和東帝汶等國舉行「2023年捕食者行動」聯合軍事演習之際,美國和澳洲政府27日證實,美軍一架負責運送部隊的MV-22B「魚鷹式」傾斜旋翼機,上午約9時30分在澳洲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北方提維群島附近墜毀,機上23人有3名美軍陸戰隊員不幸罹難,另有5人重傷送醫,澳方正調查失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週二透過視訊對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發表演說,強調印太地區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她說全球一半貨櫃船運通過台灣海峽,「任何片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都令人無法接受,如果這包含強制或軍事手段,更是如此」。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期間過境美國引發中國反彈。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 Naval Institute)報導,在美中兩國因賴清德行程緊張關係升溫之際,美國海軍航空母艦「雷根號」打擊群部署在台灣東部外海。據報導,雷根號的部署或許是中國對賴清德在美行程反彈並不劇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