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為了讀書會共讀書籍,又開始在家中翻找。分明前不久才看完,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個情況在生活中不停重演,隨手可及的閱讀習慣、愛不釋手、不甘借閱只想擁有、閱讀範圍廣的結果,最終家中的書架不夠,變成堆疊藏書,找書成了日常。這當下讀到《提奧菲爾和他找不到的那本書》(大塊),彷彿自己就是故事主角,同是愛書人
25歲陶藝家卓惟首次報名「2024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作品〈定風波〉在1216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評審推薦獎。從小在鶯歌長大的她,受到陶藝家父親潛移默化,從小就喜歡泥土創作,國中時便以作品〈白駒過隙〉在全國生肖陶藝競賽獲得特優,2016、2023年也屢屢獲獎,也激勵她更加精進創作,更多展訊可至
一切都始於年初的尾牙聚餐,老闆發了條dress code:有藍有綠。她敷衍,想穿條深藍牛仔褲配綠毛衣便罷,褲頭卻卡在大腿根部,怎樣也拉不上去。在花幾千元將櫃中褲子全換大幾個尺碼和減肥之間,暫且減肥。第一個168的夜晚就失眠。平時具催眠效果的Podcast連播了兩集,還是人聲爽朗,笑語清脆。肚子餓,意
2025台北國際書展進入倒數第2天,儘管昨(8)日為補班日,現場仍然人山人海。為了吸引讀者駐足,出版社在攤位設計上大動巧思,如讀字公民書區打造成時尚伸展台,打破傳統對書展的想像;數位主題推出AI小說試寫區,以復古沙龍重現書寫場域,許多攤位也費盡心思布置,較勁意味濃厚,成為逛書展的看點之一。
持續推動客庄閱讀風氣及推廣客家作品!客委會結合客傳會、客發中心等單位首次進軍台北國際書展,不只一口氣展出市面上430種珍稀書籍,主委古秀妃也表示,將持續從軟硬體、添購圖書協助多處客家鄉鎮建立圖書館,並透過志工媽媽以客語說故事,推廣客家文化及語言。
每個人都曾是孩子,只是隨著年紀漸增,學會了人情世故,社會化的過程裡,逐漸淡忘成長歲月裡的種種。《幻幻之交》(IF)這部真人動畫片,看似充滿著孩童般的奇思妙想,在去年上映時,卻仍擄獲票房,不論是主要演員或幕後為偶獻聲的都是大明星,童心和創造力,永遠具有魔力。
《過年就是要吃阿媽的菜頭粿和外婆的蘿蔔糕》(青林)好長的書名啊!原來這本書是兩個故事匯聚成的,左翻是小男孩和媽媽一塊拔菜頭做粿,右翻是小女孩和媽媽一起逛南門市場買材料炒蘿蔔糕,到了中間,男孩和女孩長大共組家庭,於是年夜飯就有故事聽,還可品嘗多元的風味。
吃完東門市場的米粉湯,友人提議去護城河畔曬一下。我素來背光,寧可骨質疏鬆也不願鋌而走險曬出斑來,然這天陽光太友善了,揀個有樹蔭的長椅坐坐,倒很樂意。歷經清領、日治到現今,隨著城牆拆除,圍繞竹塹舊城區的護城河早已不具防禦功能,尤其整治再造後,親水階台踏石、河畔林蔭步道和愈夜愈美麗的造景燈在任何時刻都有
常聽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除了說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口,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基因、膚色……之外,當中的深意就如同《每個人都很美》(如何)的故事,作者巴提斯是一位醫生,他從急診室實習開始,就在部落格發表他的日常生活、經歷和感受,文章大受歡迎,成為全職醫生之後仍持續寫作,《每個人都很美》是他為孩子
從小迷童話故事,生養孩子後,起初是為了說故事繼續讀童話。孩子長大離家了,每到歲末,我依然守著電視看耶誕片,即便自己就是送禮人,也從未懷疑過耶誕老公公,近日看《精靈也過耶誕節》(Genie)最後一幕,Genie穿著廚師服,站在比薩店廚房門口的笑容時,瞬間明白童話或耶誕老公公,都不是只為孩子而創造,是不
號稱雲門劇場第10年最逍遙的企畫,「2024來雲門遙滾」將於本週(13、14日)登場。集結音樂、舞蹈、戲劇、Live Podcast、變裝皇后表演等多元形式,還首度推出夜宿方案,讓意猶未盡不想離去的觀眾睡劇場。雲門劇場執行總監洪凱西表示,延續「來雲門」系列精神,今年「來雲門遙滾」以突破界線、擴展想像
戲劇永遠離不開家庭、親情的主題,也是真實人生的縮影,短短兩個小時上下,卻能透過對白、互動、鏡頭……隨著一幕幕劇情交替,在劇中人身上,投射各自的情感,當了解劇本改編自真實故事,更容易入戲,「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很傳神的道出看戲者的狀態。
日前回台,在機場看到性別友善廁所的標示設計,特別留意與一般設計不同處,想著挺有創意。巧的是,準備寫稿時,電腦桌旁放著《頑皮公主不出嫁》(格林)一書,再度連結到性別議題,如今看來平常,其實是經過許多世代的努力,才有今日,因而翻出幾本相關繪本來分享。
作者簡介:陳議威,又名Fog,1993年生於南投市,台大社工系畢,現居荷蘭海牙。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剛完成一本散文集,離出版還有段距離。得獎感言:二十屆了!感謝促成一切的人。感謝家鄉台灣,還有我阿公陳昆龍,我想念你。特別謝謝舒涵讓這篇文章抵達,感謝風、芬蘭真實存在的聖誕
今年八月,再次打開這本小說時,我發現自己即將到期。故事的開始,主角二十四歲,今年我要二十五歲了。我跟晚我一年出生、同樣喜歡這本小說的朋友說,今年有空要多看看這本書,不知不覺用上一種孩子快長大了,你要多陪陪人家的語氣。就像十六歲的時候討論27 club,當時我們用一派輕鬆的語氣談才華、死亡與二十七歲。
有了各種串流平台,發現自己的「視野」更寬,昔日能在電視看到的有限,現今網路世界,能夠隨時接收世界資訊,多元而開放,除了吸收廣泛新知,還能有更多觸角去探索,然而如何在接受眾多訊息時,學會分辨真假和產生疑問並釐清呢?《真相守護者》(MAHARAJ)是印度今年的新片,劇情敘述18世紀孟買發生的真實事件,故
成立35年的舞蹈空間,是台灣當代舞蹈創新指標團隊,歷年來呈現台灣當代舞蹈的豐富面向,不僅包含富有東方質感,或是各類社會議題的爬梳,也有著重科技、影像與音樂的作品,然而,昨(23)日於媒體茶敘上,創辦人宣布於2025年轉型,放下卓然有成的創作紅海,專注開發「舞蹈欣賞推廣」的藍海,以至少5年時間拉近舞蹈
自從剪去數十年的長髮,改變造型後,發現頭型頗適合戴帽子,不分季節出門都會搭上帽子,隨著天候更換不同材質樣式,帽子已成為個人標誌之一,經常走在街頭,發現自己有點兒引人側目,通常那天是戴了紅色寬邊帽,心裡有點開心,感覺自己與眾不同,彷彿帽子賦予我某種能力和自信。
由聯經出版主辦的「2024台文朗讀節」即將在10月19日至10月21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一館登場。今年以「鬧熱讀冊聲 Lāu-jia̍t Tha̍k-tsheh Siann」為題,透過講座論壇,「火箭夢基地」展覽專區,邀請民眾「掀開台文冊,台語講出聲,予台語文成做日常」。鼓勵大家透過口說展現台
2024基隆塔閱讀主題市集「海塔之市」活動即將於10月11日、12日在基隆塔周邊地景廊帶浪漫登場,以「港都情話」為主題,凝聚超過60個品牌共創18種體驗活動,還有3大閱讀亮點,讓情人和親友自在地傳遞心意,一同徜徉山海之間,感受基隆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