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PlayStation 近年積極展現跨平台的野心,不僅大力推行服務型遊戲,更將許多獨佔作品推向 PC 平台,讓未購買 PS5 的玩家也能體驗到 PlayStation 的代表遊戲。然而,最新消息卻指出,由於 PC 平台獲利效益不佳,可能導致 Sony 重新考慮主機獨佔的策略。
今日起,政府普發一萬將開放民眾,透過銀行、郵局的 ATM 直接提領現金,不過並非所有機款都適用,為了找出符合規定的指定 ATM,可以透過 LINE 內建的地圖一鍵搜尋。
蘋果「一塊布」要7790元!果粉暴動喊必搶;PS5 有新對手!Steam Machine 加入主機大戰;Android 手錶支援「睡眠呼吸中止偵測」!台灣首批開放名單出爐...
任天堂日前釋出Switch 2的最新韌體更新,但隨即在Reddie等社群網站上掀起討論,大量玩家反映,更新後無法再使用副廠底座,引起反彈聲浪。對此,任天堂也正式做出回應
知名遊戲平台 Steam 母公司 Valve,今早無預警推出 Steam Machine,宣告加入遊戲主機大戰,透過能夠連接 Steam 資料庫的獨家的 SteamOS 系統,以及迷你的機身,要挑戰 PS5、Xbox 甚至 PC 電腦市場,具體會帶來哪些衝擊?帶你一次瞭解專家與通路業者的第一時間看法。
一年一度的 WirForce 2025 嘉年華今日(13)起正式在台北花博園區盛大開跑,以遊戲為核心延伸至 ACG、硬體以及社群文化,不僅邀請玩家攜帶設備來場實體派對,更有最新的遊戲試玩、設備體驗以及諸多演唱與社群活動可以參與。搶在開幕第一天,《自由3C頻道》前往現場進行直擊。
Sony PS5 上市至今已邁入第五年,對照 PS4 時期約七年的銷售期,外界普遍認為 PS5 已進入生命週期的後段。然而,Sony 似乎有意延長 PS5 的壽命。
主機大戰還沒完!Valve 稍早正式宣布參戰,推出以 SteamOS 系統為基礎的 Steam Machine 遊戲主機,擁有 Steam Deck 掌機的六倍性能,但機身如同 mini PC,而且還能當電腦使用。
蘋果今日在美國官網上架 Sony PlayStation VR2 Sense 控制器與充電座,售價 249 美元(約 7,727 元)。雖然過往蘋果就有販售許多第三方廠商的配件,但這次 PlayStation VR2 Sense 控制器意外讓蘋果官網成為獨家通路。
寶可夢公司正式宣布,即將在 3 月 5 日帶來玩家高度期待的《Pokémon Pokopia》,並且從即日起開放預約。相關上市資訊一公開,卻被眼尖的玩家發現盒裝版只提供「鑰匙卡」,價格還比《寶可夢傳說 Z-A》貴上許多,讓許多玩家大喊想要退訂。
日本遊戲大廠 Sony 在今早的 State of Play 發表會上,驚喜宣布推出日本專屬的 PS5 主機,價格比原本便宜 25%,而且效能與規格完全沒縮水,但海外玩家想要買回家就得克服不少挑戰。
Sony 稍早正式預告,即將在明日(12)上午六點舉辦「State of Play 日本」的 PlayStation 遊戲發表會。與以往針對全球市場不同,這次將專注於日系遊戲。
想要玩 PS5 遊戲現在不一定要買主機了!Sony 稍早正式開放 PlayStation Portal 掌機支援雲端遊戲服務,使其不再需要仰賴 PS5 主機。
雖然Sony Xperia手機在全球市占率逐年下滑,但Sony先前已多次強調「不會放棄手機業務」,而在2026年的新機發布計畫近來也有明朗化的趨勢。
任天堂Switch 2自4月開放預購、6月在全球陸續上市後便掀起熱潮,根據任天堂公布的最新銷售成績,Switch 2的累積銷量已達1,036萬台,整體表現優於預期,任天堂也因此調高全年銷量目標
過往遊戲大廠 Sony 十分堅持 PlayStation 主機獨佔策略,遊戲都僅在旗下主機發布,近年立場明顯鬆動,多款作品在上市一兩年後便推出 PC 版本。近日就有網友在 Sony 內部程式碼裡發現,PlayStation 有意跨平台搶進 PC 電腦市場。
雷蛇Raiju V3 Pro提供黑、白兩色選擇,各6,290元。圖片提供:雷蛇 為滿足遊戲設備PS5玩家對於極致操作的需求,電競周邊品牌雷蛇(Razer
Logitech 羅技宣布「雙 11 狂歡購物節」即日起至 11 月 16 日正式開跑,旗下商用的 MX 系列滑鼠以及 Logitech G 系列周邊皆全面下殺,最低更開出 49 折優惠。
迎接雙 11 購物節!Sony 在台也針對 PlayStation 產品進行大規模降價,PS5 主機來到歷史最低價,現省 3,200 元,多款第一方的 3A 遊戲更只要 590 元就能入手。
隨著 Sony PS5 與微軟 Xbox Series S/X 相繼進入生命週期後段,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爆料揭露下一代主機的消息。據悉,微軟有望效能領先,並且可能在產品上有較大的轉型,而 Sony 則有望帶來三倍的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