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可能提高兒童罹患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風險。英國科學團隊最新發表於《腦部醫學》(Brain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孕婦若在懷孕期間暴露於常見空氣污染物中,可能對胎兒大腦發育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在關鍵發展期。
懷孕不僅是女性外觀上的轉變,更深層地影響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近日,美國科學家首度繪製出女性在妊娠期間的大腦變化圖譜,揭示了母性光輝背後的大腦重塑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美聯社》報導,這項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神經科學家莉茲·查拉斯
劉力仁/核稿編輯空氣污染不只影響環境,也影響人類健康,傳言細懸浮微粒(PM2.5)不只影響呼吸,還會侵入皮膚深層是真的嗎?食藥署解釋,當皮膚較油膩時可能會沾到皮膚上,但目前「尚無證據」認為PM2.5會透過皮膚表面進到皮膚深層,因此不需要採取特別的清潔措施。
沈莉馨/核稿編輯飲食內容竟會影響精神狀態!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科學家把日常生活用餐習慣分成4種,第一類型為無澱粉或低澱粉飲食者,第二類型為素食飲食者,第三類型為高蛋白、高脂和低纖維飲食者,第四類型為均衡飲食者。其中第四類型的人幸福感最高,而
每個人都會作夢,但您是否曾好奇夢中的畫面、內容代表著什麼?外媒《健康熱線》(Healthline)報導指出,儘管每個人的夢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有許多人的夢都有著共同的主題,醫學專家也列出12種常見的夢境主題,及其背後可能代表的因素。美國維吉尼亞州夏律第(Charlottesville)神經與睡眠診所院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席捲全球,許多人主張這種新變異株不會重症化,可以當作流感,甚至普通感冒看待。然而部分專家對於COVID-19初期症狀的變化,卻顯得憂心忡忡。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曾罹患武肺的病人,有機會出現腦部萎縮及腦組織受損,尤其影響負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不僅改變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在德語語言中留下了印記。「新冠大流行」(Corona-Pandemie)是2020年的年度德語熱搜詞,躋身前10名的還有多個「新冠詞彙」。據《德國之聲》報導,今年德國人的生活逃不出新冠的陰影,人們的語言也是如此。德語語言協
冬季是台灣空污嚴重時期,環保署監測空氣品質以採取應對措施,最常見的指標污染物就是PM2.5,究竟PM2.5是什麼?對人體有何傷害?環保署指出,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
最近美國研究發現,社經地位低將會影響人們大腦思維能力與記憶力,也就是說,當人們領低薪、面對財務拮据的生活,大腦會受影響,將導致難以做出對財務有利的決定。根據《The Atlantic》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一篇研究,研究團隊針對304名20至89歲的受試者進行大腦斷層掃描,確認大腦
現代社會飲食多樣,常常讓人享受之餘就忘記自己已經慢慢變胖。根據最新研究報導,變胖可能會引起大腦提早老化,尤其是中年人,甚至可能老化10年!根據《BBC》報導,大腦內的白質(White matter)主要功能為控制神經元的信號以及協調大腦間的運作。英國劍橋大學周四(4日)發表的研究指出,中年過胖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