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往德國的飛機上,我遇見一位八十二歲的黃先生(Mr. Wong),他說他沒有中文名字,自小在倫敦出生長大,除了血緣,基本上與華人文化沒有太深連結,言談之中,他就像一個生活在歐洲的西方人,只是外表時常帶來絕對的刻板印象。旅程中,我們以英文對話,他說他沒辦法閱讀中文,能說的詞彙也只剩下一點點。我想起
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會,書中記載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從被逮捕當日直到出獄前(1969年至1979年)為期10年的日記,不僅填補歷史的空白,也讓未曾經歷過威權統治的年輕世代反思當前自由與人權的可貴。陳中統出生於1937年,1969年因涉入「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在台祕密組織案被逮捕
國家人權博物館近日舉辦《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會,書中記載為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被逮捕當日直到出獄前的日記,為期十年(1969年至1979年)的紀錄,不僅是珍貴的歷史證詞,也能讓未曾親歷威權統治的年輕世代理解那段動盪歲月,反思當前自由與人權的可貴。
旅遊業是各國都相當重視的產業,為了招攬國外觀光客所制定的旅遊年活動,是吸引觀光客的重要手段之一。馬來西亞觀光局日前宣布「2026馬來西亞旅遊年(Visit Malaysia 2026)」宣傳視覺與活動計畫,揭曉活動的標誌、吉祥物、主題曲及飛機彩繪塗裝;馬來西亞觀光局台北辦事處亦將準備一系列活動,首先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擴大宣傳效益,並展現數位時代高科技應用的發展成果,與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合作,即日起在觀光客眾多的台北101推出「光影繪動 走進故宮」數位展,透過沉浸式展演空間,帶觀眾走入巨幅畫作的磅薄之美。同場加映故宮製作的「國寶娃娃入寶山」動畫,由國寶娃娃、玉辟邪與玉鴨帶
已故藝文界大老許博允(1944-2023)逝世1週年,由他兒子許維城親自執導並策劃的「許博允紀念音樂會VIVA, Mr. Hsu!」,上週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獨特的節目形態獲得眾多好評與回響。許維城表示有將「VIVA ! Mr.Hsu」推廣到海內外的計劃,同時,希望持續擴大規模,目標是有一天能在
畢生致力於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許博允(1944-2023)於去年9月辭世,他與夫人樊曼儂共同創立的「新象」藝術,將於11月30日與12月1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舉辦2場「許博允紀念音樂會VIVA, Mr. Hsu!」,以跨領域多重樣貌呈現他的音樂創作,以及他所喜愛的表演藝術節目。
我最愛的歌之一,瓊.拜茲的〈鑽石與鏽〉,唱到早年初識某人時,他「已是傳奇,樸實的奇才,流浪者原型」。那是20世紀六○年代,所指某人是巴布.狄倫,搖滾樂、通俗文化領域的絕對傳奇,或用今日濫用的說法,他是神。快轉五十五年,來到2016年,狄倫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引發熱議。搖滾傳奇算文學人嗎?
下了好幾天的雨,待天氣放晴後重返游泳池,撲通下水,心臟一陣緊縮,隨之是陣陣刺骨的寒意,環顧四周,八個水道,包括自己,只有三個泳客,滿眼蕭瑟。5月1日開放的戶外池,將在9月30日關閉,換言之,夏天只剩下九天了。而SONY防水隨身聽不早不晚,就剛剛好過了保固的第三天,沒有歌單,只能靜默地游泳,在心裡默默
社會變遷快速,人生的選擇多元化,針對不婚族也有一股新風尚──找到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密友。這種密友不只是一、兩位,至少五、六位,多則八、九位。根據研究發現真正成為密友,至少需經過90小時相處。偶然機會,碰到了Mr. Wang,我們同班高鐵,他坐我隔壁,閒聊之際,我問他連假車票不好買,為何特地南下?
好了、好了,不要再提〈First Love〉,那是銷售紀錄、日劇主題曲,又或是大眾對她的入門。但我不是,我已經從播放清單,刪除這首歌了。記得是國中,一個人在家收看MTV電視台,西洋東洋台灣金曲輪播,突然有一位橘色頭髮的太空列車服務員,帶領大家舞唱〈traveling〉,MV有點第五元素的味道。我搭上
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的「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規畫連續4週的系列課程,融合舞蹈、馬戲、戲劇等主題,邀請樂齡族群一同親近藝術,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課程將於6月9日展開。北藝中心表示,工作坊延續去年「獻給成人的親子課」概念,加入「用身體唱一首青春的歌」精神,鼓勵55歲以上的樂齡朋友開啟不同領域的
「在田裡挖芋頭的馬鈴薯奶油玉米先生,到底是住在愛達荷還是愛荷華呢?」早餐店排隊等油條蛋胡椒餅的時候,沒來由想起《櫻桃小丸子》的卡通歌,納悶電視台現在不知還播不播《櫻桃小丸子》?下意識把視線轉向內用區,試圖翻找桌上報紙電視節目表,確認清水市櫻桃一家人是否安在,但下一秒醒悟,不對,報紙早已沒有電視節目表
紀念日本傳奇音樂巨匠坂本龍一逝世1週年,透過混合實境(MR)技術呈現的《鏡:KAGAMI》,上週末起在台北國家兩廳院登場。雖然帶著「頭顯」揮不去進入虛擬環境的「現實感」,但緊挨著坂本龍一看他演奏的體驗,以及完全擬真的環繞音響,超越平常在音樂廳聆賞獨奏會,更加感動人,讓好多人在觀演途中即已感動到頻頻拭
紀念日本傳奇音樂巨匠坂本龍一逝世1週年,透過混合實境(MR)技術呈現的《鏡:KAGAMI》,在台北國家兩廳院亞洲首演。雖然帶著「頭顯」揮不去進入虛擬環境的「現實感」,但緊挨著坂本龍一看他演奏的體驗,以及完全擬真的環繞音響,遠比平常在音樂廳聆賞獨奏會更觸動人心,讓好多人在觀演途中即已感動到頻頻拭淚。
藝術巨匠坂本龍一離世近1年,關於他的故事,仍在持續發生。透過追索他的各種新舊作品,藝術愛好者,仍從其中獲得感悟與救贖。坂本龍一不只是藝術家,他本身即是一種藝術、一種真實。他擁有自己的星系,星系運轉,未必總是光輝璀璨,卻幽微而洞悉時空。坂本龍一的世界,為何如此叫人難以忘懷,甚至肯定將持續影響著後世藝術
龍年開運,大年初一,新華社報導,中國在積極推動,把龍的英文字,從dragon改為loong。理由是英美的dragon是噴火怪獸,中國的龍是友善吉祥,把龍叫成dragon不妥,該造個字loong。北京日報說,中國學者主張,龍和dragon不要互譯,換句話,龍和dragon要劃清界線。四川報紙說,61.
日本傳奇音樂巨匠坂本龍一於2023年3月28日病逝,享壽71歲,全球一片懷念聲中,坂本龍一將在2024年3月以多種不同形式登上台灣表演藝術舞台!除於昨晚(2023年12月31日)在台北舉辦「跨年特別場」搶看活動的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將於3月15日在台上映外,國家兩廳院TIFA也將於3月
國家兩廳院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昨(27)日公布節目內容,14檔共158場的演出,集結了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德國、瑞士、法國、英國、美國、泰國、日本、印度、烏克蘭、中國及台灣的優秀藝術創作者,從古典音樂到科技藝術新創,繼續打開無限可能;藝術節日期將從2024年2月23日至5月11日。
國家兩廳院的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每年總是絞盡腦汁企圖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將邁入第16屆的2024TIFA,今(27)日公布節目內容,14檔共158場的演出,集結了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德國、瑞士、法國、英國、美國、泰國、日本、印度、烏克蘭、中國及台灣的優秀藝術創作者,從古典音樂到科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