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上的用途,可說是未來國防科技的研究趨勢,現階段真正投入AI的軍事裝備仍多處於試驗階段;例如美國海軍日前就在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上,首次安裝了稱為ERM v4的人工智慧監控系統,透過艦上的無數偵測器,AI自主判讀很可能即將故障的部件,並提供警示和後勤建議。
為強化水、陸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太平洋美軍陸戰隊今(2024)年中開始換裝新型兩棲作戰車(ACV),藉此取代服役多年的AAV7履帶式兩棲突擊車;美軍印太司令部日前宣布,該車現已在沖繩完成首次開放水域登陸演訓,除驗證新車效能,也強化陸戰隊官兵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濱海作戰能力。
「國機國造」是我國近年的主力國防政策,然而始祖卻可回顧至半世紀之前!民國63年10月30日,也就是50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架自行組裝的F-5E戰機出廠。該名為「虎安計畫」的美製F-5戰機在台組裝方案,使我國開始接觸超音速噴射戰機的經驗,對往後半世紀生產IDF「經國號」戰機及T-BE-5A「勇鷹」高教
南韓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近日在 2024 年亞洲防務展(ADAS 2024)上,展示了K239「天橆」(Chunmoo,「橆」音同無)多管火箭系統(MLRS)的最新研發成果。 根據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9 月 25 日報導,這款備受國際關注的火箭系統,未
美國軍火大廠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下稱洛馬)計劃明年展示「聯合空對地飛彈」(JAGM)的垂直發射能力,並將其打造成多用途飛彈系統,期望銷售給美澳兩國國防部門。美國國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報導,洛馬近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的「陸地武力展」(Land Forc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現正執行HAT航港測試,還傳出海軍丶台船與前參謀總長丶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之間,對潛艦國造原型艦測試丶後續艦量產計畫意見不一,資深政府官員今天指出,潛艦國造議題牽涉的不僅這些單位而已,國安會是潛艦國造政策的高層督導單位,各方表達意見本來就是常態,重點是讓潛艦國造政策順利走
相關新聞請見與「輝達」黃仁勳獲同殊榮 中科院蘇玉本:國際肯定我國防科技軍工聯手成主流 蘇玉本籲中科院聚焦飛彈、雷達等「研發」本務政府持續量產「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捍衛海疆,但這項利器實為科研團隊克服諸多逆境的成果。近期榮獲美國國家工程技術學院國際院士的中科院顧問蘇玉本回憶,在無法獲得他國主、次系統援
挪威國防科技公司康士伯(Kongsberg)正積極升級其知名的「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以因應日益複雜的安全威脅,這項升級計畫將使NASAMS系統更加全面,不僅能夠有效擊落航空器和巡弋飛彈,還將具備對抗彈道飛彈的能力。目前NASAMS專為擊落航空器及巡弋飛彈而設計,要讓它具備擊落彈道飛彈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日對俄軍一處訓練場發動空襲,許多俄軍當場斃命。而烏軍空襲的影片也在社群平台X流出。社群平台X帳號「@Maks_NAFO_FELLA」PO出一段影片,影片中一群俄羅斯士兵正在戰場上集結,接下來烏軍的空襲精準命中這群俄軍士兵,許多俄軍士兵當場倒地不起,只有少數士兵還
美國與其盟國持續於紅海執行「繁榮衛士行動」,向胡塞武裝組織的自殺無人機及反艦武器發射防空彈藥,據外媒報導,自去年10月紅海航運衝突以來,美國海軍攔截胡塞武裝飛彈和無人機,發射了約100枚的「標準系列防空飛彈」(Standard Missile),每枚價值上看約400萬美元(約1250萬台幣)。而我國
「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已於上周六(16日)閉幕,位於美國館的科力航太(KOLEAD Aerospace)於展期間擺出四款軍規等級,也是我國海巡署、海軍陸戰隊單位採用的「特勵達-菲力爾」(Teledyne FLIR)海上監視系統。不過四款型號在規格、運用情境上各有所長,它們各自的「長
由美國電腦科技業巨頭「微軟」(Microsoft)研發的陸軍單兵新裝備「整合視覺擴增系統」(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 IVAS),將於本周五(18日)由美國陸軍第10山地師第1旅戰鬥隊(1st Brigade Combat Team, 10th M
波蘭軍備集團(PGZ)近日邀請參與「箭魚」(Miecznik)新型巡防艦研製的多家廠商進行餐敘,會議中釋出多份關於這艘多用途巡防艦的進一步設計細節,使波蘭大力推動的軍隊現代化政策,再添一筆新篇章。《Naval News》報導,箭魚級巡防艦的開發計畫又被稱為「106專案」(Project 106),研
國造潛艦原型艦將在9月舉行下水典禮,未來訓練方式受到外界關切,中科院今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介紹現行軍用模擬系統發展與成效,劍龍潛艦教練儀也是成果之一;針對國造潛艦模擬器是否可行,中科院航空所副所長白方平今指出,潛艦模擬器目前經過評估「技術上可行」,未來會結合軍種實際上運用需求完成建案程序後,中科院非常
我國飛行員駕駛美國提供的U-2高空偵察機,冒著被飛彈擊落的危險飛到中國上空執行偵照任務,英勇又極其危險的事蹟已經解密,但我國U-2飛行員在美國訓練的過程也十分驚險,前U-2飛行員蔡盛雄就曾在一次U-2偵察機飛行訓練時,座艙罩突然在4萬5千呎高空炸開飛走,他沉穩操作丶緊急迫降在加州洛杉磯北方蘭卡司特.
國軍15日在漢光演習期間,進行包括SUT魚雷及各式飛彈的聯合火力射擊操演,除標準一型未命中靶標納入檢討外,其餘遠距精準飛彈,包括SUT戰雷、魚叉、雄二、雄三、弓一、弓三、愛國者二型等均精準命中目標。軍方官員今天指出,標準一型飛彈的確較為老舊,今年年底更將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2020年底將停止全球整體
台灣造船史最大貨櫃輪「開明輪」和「闊明輪」今天在台船高雄廠區2號碼頭聯合命名,高雄市長陳菊受邀為新船命名擲瓶,祝福一帆風順,她說,這證明了台灣造船能力具有競爭性,國艦國造是造船業目標,未來將配合新政府政策全力支持。 陳菊為開明輪命名擲瓶,中鋼董事長宋志育夫人周月媛為闊明輪命名擲瓶,台船公司董事長賴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