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英特爾(Intel)面對56年來最嚴重的危機,正重新考慮放棄黯淡的代工業務,而外媒披露,英特爾新處理器Arrow Lake將放棄自家「Intel 20A」製程,可能改由台積電(2330)外包生產。《Tom's Hardware》報導,英特爾在Innovation 2023活動上首次展
吳孟峰/核稿編輯英特爾目前正面臨一系列挫折,包括CPU市場市佔下降、遭遇集體訴訟、財務困難、大規模裁員、以及遭穆迪下調信用評級,五大主要問題迫使英特爾將9月創新活動 (Innovation 2024)推遲到2025年。首先,在CPU市場與競爭對手相較下,據Mercury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
1.《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扣額、課稅級距等,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次調整累計上漲3%以上,按上漲程度調整。而截至今年10月,累計CPI漲幅較上次調整已達5.5%,換句話說,財政部將調高2024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和課稅級距,以此計算,免稅額將提高5千元至9.7萬元
國際大廠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昨指出,PC(個人電腦)庫存已到健康水位,他並看好AI PC(搭載AI處理器或具備AI運算功能的PC)未來成長性,預期AI將是PC產業重要轉捩點,可望為PC注入更多年的創新應用與進化,英特爾預計在二年內出貨超過1億台AI PC。
美國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 )今(7)日舉行「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下午與媒體訪談,指出PC供應鏈庫存水準已非常健康,英特爾連續兩季營收超過預期就可看出,他預期人工智慧(AI)功能的 PC將驅動更多新
英特爾(Intel )今(7)日在台北舉行「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這是亞太暨日本區唯一的實體Intel Innovation活動,由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專題演講揭開序幕,他在會中勾勒AI將無所不在的未來願景,並信心十足表示,英
英特爾(Intel)今在台北盛大舉辦「Intel Innovation Taipei2023科技論壇」,電子業大咖相繼出席,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在專題演講前,先到會場跟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宏碁電腦董事長陳俊聖、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等客戶一一打招呼,並熱烈擁抱,場面熱絡。
英特爾(Intel)預計於11月7日在台灣舉辦「Intel Innovation Taipei2023科技論壇」,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將親自來台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前瞻技術發展方向,這是他接任執行長後第五度來台,也是今年二度來台,顯見臺灣供應鏈對英特爾重要性;不過,季辛格也是最愛
受美股影響,加上半導體市況復甦不如預期,英特爾示警資料中心晶片去化庫存的速度較預期走緩,衝擊晶圓代工龍頭股台積電(2330)今股價開低走低,以530元、下跌5元開出,盤中最低觸及527元,失守530元關卡,市值為13.66兆元,4天內市值縮水約8千億元。
英特爾示警,資料中心晶片去化庫存的速度較預期走緩,該公司預期第3季、第4季將是庫存消化階段;此衝擊英特爾股價重挫,20日收盤跌4.54%,為當日跌幅最大個股。英特爾年度的Intel Innovation創新日於美國時間19日登場,雖秀出諸多技術與產品,但英特爾財務長David Zinsner也向分析
第三屆英特爾創新日(Intel Innovation)登場,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除了看好AI(人工智慧)將持續驅動「矽經濟(Siliconomy)」成長外,也宣布推出業界首款用於下一代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計畫在二○二六至二○三○年量產,引起矚目;但國內業界認為,英特爾的宣
英特爾因應強大的運算需求,宣布推出業界首款用於下一代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計劃在2026至2030年量產,引起業界矚目;全球經英特爾認證過的載板廠有4家廠商,包括日本揖斐電(Ibiden)、新光電工(Shinko)、 台灣的欣興(3037)、奧地利的奧特斯(AT&S),儘管業界認為英特爾宣示玻璃基板看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於今(20)日凌晨舉行的第3屆英特爾創新日(Intel Innovation)演講指出,英特爾將實現AI人工智慧無所不在的技術,促使AI在客戶端、終端、網路及雲端等各式工作負載上普及化。他表示,AI將持續驅動「矽經濟(Siliconomy)」成長,晶片
三星5奈米良率不佳 高通改投台積電台積電(2330)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擁現階段最先進的製程技術,三星、英特爾在後追趕,除持續擴產、衝刺先進製程技術外,也積極透過併購、與競爭同業合作、搶設備等各種策略,追趕台積電。晶圓代工主要有三大支柱:製造技術(process technology)、客戶結構(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針對晶圓代工服務昨日指出,為迎接系統晶圓代工的時代,該公司未來將整合晶圓製造、先進封裝、軟體、開放式小晶片架構等4個領域,並首度找台積電(2330)、三星兩家大廠錄影共挺小晶片互連產業聯盟(UCIe)。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積極重返晶圓代工領域,並藉由Intel Innovation對外揭示先進製程進展。但半導體通路商崇越(5434)集團董事長郭智輝不看好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更認為英特爾不是台積電(2330)的競爭對手,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居領先地位,未來10年可望持續領先。
處理器龍頭廠英特爾的Intel Innovation登場,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在會中指出,「摩爾定律不會死,而且活得很好」,他預期摩爾定律至少在未來的10年依然有效,將持續扮演摩爾定律的忠實管家 (Stewards of Moore's Law),挖掘元素週期表的無限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第2屆Intel Innovation活動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盛大展開,英特爾除了發表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電腦處理器系列,也展示一系列軟體、硬體與服務,提供新一代的創新,最特別的是,今年還找台積電資深業務開發副總經理張曉強助陣,以表達對今年剛成立的UCIe聯盟的支持,也顯示
管理顧問機構麥肯錫(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最近發表的報告中提醒,隨著疫苗施打愈趨普及,各國陸續解封。疫後經濟成長固然強勁可期,但必須慎防疫後經濟的「不均衡復甦」。為避免在疫後復甦潮成為被淘汰者,各國均啟動數位轉型計畫,積極打造數位社會,布局下世代競爭力。
美中間針對中國短影片APP「TikTok」的爭議,目前暫時以美中合資設立「TikTok全球」(TikTok Global)、美國民眾個資交由美企管理做結,而儘管TikTok爭議起於資安疑慮,但美國科技媒體指出,TikTok爭議還關乎美中間的科技技術消長,以前中國還是出口有爆炸嫌疑手機電池的國家,但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