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易發現,往往讓許多人忽略。一些看似平常不過的婦科症狀,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警訊!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醒,月經不規律、多毛與上半身肥胖,甚至是反覆陰道或泌尿道感染,可能與血糖升高、胰島素阻抗有關,別忽略這些徵兆,應定期檢測、調整飲食和運動,預防糖尿病的發
羅碧/核稿編輯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失的情況,特別是在婦女中更為常見,不僅是生理問題,也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王孫斌婦產科診所醫師於臉書發文指出,尿失禁分為急迫性、應力性、混合性、滿溢型、完全性5種,但是可以透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飲水和排尿習慣,以及強化骨盆底肌肉等3方面預防。
葉立斌/核稿編輯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讓情緒起伏、睡眠品質下降之外,還可能引發頻尿問題;對此,維尚泌尿科醫師白彞維說明,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導致神經信號傳遞失衡、膀胱逼尿肌過度活躍、儲尿與排尿反射失調,治療則首重調整生活作息,確保每天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調節神經功能,讓生活回復自然節奏。
羅碧/核稿編輯糖尿病是由高血糖引發的疾病,若未能及時控制,長期的血糖過高可能會導致心臟病、中風與腎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指出,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若空腹血糖超過126 mg/dL,或糖化血色素超過6
羅碧/核稿編輯無處不在的塑化劑、空氣污染、塑膠微波加熱食品或熱飲紙杯中的塑膠微粒,加上現代人飲食精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都會影響身體的排毒能力,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專頁「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分享幫身體坐大掃除的方法:豐富高纖、避開環境毒素、喝足水分、減少精緻糖與加工品、補充抗發炎食物、吃幫助肝臟的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單邊手腳受傷,暫時不能運動,試著鍛鍊健康的另一邊,幫助肌力恢復!復健科醫師王思恒解釋,這是「交叉訓練效應(Cross-Education)」的科學現象。適合單側肢體受傷患者復健,加速肌力復原。實務應用上,建議十字韌帶、肩膀術後初期,即可開始訓練健康側,採取離心或混和動態訓練方式如負重
羅碧/核稿編輯瘦瘦乾乾、骨瘦如柴的年輕人,怎麼吃也吃不胖,是因為他們都很自制、吃很少嗎?中醫師邵禹豪表示,臨床上碰到偶爾會遇到的情況是火氣太大,對他們來說,想要健康地增重非常困難,因此真正要增重,第一步得先降火。邵禹豪在臉書專頁「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發文說明,中醫說「瘦人多火」,講的就是這類陰虛
羅碧/核稿編輯不少人在飯後會覺得胃悶悶、鼓鼓的,像塞了一顆氣球,覺得坐立難安,而這就是胃脹氣作祟!營養師高敏敏和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鄭丁靚特別針對如何預防胃脹氣整理了「5不3要」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少吃甜食、炸物及產氣食物(例如:豆類、花椰菜、洋蔥、蘿蔔、地瓜等),而奇異果、木瓜、鳳梨中的酵素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喜愛生魚片、握壽司等生食,品嚐海鮮原味。然而,看似美味的新鮮海鮮中,可能潛藏一種「隱形殺手」—海獸胃線蟲。這些寄生蟲難以肉眼察覺,若不小心食用,可能引發嚴重的腸胃不適症狀。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廚師,也需要依賴專業處理手段來降低感染風險。就讓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來說明及如何預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對夫妻檔近期回診,血鉀值飆到5.8跟5.7mEq/L(正常值3.5至5.0mEq/L),一問之下得知,原來兩位為了解決排便不順,所以1天吃了3到4根香蕉來通便。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提醒,當鉀離子過高(>5.5mEq/L),要小心肌肉無力、手腳麻木;心律不整、心跳驟停
相關新聞請見今年奪2命!台大醫示警:腸病毒「伊科11型」恐大流行葉立斌/核稿編輯衛福部疾管署週二(25日)公布今年第2例腸病毒死亡,為北部未滿1個月男嬰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兒科專科醫師葉秋盈指出,伊科11型腸病毒主要影響3個月以下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應警覺症狀如發燒、喝奶變少、嗜睡或反應遲鈍、呼吸
台南奇美醫院推動癌症病人生育保存服務,31歲陳姓女子在罹患乳癌後,於化療前成功凍存22顆卵子,五年後順利產下一名男嬰。團隊以此案例製作影片《守護育齡癌友的生育權》,獲「護理的力量 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銀獎及社群媒體影響力獎,展現台灣醫護的軟實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兒童皮膚科門診最大宗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孩子除了手不夠抓外,指甲與寢具也經常血跡斑斑,這時家長們心急「有類固醇的藥不好,不能一直用」、「怕有類固醇,沒給孩子擦藥,什麼異位性皮膚炎的乳液都買過,但還是很癢很嚴重」,甚至懷疑「擦了藥就好,可是停用又發作,這樣是不是類固醇反彈」?
葉立斌/核稿編輯傳言「女性小腹微凸是為了保護子宮」是真的嗎?禾馨婦產科醫師烏恩慈直言「不是」,子宮其實是身體裡數一數二強壯的器官,並不需要被保護。女性先天脂肪較多主要是負責維持荷爾蒙穩定、卵巢正常運作。如果為了追求極低體脂,恐導致月經沒來、雌激素降低,加快骨質疏鬆。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華航董座謝世謙心肌梗塞離世 護心有5招健康網》雨天濕冷健康拉警報! 醫示警4大冬雨危機葉立斌/核稿編輯你一定發現戶外變涼了!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8)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北部與宜蘭氣溫顯著下降,且愈晚愈涼。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8)日鋒面通過,東北季風接著增強,北部及宜蘭氣
葉立斌/核稿編輯芹菜葉子味道苦澀,多數人只會選擇葉柄入菜,品嘗甜脆口感;對此,農糧署表示,芹菜葉富含葉酸及維生素,可透過不同料理方式,作為配料入湯、煎蛋、涼拌都適合,營養美味全兼顧!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台灣芹菜品種眾多,外型口感也略有差異,常見有白梗芹菜、青梗芹菜、西
相關新聞請見居家舒緩嬰兒鼻塞要小心!熱水蒸氣意外燙傷滿月嬰葉立斌/核稿編輯嬰幼兒感冒時經常鼻塞,然醫師提醒不要貿然嘗試網路上提供的偏方,以免造成危害。日前新竹臺大分院收治一名剛滿月的嬰兒,下巴、脖子、肩膀多處燙傷,而須住院。然原因只是家長想嘗試用水蒸氣舒緩孩子的鼻塞。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或許還記得歌神張學友曾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小兒科醫師羅士軒說明,RSV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病程初期有發燒、鼻塞與咳嗽等症狀,嚴重會引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羅士軒特別強調,RSV感染後的高住院率,是令不少人憂心的,「所以價格不菲的抗體一出來就被搶光。」
葉立斌/核稿編輯究竟少量多餐、多量少餐哪個更健康?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引述國外研究比較1天吃2餐、6餐區別,發現2者在腰圍、糖化血色素、肝臟脂肪等數值皆有下降,但2餐效果更佳;較特別的是,與血糖波動有關的升糖素上,每天2餐可讓濃度下降,6餐反倒上升,顯示出減少餐次可能適合2型糖尿病、一般人。不過他
葉立斌/核稿編輯《黃帝內經》中提及:「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可知春天養肝正是時候。澄觀中醫診所中醫師吳宛玟在臉書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公益」發文表示,春季對應於人體屬肝,肝屬木,是人體肝氣最旺之時,也是調養好時機。飲食上建議多食蔬果少辛辣,推薦菊花枸杞茶、玫瑰花茶、桂枝薑棗茶等3款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