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常常跑廁所,擔心自己有頻尿問題?對此,顧芳瑜泌尿科診所院長顧芳瑜表示,正常情況下,1天應排尿8次,受到飲水量多寡影響,有時喝多,有時喝少,因此約12次以內都算是正常範圍,若超過以上範圍就可能有頻尿問題,建議就醫治療。顧芳瑜在臉書粉專「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發影片分享,診間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提到喉結,很多人會覺得是男性青春期的象徵,但其實女性也有!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解釋,每個人都有喉結,只是因為女性睪固酮遠低於男性、頸部脂肪較多,所以較不明顯。此外,女性喉結明顯的話,不一定是健康出問題的徵兆,但若是伴隨聲音沙啞、月經不規律、體毛增多、頸部腫痛等症狀,很可能是內
沈莉馨/核稿編輯肌少症好發年長族群,不僅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發生跌倒意外。好食課營養師Christina楊婷貽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指出,肌少症常有握力下降、重物提不動、容易軟腳甚至反覆跌倒等症狀。預防上除了運動,還可提高蛋白質攝取,如肉類、雞蛋、豆製品等;以及補充維生素D,可透過日曬或日曬過的香
沈莉馨/核稿編輯心臟病人最怕服用抗凝血劑,擔心會出現「大片瘀青」?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說明,這些藥是為了讓血液裡面的血球與血球之間比較通暢,讓血液比較不會凝結,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當表皮的血管不小心摩擦,或有小開口,血液跑出去後容易造成小瘀青。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已高齡93歲,身體依舊硬朗,他以「木瓜養胃」聞名,夫人張淑芬曾透露,張忠謀每天早上必吃1片木瓜;究竟木瓜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木瓜不只好吃,還可幫助抗發炎、養好菌,進而幫助抗癌,建議每天來顆木瓜,護健康。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有過心情不好就大吃,打亂減肥計畫的經驗?營養師鄭玲君分享,這很可能是身體營養失調的現象,可以透過攝取燕麥、含B群的全穀類或肉類、含鎂的核桃等食物來改善,幫助穩定神經、維持好心情,不再暴食。鄭玲君在臉書專頁「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發影片分享,心情不好有時候不見
沈莉馨/核稿編輯開心乾一杯,難過也想乾一杯?把酒精當成生活的調味料 ,小心不只傷肝,還會危害全身器官!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發文彙整飲酒10大危害,像是傷害腦神經、肝臟、關節、眼睛、口腔、甚至引發癌症等,最好少喝甚至不碰。如果真的喝了酒,酒後可以食用薑黃、高劑量B群、牛樟芝,加速酒精代謝,減輕肝臟負擔與
沈莉馨/核稿編輯泌尿道問題是許多人關心的健康議題,民權精睿泌尿科診所院長朱信誠指出,養護泌尿道要避開5類飲食,如吃太辣會增加尿道發炎風險,吃太甜或太鹹容易感染、結石,尤其愛喝可樂、汽水等含糖量高的碳酸飲料,還可能幫助細菌生長。朱信誠在臉書專頁「冷靜看診 溫柔守護 泌尿科 朱信誠醫師|台北中山 男性學
黃宜靜/核稿編輯鈣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能維持人體骨骼健康。但您是否還停留在「補鈣就喝牛奶」的觀念呢?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表示,除了乳製品,還有很多天然食物富含鈣質,像是黑芝麻等堅果類、豆腐豆干等豆類、海鮮類的小魚乾以及芥蘭、莧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鈣且吸收效果佳。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經常洗臉,卻仍苦於泛紅、出油。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許多人早晚勤奮洗臉,但卻越洗越糟。其實,一些常見的洗臉動作,正在默默破壞你的肌膚屏障!因此分享6大洗臉地雷,快看看你踩中哪些地雷?
黃宜靜/核稿編輯不少民眾常直接以茶、果汁等飲品服藥,或是吃完食物沒多久,就馬上吃藥,小心這些行為不僅影響藥效,還可能增加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風險。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專頁發影片提醒,5藥物與食物別一起吃,包括:葡萄柚+降血壓藥、牛奶+抗生素、綠茶+抗凝血藥、納豆+降血脂藥、酒精+止痛藥。許多人習慣早餐喝
黃宜靜/核稿編輯「在義大利,大家都說,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究竟吃番茄有哪些好處?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表示,番茄中的茄紅素確實能幫助維持健康,像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健康、維護皮膚年輕、護眼、保護攝護腺、促進消化。
3月17日是「國醫節」,總統賴清德今(16日)出席「第95屆國醫節慶祝大會暨第17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式」時表示,他常自問有別於之前的總統,可以給予台灣什麼額外的貢獻?答案就是「健康」,並提到中醫藥在預防醫學、慢性疾病管理及長照領域都發揮關鍵影響,未來也可利用政府在各地建置的超級電腦進一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吃魚時,會只吃身體,避開頭部;對此,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發文直言這樣太可惜!因為魚頭美味而且是營養寶庫,有護腦、顧眼、保護骨骼、維持皮膚健康多項好處。建議搭配膳食纖維幫助腸道健康、抗氧化食物保護Omega-3不被氧化、維生素C幫助合成膠原蛋白、維生素D食物則有助鈣質吸收。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一般被認為是養肝好時節。不過好食課營養師Lexie張宜臻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指出,肝臟全年無休默默打拚,保養不是只有春天才要做的事情,並特別整理9大護肝食物,包含鮭魚、十字花科蔬菜、堅果、莓果、葡萄、葡萄柚、番茄、綠茶、薑黃;以及4種傷肝地雷,高鹽食物、酒精飲品、高脂飲食、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死亡人數有71%死因為慢性疾病,總人數高達4100萬人。營養師李婉萍表示,代謝症候群表示中鏢危險因子群,與一般健康民眾相比,患糖尿病機率6倍、高血壓4倍、高脂血症3倍、心臟病及腦中風2倍。若發現自己有代謝症候群,應遵循「高纖好油低鹽低糖」飲食原則,像是將主食
葉立斌/核稿編輯渾身不對勁,去檢查卻又沒問題,有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易出現心悸、焦慮、緊張等問題,營養師高敏敏與藥師凱鈞在臉書指出,想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控制情緒可以補充鈣、鎂、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色胺酸、維生素D。控制情緒營養素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腸胃不好想喝咖啡? 醫教5撇步聰明「無腹擔」健康網》咖啡、全麥麵包上榜! 營養師:7飲食、藥物別混吃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總愛在上午喝杯咖啡,開啟美好的一天。但也有更多人因為喝了過多咖啡,甚或喝錯時間,在晚上難以入眠。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說明,最佳的咖啡飲用時間在上午9時到1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