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根據2024年肝膽腸胃期刊研究統計指出,成年人中每10位就有一位有大便失禁的問題,高齡族群甚至每4人就有1人會大便失禁!醫師陳威佑指出,大便失禁常見曾生育婦女、失智症、痔瘡患者,如果是骨盆底肌受損,建議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神經支配括約肌能力下降,可透過薦神經調節技術治療;痔瘡導致,則
沈莉馨/核稿編輯骨質疏鬆是健康沉默殺手,稍有不慎恐跌倒害骨折!醫師曾家承表示,骨質疏鬆容易增加骨折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引述國外研究點名2族群應接受骨鬆篩檢,包括:65歲以上女性、40-65歲停經女性且至少有1項危險因子者,如體重輕、髖骨骨折家族史、抽菸或飲酒過量等,應接受骨鬆篩檢,以預防骨折。
沈莉馨/核稿編輯得了糖尿病後,就得終身服藥?對此,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解答,其實不管是血壓、血脂、血糖值,很多時候,尤其是剛發生時,是可逆轉的,也會隨著動態而改變,最重要的是規律回診追蹤、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好好控制血糖,護健康。
沈莉馨/核稿編輯全球約有16.4%到25.0%的人有睡眠問題,失眠已成為現代慢性流行病。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分享21種「藥食同源」植物,兼具營養及藥用價值,有助改善失眠,除了常見的酸棗仁,如人參、靈芝、蓮子、肉桂、百合、紫蘇、杏仁、薑黃等都上榜。不過每個人體質與症狀不同,若失眠情形嚴重,建議仍要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12日)為農曆年節最後一天的元宵節,在台灣有北部滾元宵、南部吃湯圓的習俗,不過台南新樓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婷翊在臉書專頁「腰子安娜/王婷翊醫師」提醒腎友,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都是高糖、高碳水的食物,要記得掌握份量,吃個儀式感就好。
沈莉馨/核稿編輯本週五(14日)就是情人節,許多情侶正在為約會餐廳煩惱。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分享,若想兼顧儀式感與健康,西餐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牛排、干貝、沙拉等原型食物,不僅美味,還能提供豐富營養。然而,想要享受美食又不擔心熱量超標,選擇搭配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她提醒,沙拉少醬料、前菜選清蒸或烤製、湯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2)日是元宵節,除了享受燈光璀璨的夜晚,感受節日氣氛,也少不了吃湯圓、元宵來應景,不過有傳聞說「吃糯米會傷筋骨」是真的嗎?骨科醫師吳孟晃澄清,此說法目前缺乏相關研究佐證,基本上無論中醫、西醫都不認為吃糯米會傷筋骨,愛吃糯米製品的民眾大可放心,注意不過量即可。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也會逐漸退化,而「口腔衰弱」是老化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之一。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葉昭孝指出,口腔衰弱可能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有6項指標可以幫助判斷,包含咀嚼能力是否下降、咬合力是否下降、舌壓是否降低、唾液腺分泌是否減少、吞嚥功能是否下降、是否有良好
元宵佳節雨紛紛,打亂澎湖元宵西乞龜行程,鋒面過境雷雨苞籠罩全澎,溫度也明顯下降,雖然氣候如此惡劣,但緊急後送搶命刻不容緩,今(12)日元宵節,澎湖縣駐地醫療直升機凌天航空,執行三總澎湖分院轉往高雄長庚的緊急醫療後送任務,一路上受氣候因素影響氣流不穩定,但直升機仍使命必達,將腦出血長者送往台灣搶救。
相關新聞請見大S驟逝效應 年後就診暴增1倍 醫揭民眾寧坐頭艙返台就醫健康網》大S事件讚台灣醫療好棒? 醫嘆:壓榨醫護人力換來的葉立斌/核稿編輯日前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遊時,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過世。若在日本生病需就醫時,該怎麼做?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過文章提醒,若需要就醫可透過日本政府觀光局與免費
相關新聞請見病毒、寒冷「塞爆急診」 醫事司:今年春節特別嚴重全台大醫院急診塞爆!百人等住院呼吸器用光葉立斌/核稿編輯急診室瀕臨崩壞,病患須躺在地上做CPR!有醫師說明急診室從春節期間爆滿至今,呼吸器與急診病床短缺,只能躺在擔架上。急診科醫師在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發文提到,從上午10點開始,醫院不停
藝人大S不幸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掀起國人搶打流感疫苗熱潮,行政院緊急同意衛福部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招標結果出爐,最後由台灣東洋藥品以1270萬5000元得標。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預定2月14日辦理疫苗驗收作業,17日配送至各衛生局,再於20日開放接種。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長輩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聲音不再如年輕時響亮,甚至說話音量變小、聲音沙啞。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其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聲帶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但透過適當的保養與習慣調整,仍可延緩聲帶老化。他提供
葉立斌/核稿編輯「醫生,我吃這個藥物會不會以後越吃越沒效,開始有抗藥性?」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伯爵指出,這樣說法是錯的,因為耐受性與抗藥性兩者不一樣,當人體對藥物反應變差通常都是「耐受性」,而病菌、病毒、或是腫瘤細胞對於藥物反應變差則是指「抗藥性」。
葉立斌/核稿編輯流感流行季節,如何減少辦公室內流感傳播?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流感防控不只是個人責任,更需要企業與團隊的共同努力,透過加強清潔消毒、提升空氣流通、落實口罩配戴、手部衛生等個人防護、調整分流上班制度及辦公桌面防疫屏障、推動疫苗接種、症狀監測,甚至是當有人確診時,應有應變機制,有
今(12日)是元宵節,但一顆元宵或湯圓熱量不低,且糯米製品升糖指數較高,恐引起血糖波動,對此,營養師李立慈建議,食用元宵或湯圓可掌握「鹹早慢走」的原則,包含鹹食優先、早點吃、慢慢吃、吃完走動助消化,且最好正餐後再吃,原本吃下肚的蛋白質、蔬菜有助平穩血糖。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魚大肉吃不停肥了一圈,因而開始執行減肥計畫,但卻發現初期體重下滑明顯,後期減重速度卻開始慢下來?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控制飲食助減重,但長期下來會讓身體以為熱量不夠,轉為以儲存為主,讓卡路里消耗速度變慢,累積脂肪,因此建議可透過「欺騙餐」提高熱量攝取,促進新陳代謝,減重更順利!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2)日正逢元宵節,想必家家戶戶皆會準備元宵享用吧!但您知道元宵與湯圓的差別嗎?對此,農業部在臉書專頁發文解答,元宵、湯圓2者製法、料理方式及吃的時間皆不相同,其中元宵是透過「滾動」糯米粉製成,可水煮、清蒸、油炸,通常在元宵節食用;至於湯圓則是「用手搓」成,多用水煮料理,通常會在
沈莉馨/核稿編輯養生必備紅棗!許多人喜歡拿來煮湯、燉補品或泡茶,不過糖尿病患者可以碰嗎?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紅棗營養豐富,但乾燥紅棗升糖指數(GI值)偏高,糖友每天應控制在1到2顆;新鮮紅棗則偏低,更適合糖友,每天可以吃3到4顆,並避免單獨食用,搭配高纖、蛋白質食物,能減少血糖影響。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糕象徵步步高升,是過年必備點心之一,醫師張家銘提醒,如果年糕沒吃完放到現在,長出黴斑時可別誤以為是「天然發酵物」,應該立即停止食用。他分享常見於年糕的5種黴菌,其中黃麴黴(Aspergillus flavus)會產生黃麴毒素,強烈致癌而且極度耐熱,無論蒸、炸、烤,毒素依然存在。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