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線廠良維(6290)受惠於市場競爭對手策略重心移轉,旗下消費性電子電源線貢獻大幅提升,除了亞馬遜(AWS)訂單量增,蘋果TV、Mac mini供應水位也進一步勝於以往,法人看好良維營收規模逐月優於去年同期,首季合併毛利率有機會上看3成,全年每股盈餘(EPS)不排除挑戰歷年新高。
頂級家具廠商億-KY(8482)董事長謝智通表示,中國外銷美國家具關稅由25%提高至35%,美國客戶已積極將訂單轉往非中國市場生產,商億柬埔寨廠今年產能將翻倍,並計劃於年中併購柬埔寨戶外家具廠,樂觀看待今明兩年營收將逐年走高。商億-KY為全球最大客製化傢俱外包服務供應商之一,合作對象以美國前10大高
模組廠致伸(4915)事業部總經理暨財務長蕭英怡今日表示,致伸尚處轉型期,去(2024)年雖然全年營收小衰,不過毛利率、獲利都見成長,全年毛利率達17%,每股稅後盈餘(EPS)5.61元,創歷史次高,今年毛利率力拚維持相同水準,首季營運動能也將延續2024年第四季高檔。
高佳菁/核稿編輯華新股價在上週四與五連2日大漲,短短2天股價漲逾17%,週一(17日)股價續衝擊,一度突破30元,來到30.5元,不過,外資卻趁股價上漲之際,大賣華新,一口氣砍出1.33萬張居冠,受到外資大賣衝擊,華新股價開高收低,終場小漲0.17%,28.8元,成交量爆出21.6萬張。
高佳菁/核稿編輯外資週一由賣轉買,一口氣買247.27億元,回補上週五賣超,而銀彈主要集中在電子與金融,其中又以鴻海買超最多,一口氣敲進2.47萬張,受外資大買激勵,股價大漲2.53%,收182.5元,成交量放大到4.69萬張。外資買超前10大個股,依序為鴻海(2317)2萬4705張、凱基金(28
高佳菁/核稿編輯三大法人週一(17日)買超328.09億元,而投信也由賣轉買46.27億元,雖然投信大買,但遠百卻淪為最大提款機,不僅週一大砍2496張,累計從去年12月12日起至今一路賣,已連賣40天,受投信一路殺出,今股價大跌1.71%,收22.95元,成交量為8307張。
高佳菁/核稿編輯在三大法人買超328.09億元下,週一(17日)台股大漲352點,站上23500點,而投信則大買中信金,一口氣大買逾萬張買超第1大,外資買超更積極,買進1萬661張,受內外資同步買超激勵,中信金股價開高走高,終場大漲1.75%,收40.65元,站上所有均線,成交量放大到3.39萬張。
元大台灣50(0050)分割案來了,根據元大投信官網公告,預計於4月2日至4月21日進行電子投票,以及受益人會議表決票回郵投票,決議是否進行分割,投資人可擇一參與,持有1股也能投票。0050目前一張市價近20萬元,為使交易價格回歸市場習慣的交易區間,元大投信決議將0050進行分割,觀察0050今日收
高佳菁/核稿編輯美股4大指數上週五漲跌互見,不過,台積電ADR逆揚逾1%,週一台股在台積電、世芯-KY、創意、聯發科電子股開盤上漲,指數開盤漲105.56點,以23258.17點開出,在高價股領電子股反攻,傳產與金融亦同步走揚下,指數開高走高,隨著台積電買盤進場點火,股價一路走高,盤中漲25元,觸及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AI新創公司「xAI」的新一代聊天機器人「Grok 3」即將發布,帶動台股機器人族群股價上揚,AI視覺系統供應商所羅門(2359)截至中午12時12分暫報155.5元,漲幅7.24%,成交量1萬0164張。
光學大廠亞光(3019)車載鏡頭領域切入特斯拉供應鏈、也佈局機器人商機,近期在多領域商機帶動下,股價持續向上,不過當沖也持續火熱,上週五(14日)當沖成交量又近2萬張。今日亞光股價同樣爆量上漲、一度漲近7%,近11時15分,亞光股價上漲7元或3.59%,暫報202元,成交量達2.9萬張。
光學元件廠揚明光(3504)上週五(14)在法說會時透露,佈局矽光子、機器視覺、AR(擴增實境)眼鏡商機,可望陸續貢獻,因切入多項熱門商機,今日股價跳空開高,一度衝上漲停價72.4元,近10時40分,揚明光上漲5元或7.59%,暫報70.9元,成交量逾6500張。
汽車傳動系統廠和大(1536)被外資大摩選入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股價連4漲,今日截至10點35分,股價暫報77.3元,漲幅逾7%,成交量逾4.6萬張。和大和盟立(2464)共同投資的盟英,跨入AI機器人諧波減速機,可望順勢成為特斯拉機器人的供應商之一;而和大原獨家供應特斯拉電動卡車的傳動
相關新聞:環狀線災損中工質疑新北市府不公 侯友宜:依報告求償不退讓針對0403花蓮強震造成中華工程施作的環狀線CF650工程所在橋梁災損真相,承包業者中華工程指出,新北市政府並未說出真相,尤其地震當天中原站的地震偵測站處於關閉狀態,導致無法偵測地震強度,實屬人為疏失。
ASIC(特殊應用晶片)暨矽智財(IP)廠創意(3443)今年營運轉強,公司更預告接獲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專案,年底發酵,帶動明年營運可望明顯成長,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指出,創意除了拿下Google與微軟兩大客戶,也有機會拿下Meta的AI訂單,目標價從1600元升至1680元。
受到AI效應持續發酵,被動元件電感大廠三集瑞-KY(6862)指出,針對AI伺服器、備用電力系統等,至少有5-7項新品開發項目,包含TLVR電感產品預計2月起小量出貨,看好2025年營運持續走高,今日三集瑞-KY股價開高走高,截至9:25分為止,股價大漲8.5元、暫報169元、漲幅超過5%,成交量來
高佳菁/核稿編輯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2330)步步進逼。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看法,認為川普公開喊話是為談判佈局,需看懂弦外之音,並認為談判關鍵應聚焦川普的目標和台積電的底限。
歐祥義/核稿編輯自由時報電子報新推出《財富自由》頻道,提供最全面的證券財經新聞,精選【每日最看好股】,讓您避雷投資理財更輕鬆!
陳麗珠/核稿編輯AI晶片霸主輝達市值已來到3.4兆美元(約台幣111兆),美媒指出,輝達GPU高級副總裁艾爾本(Jonah Alben)是主要功臣之一,在美國擴大管制輸中晶片之下,他協助輝達為中國市場設計降規版晶片,輝達前資深科學家Leo Tam 稱讚,艾爾本對輝達的重要性不亞於黃仁勳。
台股近期呈現震盪走勢,顯示出投資人對市場整體方向不確定性的提升,儘管需面對川普政府所提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台灣景氣依然持續維持在溫和擴張階段,且隨著AI應用朝邊緣端發展,台股受惠產業範圍擴大及成長動能依舊存在。如何在波動加劇的2025年進行布局﹖可善加利用權證,透過選擇適當標的、分析產業行情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