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雄90大展——一位抽象畫家與他的收藏」展覽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4月26日將在展場快閃演奏,向抽象畫大師致敬。高美館代館長林羿妏表示,陳正雄於1999、2001年連續兩屆榮獲「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終身藝術成就獎」及「羅倫佐國際金質獎章」,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芝加哥藝術博覽會(EXPO CHICAGO)是美國中西部最具指標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預計本週登場。在文化部支持下,駐紐約辦事處台北文化中心、鳳甲美術館及芝加哥藝博會主辦單位3方合作,將於4月24日至27日在藝博會主展場設置台灣錄像作品主題館,名為「台灣錄像播映選—交織的時間軸」。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客家委員會客發中心合作,將於5月起推出「乙未之役」系列活動,透過專家學者第一手史料導讀、結合VR沉浸式體驗以及走讀活動等,帶領民眾認識130年前的「乙未之役」,其背後錯綜複雜的歷史脈絡與人物故事,以及當時台灣人所展現的強韌生命力,同時思索戰爭記憶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根據馬來西亞觀光局資料,2024年到馬來西亞的台灣遊客超過42萬人,馬來西亞成為台灣旅客第10大熱門海外旅遊目的地。為了讓更多台灣遊客知道馬來西亞的旅遊魅力,馬來西亞觀光局台北辦事處在4月22至25日,於台北、台中、高雄舉辦「超限感動 馬來西亞推介會」,由馬來西亞觀光局副主席拿督楊順興,帶領38間當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5月3日至4日舉辦「十三綠時尚——草地拾光×小樹市集」,在自然與文化交織的場域中,結合二手市集、不插電音樂、親子瑜珈的綠色生活嘉年華,此次活動除手拿鏡一份120元,其餘皆免費,從上午11時至下午6時;另,同步推出「十三綠時尚」臉書留言抽獎活動,有機會抽好禮。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6月30日開放免門票參觀,將於4月26日起連續兩個週末舉辦「春日拾音」,結合職人市集、街藝表演、生活市集,邀請歌手黃譽韶、田亞寧、兒童劇團「陸爸爸說演故事劇場」、「萬花筒劇團」演出。活動詳情可至官網(https://www.springycm.com.tw/)或陶博館粉
由周夢蝶詩獎學會主辦的第7屆周夢蝶詩獎決審結果昨(21)日揭曉,由詩人陳育虹、陳義芝與羅智成擔任決審評審,最終選出3件獲獎作品,分別為陳坤琬《鹿和羽毛》、王柄富《春天讓我們想懲罰自己》、周先陌《赤子》,經評審決議,3位不分名次,並列首獎,各得獎金10萬元整。評審團表示,3件作品各具風格,分別展現對內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於4月26至27日推出韓國授權口碑神作《文雄與秀英》,由實力派演員巴鈺與謝孟庭聯手演繹,以倒敘手法從遲暮之年回首2人偕手走過50年人生風雨感人,見證平凡中最不平凡的愛情!《文雄與秀英》自2016年韓國首演以來,曾在韓國最大售票網interpark創下9.9分超高評價感人之作,
由周夢蝶詩獎學會主辦的「第7屆周夢蝶詩獎」今(21)日公布決審結果,最終由3位詩人陳坤琬、王柄富與周先陌獲獎,分別以作品《鹿和羽毛》、《春天讓我們想懲罰自己》與《赤子》脫穎而出,各可獲新台幣10萬元獎金。本屆評審為詩人陳育虹、陳義芝與羅智成,3件獲獎作品風格迥異,皆獲得評審肯定。《鹿和羽毛》以鹿與羽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協辦的2025台北文學季特展「幾個波浪號才對~?」即日起至5月18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聚焦那些日常訊息中不說出口的「言外之意」以及當代訊息文化的真實提問。除了展覽本體,真正吸睛的,是同步推出的講座與電子專書《溝通失敗傷心故事集》,讓一票創作者誠實寫下那些「訊息寫完
「現在不做,以後就來不及了。」當「拒統護台」大會師昨天在凱道熱烈進行時,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臉書引述前輩畫家鄭世璠之子說的這段話,同時表示,「儘管我們極力保護台灣的文化,但有些事情,已非區區文化從業者能夠挽回的。因此,我們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勇敢地站出來,抵制任何心懷不軌的政治人物。唯有守住這塊土地,我
改編自李安電影的音樂劇《囍宴》, 將於8月重返舞台,主辦單位策畫一項邀觀眾共創的活動「囍宴:城市文化季」,自今(20)日起率先起跑,觀眾可以參與線上投稿說出心中的「家」,也有機會獲得演員「為你讀出那句沒說出口的話」。《囍宴》音樂劇由美國百老匯資深創作團隊與台灣團隊聯合開發,以原創音樂與當代舞台語言重
「新北市紀錄片獎」今(19)日選拔出12部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與1部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名額,優選影片可獲得35萬元拍攝基金,版權屬於創作者所有,今年10月預計舉行頒獎典禮,將公布前3名與評審團特別獎。詳情至官網,或臉書「感動,無所不在!」查詢。
文史工作者張鎧臣以府城古地圖為底,融合現代版200餘處地標,創作出2025年版台灣府城池圖《如果我是知縣》,引發熱議。現在他更回應民眾敲碗推出8組文創品。《如果我是知縣》一問世驚豔大眾!張鎧臣以1807年《續修臺灣縣志》內附的城池圖為底,標示出現今城內200餘處地標,包括新光三越、美術館、城隍廟、全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南台灣工藝大展」,今(18)日開展,共集結南部7縣市81位工藝藝術家,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年輕一代文創才秀,也包括原住民族的特有工藝,都是台灣文化驕傲,喜迎70年館慶留下歷史見證。「南台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由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蕭瓊瑞擔任策展人,共展出13種工藝類別、
面對社群演算法主導下的資訊環境,還有誰在思考新聞的「公信力」?由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製作的紀錄片《星星之火4:衝破同溫層》,今(18)日在台北舉辦首映會,延續《星星之火》系列關注新聞與社會結構,此集首次將視角由新聞人轉向閱聽人,直指同溫層現象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公共對話的可能。根據路透社2024數據,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70年慶舉辦「南台灣工藝大展」,今日開幕式,文化部長李遠致詞表示,文化不再是由上而下,而是從民間出發長出感情,相愛尊敬,與「中華文化」大不同,這才是「台灣文化」的驕傲!李遠表示,以前台灣早期戒嚴時代,對於文化的看法是一種社會教育,就是管制人,你應該往哪邊走、你應該怎樣、文化應該怎樣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即將舉辦第6屆新北濕地藝術季,為讓藝術創作更加豐富精采,高灘理處延續去年培力計畫,召募熱愛自然、關注環境與具創作熱情的新生代藝術家加入「環境藝術創作營」,如獲選擔任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創作者,可獲得新台幣2萬5千元創作補助金,4月30日將舉辦線上說明會,民眾可上網報名參加。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與雯翔舞團打造當代舞蹈創作平台「嘉義新舞風」,今年邁入第14年,整合資源轉型與國際連結,除跨嘉義、台北舉辦4場次劇場演出,20日中午12點在嘉縣表藝中心舉辦國際座談會,邀請澳洲、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4名藝術家、策展人與青年座談,激盪創作能量,免費報名參加,詳洽「嘉義新舞風」臉書。
來自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於4月中旬訪台,將於4月19日參與由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主辦的「2025觀察者論壇」,並於訪台期間參與由兩廳院主辦的「TIFA Taiwan Week」各項節目活動。此次交流由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共同合作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