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0)日為春分,然依照古諺「春分落雨到清明」,近日可能會有陰雨天氣,記得攜帶雨具。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春天濕氣較重,容易出現「春睏」,且部分人容易有無力感,建議保持適度運動以及環境乾爽。同時陽氣升發,王大元在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分享春分來了,這個節氣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刻,春分也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0)日是24節氣中的春分,表示季節已交替,氣候將逐漸轉暖、晝夜等長。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發文表示,因春季日夜溫差大、肝氣旺盛,飲食上應以平衡、溫和、助陽為原則,做好疏肝護脾胃7守則,包括:增強陽氣調理脾胃、飲食清淡少油膩、適量補充辛甘物、水果、多吃綠色蔬菜、補充水分、避免生冷寒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香蕉價格高漲,讓不少民眾真「蕉」慮。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臉書專頁「臺北農產」發文指出,香蕉變貴主要與夏秋接連3颱、冬天冷天天數較多有關,因此使得香蕉產量降低,不過,若春季氣候穩定,香蕉產量可望在5-6月後逐漸回升,屆時市場價格有機會趨於平穩。
葉立斌/核稿編輯鈣是維持人體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不論是成長中的孩童想長高,或是高齡長者擔心骨質疏鬆,補鈣往往是第一選擇;但又可能擔心鈣質攝取過多是否有問題、會不會增加結石風險?食藥署於官方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腎結石是因人體內草酸過多,攝取適量鈣質可與草酸結合,有助預防腎結石;但須注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氣候回暖,萬物復甦,但對皮膚過敏的人來說,可能是最痛苦的季節!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在臉書粉專「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表示,皮膚會出現濕疹,是由內因、外因所造成,內因包括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導致體內濕氣無法代謝;外因則是春季氣候不穩定、濕氣重,以及空氣中的花粉、灰塵等
葉立斌/核稿編輯「星星」楊桃酸甜好滋味,又具有豐富營養,廣受大小朋友喜歡!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楊桃富含營養,具降血糖、護心血管健康、抗發炎等好處。不過,由於其中含有高量草酸和神經毒素Caramboxin,因此腎功能不全者不建議食用,一般民眾、糖友則建議適量吃即可,1天至多2份護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早餐除了吃豐富蛋白質、好的碳水、適量水果,您知道攝取綠色蔬菜也很重要嗎?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每天早上吃1碗綠色蔬菜對人體有6大好處,像是可以幫助腸道健康、保護心血管、穩定血糖,甚至是提升專注力與抗發炎能力。早餐吃綠色蔬菜抗發炎、助排毒
葉立斌/核稿編輯形似大腦的核桃,爽脆可口超涮嘴!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在臉書粉專「吳映蓉博士營養天地」發文分享,核桃是個很棒的食物,富含營養,有益於大腦、骨骼健康,且有助於抗氧化,延緩老化等,可謂好處多多!不過,核桃熱量高,吃太多容易胖,建議適量吃,每天1小把(3-5顆),並選擇無調味者,最健康。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到了春天,就會春心蕩漾,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高銘鴻醫師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很多男孩子會好奇第一次,其實有6個觀念需要先知道:性行為不是表演、一定要戴保險套、別怕太快、前戲很重要、了解女生的生理構造、事後清潔與健康檢查同樣重要;有了這些觀念,讓第一次不會手足無
羅碧/核稿編輯坊間流傳「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但北醫骨科部主任吳孟晃澄清,這是錯誤說法,對於有肩頸不適、過去曾經受傷,甚至有頸椎病的人,一個合適的枕頭,有助於緩解不適,提升睡眠品質。選擇上,建議側睡者或可挑選較高枕頭、仰睡朋友則反之。如果經常落枕,換了許多枕頭仍然睡不好,則有可能是頸椎問題,建議及早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對脊椎手術心存恐懼,甚至有人說「做了脊椎手術可能會全身癱瘓」,導致該就醫卻選擇拖延,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脊椎滑脫、脊柱側彎、壓迫性骨折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症狀惡化,甚至永久性神經損傷。
羅碧/核稿編輯社群網站上隨便一點,都是漂亮的網紅網美,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產生容貌焦慮,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分享,心理學研究發現,整型還可能使容貌焦慮變得更嚴重,因此認識自己的獨特美感、限制社群媒體的影響、發展內在價值感、心理支持與自我對話,才能真正改善容貌焦慮。
羅碧/核稿編輯當出現聲音沙啞、喉嚨不適、說話吃力等症狀時,不少人的第1個反應可能是「過度用嗓」,但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提醒,如果聲音沙啞或喉嚨不適持續超過2週,且未見改善,就要考慮其他可能性,包含甲狀腺相關疾病。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
羅碧/核稿編輯14歲女學生因噁心、嘔吐伴持續性腹部絞痛到急診,主訴有壓力時會「拔幾根頭髮放在嘴裡嚼,嚼著嚼著就將頭髮都吞進肚裡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聽到這個病史後,隨即安排檢驗、腹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確診為「長髮公主症候群」,後經外科手術,取出毛髮胃石。
羅碧/核稿編輯晚上輾轉難眠,隔天超疲憊還熬出熊貓眼?中醫師黃小茹於臉書發文指出,中醫認為睡不好覺往往是因為身體的「陰陽」失衡或者氣血不足。比如,陰虛火旺會讓你晚上心慌、焦慮,睡覺困難;而氣血不足則可能讓你整天疲勞、睡不安穩。透過中藥如酸棗仁有助安神、或按摩神門、太衝穴穩定情緒,平常食用百合、蓮子等食
羅碧/核稿編輯提到胃食道逆流,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飲食引起的,但其實姿勢不良也會影響!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引述日本研究指出,脊椎側彎尤其是「左側彎」者,因賁門橫膈膜肌肉附著於胸椎和腰椎連接處上,當脊椎骨往「左側彎」時會壓縮腹部空間,容易造成胃逆,當側彎角度越大,逆流越嚴重,最高多11倍,因
民眾愛美求身材好看,會健身練肌肉,甚至運動後趕緊補充蛋白質,希望達到最佳增肌效果。然而,光靠狂嗑蛋白質未必有用,專家提醒,關鍵在於「吃對」比「吃多」更重要,搭配適當的醣類才能真正發揮運動後的修復與增肌作用。彰化縣衛生局指出,有研究報告指出,運動後補充的醣類與蛋白質應維持3至4:1 的黃金比例,才能有
葉立斌/核稿編輯準備進入涼爽的跑步季,許多路跑活動和親子馬拉松也即將開跑,你和孩子都準備好了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上發文分享 「親子跑步健康秘訣」,包含循序漸進的訓練量、熱身與收操、給孩子挑雙好跑鞋、跑步搭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去以《小李飛刀》、《大俠沈勝衣》、《少年張三豐》等影劇聞名的資深演員張振寰,在14日驚傳在家中過世,享壽65歲。據報導,張振寰曾與資深藝人鮑正芳結婚,卻因家暴而結束婚姻,其後張振寰便長時間獨居,並且在生前飽受痛風所苦。在當日被發現前,已死亡一段時間,一代大俠僅能留在當代人心中追憶。
葉立斌/核稿編輯情緒緊張、壓力大腸道就鬧脾氣,令人困擾不已!澄品中醫診所中醫師顏孟章在臉書專頁「澄品中醫診所」發文表示,大腸激躁症與情志失調、肝氣鬱結、脾胃虛弱及飲食不節有關,患者除會腹瀉或便秘,也常出現腹痛、腹脹等狀況。可透過按摩合谷、足三里、天樞、太衝、太白、中脘、關元6穴位,調理肝腸胃脾與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