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危害再度獲得科學證據支持!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了一項研究,根據《Nature Medicine》2025年1月發表的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新增約220萬例第2型糖尿病病例,以及120萬例心血管疾病病例,而這些病例的發生,都可歸因於含糖飲料的攝取;且年輕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因藝人大S流感猝逝,讓全民瘋打流感疫苗,有些人想到「流感疫苗得年年打,而肺炎鏈球菌可以撐比較久」,怎麼不直接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就好?對此,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提醒民眾,流感疫苗是用來降低流感病毒所引起的重症風險;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用來降低肺炎鏈球菌所導致的重症風險,兩者作用機制不同,保護
沈莉馨/核稿編輯減重方法百百款,像是168斷食、72小時斷食都是廣為人知,斷食方面不難「不吃」就好,但之後呢?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指出,斷食能讓身體進入深層生酮與自噬狀態,有清理老化細胞、提升胰島素敏感性等好處,而斷食後的飲食恢復需要特別注意,否則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血糖劇烈波動,甚至影響電解質平衡
沈莉馨/核稿編輯開工好幾天了,春節累積的甜蜜「腹」擔消去了嗎?營養師廖欣儀在臉書專頁「欣儀的營養聊天室」發影片分享,春節過後每人平均胖1-2公斤,她強調,甩肉不難,首先要有「決心」。她提供5個撇步,像是多吃蔬菜,少吃加工品、禁食炸物甜點、每天運動30分鐘,以及注意進餐順序,主食最後,專心吃飯等,只要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來,許多人關注飲食對於體重與血糖的影響,其中「吃冷飯能增加抗性澱粉,有助於血糖與體重控制」的說法廣為流傳。對此,營養師周亦秀指出,抗性澱粉熱量僅略低一般碳水,影響有限,但可做為腸道好菌的養分,及對餐後血糖影響也較低。不過,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小心得不償失
沈莉馨/核稿編輯新的一年大家都希望自己鴻運當頭,事事如意!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特別分享了火系生肖(虎、馬、狗)適合用的精油,像屬虎的可以選擇雪松,能旺事業;屬馬的可以選擇檸檬,可以招貴人;屬狗的則是可以選擇佛手柑,增添好運氣。吳易儒在臉書專頁「芳療醫師 吳易儒|新竹雷射微整推薦|醫美 芳療 保養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聽聞「躺著休息」,不過對於嚴重咳嗽的人來說,躺下去反而會咳個不停。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分享刊登在《刺胳針》(Lancet)的研究,一名新冠肺炎病人躺著和趴著做的電腦斷層(CT),躺著的CT顯示肺炎在心臟的壓迫下明顯更嚴重;而趴著的CT沒有了心臟的壓迫,兩側肺炎明顯更好,這也是會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患者在接受心導管手術後,仍然感到胸痛,甚至未見明顯改善,這讓他們不禁產生疑問:「手術不是已經完成了嗎?為什麼還會不舒服?」對此,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解釋,心導管手術的主要目標是排除最危險的冠狀動脈狹窄問題,以避免嚴重的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而胸痛的成因複雜,並非所有情況都能透過
沈莉馨/核稿編輯努力減重不只為苗條!好日子診所醫師洪珮華指出,近年研究指出,肥胖與失智症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尤其在中年時期的肥胖,更可能成為晚年失智症的重要危險因子。分享4招幫助體重管理,包含健康飲食如採地中海飲食法、規律運動如快走或慢跑、控制體脂肪比例、管理慢性病如糖尿病。
藥物過敏嚴重恐引發急性休克死亡!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服用藥物後若皮膚出紅疹、口腔潰破、喉嚨感到疼痛、眼睛變紅腫、嘴唇腫脹,或出現發燒情形,就要立刻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接觸藥物種類、使用及發作時間,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南投縣衛生局表示,國內曾有1名39歲男子在服用降尿酸藥物後藥物過敏,引發急性休克死亡
沈莉馨/核稿編輯元宵節(12日)即將到來,吃上一碗熱呼呼的湯圓,節日氛圍滿滿!國民健康署提醒,糖尿病及高血糖風險族群,血糖管理不可忘,並提供5個控糖要訣,定期健檢、妥善監控、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幫助民眾維持身體健康。控糖5要訣 規律運動很重要
沈莉馨/核稿編輯唉唷!冬天開門老是被電到。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這可不是戀愛的感覺,若是常常被靜電電到,小心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代表您可能正面臨身體缺水、乾燥、電解質不平衡、缺氧疲勞等狀況。她表示,每天要喝足夠的水,也可多吃水梨、西瓜、冬瓜等補水食物來緩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藥師,我領的這個藥最近很常缺藥,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可以幫我換藥嗎?」民眾領藥缺藥時,常有這樣的煩惱,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只要藥品劑量、成分、含量相同(三同藥品),就算廠牌不同也有同等療效。若處方箋上無標明不可替代並載明原因,藥師經病人同意可替換成三同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Netflix爆紅韓劇《外傷重症中心》中提到「醫院盈餘排名是,第一名殯儀館、第二名停車場、第三名餐廳」,外傷重症則是「虧錢」;對此,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明,前者不會收不到錢,而後者有可能「收不到錢」。像台灣情況急重症是先治療再向政府(付錢的單位)「申請錢」,事後
羅碧/核稿編輯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症不幸病逝日本,引發各界震驚,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提醒,最近是流感高峰,準媽媽們要提高警覺,除了發燒、肌肉痠痛等一般的流感症狀外,孕婦染流感的特有警訊包括:呼吸急促或困難(因子宮上升壓迫)、胎動減少、持續性嘔吐(可能導致脫水)、發燒超過38度、下腹部不適或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是否曾經感到手指麻木、刺痛,甚至握力下降?小心,這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警訊!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近日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研究指出,糖尿病和肥胖同樣是腕隧道症候群的致病因子,而比起神經電生理檢查,超音波診斷更快速無痛;此外,心理健康與神經壓迫疾病密切相關,更會影響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瘋狂運動、不吃澱粉,小心免疫力不增反減!醫師蕭捷健表示,過度或不足的運動、睡眠、澱粉攝取,甚至曬太陽都可能讓免疫大軍崩潰。強調增強免疫力是「平衡的藝術」,每週運動維持3到5次,每次30到60分鐘中等強度、睡7小時到9小內、而維生素D和碳水化合物攝取,過猶不及都不好。
葉立斌/核稿編輯感染流感時,多數人吃藥休息就能康復,但有的人卻會產生嚴重併發症。該如何趨吉避凶呢?中醫師余雅雯分享得流感時的應對方法,忌勞累過度、泡溫泉、營養不均衡,此時就應該躺平休息,吃好睡好,若想進補增加體力要避免溫熱補藥材,簡單的小米粥及香菇雞湯即可,此外,還要預防共病危機,尤其是三高患者更要
葉立斌/核稿編輯眼針治療後,如何正確養護眼睛,讓療效發揮最佳狀態?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曾柏翰在臉書專頁「翰醫堂中醫診所」分享,眼針後的照護並不複雜,只要掌握5個重點:酸脹感為正常現象、瘀青處理、眼睛適當休息、檢查報告攜帶參考以及特殊用藥告知醫師,就能讓眼睛更快恢復、避免不適,讓治療效果更佳,恢復過程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國際流感也有升溫趨勢,且近日媒體報導重大事件,引發疫苗搶打潮。台東縣衛生局表示,截至今(6)日上午8時,台東縣公費流感疫苗僅剩500餘劑,將分配縣內16鄉鎮市衛生所,因公費疫苗數量有限,用罄為止,建議民眾前往各鄉鎮衛生所接種前,可先打電話詢問避免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