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對於狐臭患者、或是體味較濃的人來說,悶熱夏天實在是一個尷尬的季節。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指出,男女人數狐臭比例其實差不多,有濕耳垢、青春期後、家族遺傳及生活習慣影響,都會讓人「更容易產生狐臭」,其中有狐臭困擾者,超過98%都有濕耳垢。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有工作狂傾向的中年男子,飲食清淡、每日規律運動,卻罹患心血管疾病,甚至上個月還差點在加護病房離世;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直言「你工作很狂,疾病上身也很狂!」長時間工作者,長期休息不足、睡眠不足和生活壓力大,讓壓力荷爾蒙分泌旺盛,增加患病風險,進而使死亡風險增加!更有國外研究顯示
葉立斌/核稿編輯中央氣象署提醒,今(20)日起各地晴朗炎熱,高溫多達32至35度,部分地區上看36度。出門在外,若不小心中暑,能靠刮痧解決?中醫師王大元表示,陽暑,意味著在大太陽下,體溫調節中樞當機,熱氣蓄積體內者,可透過刮痧散熱涼血,散熱效果較好;但若是「陰暑」,也就是吹冷氣、喝冰水等錯誤的降溫方
葉立斌/核稿編輯用酒精塗抹在皮膚上,蕁麻疹就好了?醫師黃士倫分享案例,一個阿嬤提到孫子前陣子蕁麻疹,她用酒精噴一噴、擦一擦,隔天孫子的蕁麻疹就不治而癒。他表示,不治而癒只是剛好而已,不論任何用途,酒精不要拿來噴在孩子的皮膚身上,會酒精中毒,嚴重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或死亡。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成年人飽受胃食道逆流所苦,心灼熱的感覺實在很不好受。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包含喉嚨異物感、咳嗽與聲音沙啞,與典型症狀的「心灼熱」略有不同,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彰。醫師提醒非典型病患需要長時間做藥物與飲食控制。
羅碧/核稿編輯夏天到了,許多人會喜歡玩水消暑,但進行活動之前一定要適當的熱身,板橋原力診所復健科醫師王竣平在粉絲專頁「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分享,四個玩水前熱身的注意事項,包括:全身動態拉伸、增加心率的有氧運動、特別訓練關鍵肌肉群及多喝水。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天出門旅遊、海邊戲水,若沒做好防曬,回家可能會直接「黑一階」,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吳東霖表示,可以多補充滋陰養血、濡潤肌膚的食物,如黑白木耳、芝麻等,富含維生素C食物以及幫助身體代謝食物,少碰加速曬黑的感光食物,如九層塔、菠菜等,以及燥熱食物,如烤炸辣、蔥薑蒜等。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季到來,各種水果爭奇鬥艷,不過對糖尿病患來說,攝食水果卻需要擔心血糖飆升。營養師楊斯涵表示,水果含有豐富植化素、抗氧化物,但糖友因害怕血糖失控,常「避水果之不及」。對此,她分享夏季吃水果秘笈,掌握新鮮水果取代果汁、水果餐後吃、測糖掌握份量、辨識水果4原則,糖友也能健康吃。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期蠻多關於蛋價的議題,但除了價錢外,關於蛋了解多少呢?好食課營養師Anna 李宜樺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分享,關於雞蛋的6大迷思。像是紅殼價格比白殼高,但其實與營養沒有關係;吃生蛋並沒有比較營養,反而會影響維生素B7的吸收;非洗選蛋,除非是立即要食用,不然切勿用清水沖洗等。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不知道,不只小腿會靜脈曲張,其實男性的睪丸也會!醫師戴定恩指出,「精索靜脈曲張」是男性常見疾病之一,除了疼痛不適,由於血液循環不佳,更影響精子品質,造成不孕。容易好發於時常運動、腹腔經常出力、長時間站立、陰囊經常充血的青少年,另,若年齡35歲以上有此困擾,很有可能併發其他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名帥哥因右腳的內側腫起,緊張就醫,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檢查診斷為副舟狀骨症候群,李炎諭表示,副舟狀骨症候群其實不少見,約有1/10的人會有,但不是人人都有症狀,一般來說,女生比較常見,有7成是雙側,常併發脛後肌肌腱疾患與扁平足。
沈莉馨/核稿編輯網路上常出現一些很神奇的秘方,但其實沒有科學論述證實,食藥署在網頁提到,日前出現「米酒蒸地瓜可治閃到腰及僵直性脊椎炎等長期痠痛」,這類訊息沒有根據的偏方,民眾應該小心謹慎,勿輕易相信。食藥署強調,食品不是藥品,不具有治療疾病的效果,應保持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建立正確的營養攝取
沈莉馨/核稿編輯「手腕先是卡卡不舒服,現在還長出腫塊,原本都不會痛,結果最近開始會麻麻痛痛!」對此,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在臉書粉專「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表示,一般在骨科中的手腕突起物,其實大多都是腱鞘囊腫,最常出現在手腕關節處或手指上,經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博愛座爭議頻傳,11日北捷發生老婦人要求OL讓博愛座事件,昨(18日)又傳出老翁要求年輕男子讓出博愛座,讓博愛座再度成為話題;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分享,長者最後「活成令人討厭的樣子」有5個原因:●性格內向孤僻,缺乏社交動機和技巧。
沈莉馨/核稿編輯搜尋「喝水減肥」,會發現結果是一面倒支持「喝水真的能瘦」,但事實並非如此,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表示,從研究結果看來,用水替代含糖飲料的減重效果,少得可憐,但由於水佔人體重一半左右,且對於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很重要,所以雖然多喝水不會瘦,為了健康還是要喝足量的水。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灣的夏天又潮濕又悶熱,很容易出現中暑、肚子不舒服、燥熱等問題,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在臉書專頁「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表示,夏季可以按勞宮穴、湧泉穴、合谷穴、中脘穴來養生。勞宮穴 清瀉火氣在高溫下,身體容易累積熱量,導致大量汗水排出。艾莉絲建議,可以冷卻勞宮穴,也就是手
相關新聞請見王柏傑駕車與遊覽車擦撞 酒測值0.44遭送辦葉立斌/核稿編輯藝人王柏傑近日驚傳在內湖開車擦撞遊覽車,酒測值為0.44而遭送辦。王柏傑事後受訪時坦承,自己在前一天晚上喝過酒,第二天上午感覺很清醒才會開車,沒想到體內酒精還在;同時為自己的行為道歉。這起事件讓部分人想問:在飲酒後,要多久的時間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近日在臉書談到一個案例:一名急性胰臟炎孕婦劇烈腹痛,剖腹產時,引流出大量奶茶狀腹水,可能超過1000 C.C.的引流量。所幸手術後孕婦狀況有改善。施景中在臉書上說明,他遇上一名個案,是急性胰臟炎孕婦劇烈腹痛,孕期能夠使用的止痛藥效果不佳,他到院進行剖腹產。手術時發
葉立斌/核稿編輯科技日新月異,手機、平板、電腦等3C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因此讓不少人養成低頭、脖子前傾等不良姿勢。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有助舒緩頸部痠痛的5種方式,包含:收下巴運動、斜角拉伸、抱頭下壓、肩膀轉圈運動、按摩球放鬆。
葉立斌/核稿編輯根據衛生福利部,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1,1年造成逾6000人死亡。鄭煒達診所主治醫師鄭堪弘指出,其中很需要被診斷出來,需進行良好保養的下呼吸道疾病就是「肺阻塞」,患者經常有吸菸史,若出現持續3週以上的咳、痰、喘症狀,可進行「1分鐘358」登階測試,進行自我肺功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