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昨晚打呼聲以為是地震警報!」不少民眾將打呼當作是太累、睡姿不佳的結果,然而中醫師提醒,這其實可能是鼻子與脖子傳來的健康警訊。翰醫堂中醫診所醫師在臉書粉專上指出,打呼常被忽視,實際上卻可能與過敏性鼻炎及肥胖2大問題息息相關,可透過中醫調理或療法來改善。
黃宜靜/核稿編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關節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引述1篇最新研究顯示,瑜伽在減輕膝蓋疼痛上不亞於肌力訓練,甚至在部分症狀改善上有一定優勢,如膝蓋功能、患者整體感受、憂鬱症狀、生活品質等。建議不適合或不願意肌力訓練的中老年人,不妨將瑜伽作為替代或輔助治療選項,也許
羅碧/核稿編輯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過高的問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提醒,長期高血糖會對全身血管造成嚴重影響,根據統計,假如現在確診糖尿病,會減少6年壽命;假如是糖尿病加上心血管疾病,會減少12年壽命;假如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會減少16年壽命,別以為糖尿病不痛不癢,其實,糖尿病是萬惡的源頭
羅碧/核稿編輯對於無法經口進食但腸胃功能正常的病患,管灌飲食是維持營養攝取的重要方式。不僅食物能經由管路輸送進體內,有些藥物也需透過相同方式給予。不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在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提醒,非所有藥品都適合磨粉管灌,若使用不當,不但無效,還可能導致副作用或管路阻塞。
羅碧/核稿編輯炒菜、提物或使用3C產品時感到手肘痠痛?小心,這可能是「網球肘」找上門。網球肘並非運動員專屬,長期從事重複性手臂動作者也容易中招。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謝明璁於臉書粉專「扶原中醫診所」發文指出,近期收治一名「廚藝達人」林阿姨,透過中醫創新「浮針療法」,成功改善長達半年的手肘疼痛。
羅碧/核稿編輯鹽酥雞是許多人喜愛的庶民小吃,攤位陳列各式美食令人難以選擇,每樣來一份,一不小心熱量就破表。營養師李婉萍分享,減重想吃鹽酥雞,只要懂得挑選食材4技巧,包括:避開澱粉類、選擇肉類、跳過吸油蔬菜、挑選豆製品,享「瘦」也能開心吃。青椒 玉米筍:吃菜等於在喝油
黃宜靜/核稿編輯一說到糖,多數人第一反應幾乎都是少吃點!不利於健康。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國外研究發現,甘露糖(Mannose)可見於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及豆類等食物中,除了能預防泌尿道感染外,也可對膀胱癌細胞「下指令」,讓它們自己引爆的分子機制。
黃宜靜/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流失成為中老年人健康隱憂,特別是女性在更年期後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與骨折的風險。癌症希望基金會指出,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採取低熱量地中海飲食,並搭配規律運動,可能有助於中年女性減緩因年齡或減重所導致的骨質流失,亦有助於心臟與代謝健康。
黃宜靜/核稿編輯時序進入竹筍盛產季,香甜爽脆的口感成為不少饕客必點菜餚,可說是夏日「最佳涼伴」之一。不過皮膚科醫師姚筱楓提醒,特別是烏殼綠竹筍外殼常覆蓋一層細密的黑色絨毛,實為植物的「毛狀體」(trichomes),若直接接觸,恐對皮膚造成刺激,甚至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料理時建議戴手套、勤洗手來預防皮
紀麗君/核稿編輯夏季腳步接近,天氣變得悶熱潮濕,這樣的天氣正是濕疹、蕁麻疹的好發季節。很多民眾分不清兩種病的不同處,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不只傳授分辨方式,以及平常的飲食指引,更提醒得小心鳳梨等水果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地雷區,以降低夏季皮膚的不適感。
新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攜手辦理「健康識能競賽」,以「新北電競王」為主題,透過遊戲化學習推動健康教育,讓國小學童在競技中學習健康知識,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此次校園競賽初賽結果已出爐,由二連霸學校金山區三和國小領銜,新北市共計37支隊伍,即日起至5月23日展開線上總決賽。
紀麗君/核稿編輯夏季天氣潮濕,許多人常覺得身體沉重、精神不振,可能是「濕氣重」在作祟。中醫師林本庭在臉書專頁「林本庭 中醫師」發文分享,四神湯是夏天祛濕、調理體質的好選擇。林本庭分享,一次乾隆皇帝帶著4位大臣南下巡視,結果水土不服導致眾臣身體不適。當地以一帖藥方治癒眾人,乾隆皇帝便將此方命名為「四臣
黃宜靜/核稿編輯血脂過高不利於健康,因此若想打擊「敵人」,必先知其根柢!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整理出膽固醇10大必知觀念,如脂肪的組成中,膽固醇僅佔不到1%;人體膽固醇約20-30%來自飲食,其餘由肝臟和其他組織合成;植物不含膽固醇,動物才有;洋芋片是用植物油油炸的馬鈴薯,不含膽固
相關新聞請見資深音樂人韓賢光病逝上海 享壽67歲黃宜靜/核稿編輯資深音樂人韓賢光日前因暈倒送醫插管搶救,家屬稍早發出訃聞,表示,韓賢光不幸於今(12)日凌晨3時54分在中國上海因突發心因性猝死病逝,享壽67歲。衛福部雙和醫院指出,其實許多心因性猝死並沒有事前症狀,但若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昏倒、呼
黃宜靜/核稿編輯骨質疏鬆是沉默殺手,容易害跌倒骨折。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醒,很多人面對骨質流失第一件事就是補鈣、曬太陽,但事實是若骨頭沒有壓力刺激,鈣質也只是進得來、用不了,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有氧+阻力」是最佳護骨訓練組合,如透過快走30分鐘,加上10-15分鐘的深蹲、啞鈴或彈力帶訓練,
黃宜靜/核稿編輯最近在市場上越來越常見到櫛瓜身影,不但容易購買,價格也親民許多。營養師廖欣儀在臉書專頁「欣儀的營養聊天室」發文表示,櫛瓜不只美味、熱量低、適合減脂,更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幫助消化的膳食纖維、調控血壓的鉀、增強抵抗力的維生素C與A、幫助代謝的B群等,營養超豐富。
黃宜靜/核稿編輯很多人一聽到「罐頭」兩個字,腦袋就會冒出防腐劑超標,加工品不健康等負面刻板印象;對此,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分享,以魚罐頭來說,它是健康又方便的優秀食材,像低鈉水煮的鯖魚罐頭,保留原味,營養完整,很適合高血脂、代謝症候群、忙碌又不常煮魚的人常備在家。
黃宜靜/核稿編輯初夏是品嘗李子的最佳時機,此時不僅酸甜多汁,品種多樣,還能變化成多種料理形式。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說明,5至7月是李子的主要產季,依果皮與果肉顏色可分為紅皮紅肉、紅皮黃肉、黃皮黃肉3種,而其中紅皮紅肉的紅肉李適合熬煮成果醬或釀造果酒。
紀麗君/核稿編輯許多人對B群都存有迷思,認為晚上吃會讓人睡不著覺,但只要選對成分,反而會睡得更好,讓你隔天擁有好精神喔!營養師張珮蓁在臉書專頁「Patty營養師 陪你一起吃」發影片分享,B群中的B6和B12,非但不會干擾睡眠,還能幫助合成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紓壓安神。
紀麗君/核稿編輯蠶豆症,全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台灣最常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之一。國健署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平均每100名新生兒中,就有3個病例,且男孩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女孩。因此,家長應留意寶寶接觸物及用藥,例如,不要接觸到「臭丸」(萘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