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到了春天,就會春心蕩漾,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高銘鴻醫師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很多男孩子會好奇第一次,其實有6個觀念需要先知道:性行為不是表演、一定要戴保險套、別怕太快、前戲很重要、了解女生的生理構造、事後清潔與健康檢查同樣重要;有了這些觀念,讓第一次不會手足無
羅碧/核稿編輯坊間流傳「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但北醫骨科部主任吳孟晃澄清,這是錯誤說法,對於有肩頸不適、過去曾經受傷,甚至有頸椎病的人,一個合適的枕頭,有助於緩解不適,提升睡眠品質。選擇上,建議側睡者或可挑選較高枕頭、仰睡朋友則反之。如果經常落枕,換了許多枕頭仍然睡不好,則有可能是頸椎問題,建議及早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對脊椎手術心存恐懼,甚至有人說「做了脊椎手術可能會全身癱瘓」,導致該就醫卻選擇拖延,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指出,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脊椎滑脫、脊柱側彎、壓迫性骨折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症狀惡化,甚至永久性神經損傷。
羅碧/核稿編輯社群網站上隨便一點,都是漂亮的網紅網美,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產生容貌焦慮,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分享,心理學研究發現,整型還可能使容貌焦慮變得更嚴重,因此認識自己的獨特美感、限制社群媒體的影響、發展內在價值感、心理支持與自我對話,才能真正改善容貌焦慮。
羅碧/核稿編輯當出現聲音沙啞、喉嚨不適、說話吃力等症狀時,不少人的第1個反應可能是「過度用嗓」,但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提醒,如果聲音沙啞或喉嚨不適持續超過2週,且未見改善,就要考慮其他可能性,包含甲狀腺相關疾病。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
羅碧/核稿編輯14歲女學生因噁心、嘔吐伴持續性腹部絞痛到急診,主訴有壓力時會「拔幾根頭髮放在嘴裡嚼,嚼著嚼著就將頭髮都吞進肚裡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聽到這個病史後,隨即安排檢驗、腹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確診為「長髮公主症候群」,後經外科手術,取出毛髮胃石。
羅碧/核稿編輯晚上輾轉難眠,隔天超疲憊還熬出熊貓眼?中醫師黃小茹於臉書發文指出,中醫認為睡不好覺往往是因為身體的「陰陽」失衡或者氣血不足。比如,陰虛火旺會讓你晚上心慌、焦慮,睡覺困難;而氣血不足則可能讓你整天疲勞、睡不安穩。透過中藥如酸棗仁有助安神、或按摩神門、太衝穴穩定情緒,平常食用百合、蓮子等食
羅碧/核稿編輯提到胃食道逆流,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飲食引起的,但其實姿勢不良也會影響!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引述日本研究指出,脊椎側彎尤其是「左側彎」者,因賁門橫膈膜肌肉附著於胸椎和腰椎連接處上,當脊椎骨往「左側彎」時會壓縮腹部空間,容易造成胃逆,當側彎角度越大,逆流越嚴重,最高多11倍,因
民眾愛美求身材好看,會健身練肌肉,甚至運動後趕緊補充蛋白質,希望達到最佳增肌效果。然而,光靠狂嗑蛋白質未必有用,專家提醒,關鍵在於「吃對」比「吃多」更重要,搭配適當的醣類才能真正發揮運動後的修復與增肌作用。彰化縣衛生局指出,有研究報告指出,運動後補充的醣類與蛋白質應維持3至4:1 的黃金比例,才能有
葉立斌/核稿編輯準備進入涼爽的跑步季,許多路跑活動和親子馬拉松也即將開跑,你和孩子都準備好了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上發文分享 「親子跑步健康秘訣」,包含循序漸進的訓練量、熱身與收操、給孩子挑雙好跑鞋、跑步搭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去以《小李飛刀》、《大俠沈勝衣》、《少年張三豐》等影劇聞名的資深演員張振寰,在14日驚傳在家中過世,享壽65歲。據報導,張振寰曾與資深藝人鮑正芳結婚,卻因家暴而結束婚姻,其後張振寰便長時間獨居,並且在生前飽受痛風所苦。在當日被發現前,已死亡一段時間,一代大俠僅能留在當代人心中追憶。
葉立斌/核稿編輯情緒緊張、壓力大腸道就鬧脾氣,令人困擾不已!澄品中醫診所中醫師顏孟章在臉書專頁「澄品中醫診所」發文表示,大腸激躁症與情志失調、肝氣鬱結、脾胃虛弱及飲食不節有關,患者除會腹瀉或便秘,也常出現腹痛、腹脹等狀況。可透過按摩合谷、足三里、天樞、太衝、太白、中脘、關元6穴位,調理肝腸胃脾與任脈
葉立斌/核稿編輯曾奪下坎城影后的比利時女星愛蜜麗德奎恩(Emilie Dequenne),前年診斷出腎上腺癌,積極治療仍不敵病魔,於本月16日逝世,享年43歲。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腎上腺癌好發於中年人,但若是年輕人出現高血壓一直控制不佳,並伴隨血壓波動劇烈、高血壓藥無效、低血鉀、高血糖、臉潮
葉立斌/核稿編輯季節變化交替,皮膚乾燥,令人超崩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平時可塗抹護手霜、做好防曬等工作,幫助手部護理。其中塗抹護手霜時,建議在洗完手後,重新上1次,趁手部皮膚還濕潤、沾有水氣時,依循6步驟塗抹,效果最佳,養出水嫩小手!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人拎起小孩來「飛高高」、小孩兩手被大人拉玩轉圈圈遊戲、大人牽著小孩的手腕突然用力拉、小孩跌倒時大人想用手拉住等情況,都容易讓1-5歲的小孩橈骨頭端脫位,俗稱保母肘。急診醫師翁梓華指出,這是因為小朋友的環狀韌帶發育未完全所導致,復位不困難,要確定是否成功需要小朋友用受傷的手拿手機看影
沈莉馨/核稿編輯每餐必備綠色食物,護健康!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表示,綠色食物富含營養,其中維生素K可強化骨骼、助代謝;高膳食纖維護腸道、延緩血糖上升,還能促消化、管理體重;不只如此,綠色食物中的抗氧化營養素,亦可保護細胞,減少發炎,增加免疫,可謂好處多多。建議在飲食中加入更多綠色食物,並搭配多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每天都覺得很疲倦、睡飽了還是沒精神?當心是腸胃吸收不良所致喔!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當腸胃功能下降,營養吸收率變差,身體獲得的能量就會減少,導致精神不濟。因此,她列出4種能提升吸收力、促進能量代謝的食物,如含多醣體的黑木耳、含維生素B群的南瓜、有豐富益生菌的優格,以及含Omega-
羅碧/核稿編輯菠菜是卡通人物「大力水手」的最愛,婦產科醫師說,它也是孕媽咪在懷孕期的超級蔬菜,包括:富含「葉酸」助好孕、「鐵質」強健體質、「葉黃素」顧眼睛、「鈣質」護骨骼,還有豐富「纖維」解便秘,無論煮湯、燙青菜或是搭配番茄、檸檬汁,或炒蛋等吃法,都能讓營養加分。
沈莉馨/核稿編輯地瓜種類多,營養大不同!營養學者洪泰雄依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分析,於臉書發文針對3種地瓜營養做比較,紅肉地瓜低熱量,富含維生素A、C,護眼助免疫;黃肉地瓜鈣含量高,且含有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可緩解疲勞;紫心地瓜富含花青素,堪稱強效抗氧化的超級食物,除防癌護肝外,也是膳食纖維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