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大S不幸因流感併發肺炎病逝,掀起國人搶打流感疫苗熱潮,行政院緊急同意衛福部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招標結果出爐,最後由台灣東洋藥品以1270萬5000元得標。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預定2月14日辦理疫苗驗收作業,17日配送至各衛生局,再於20日開放接種。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長輩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聲音不再如年輕時響亮,甚至說話音量變小、聲音沙啞。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其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聲帶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但透過適當的保養與習慣調整,仍可延緩聲帶老化。他提供
葉立斌/核稿編輯「醫生,我吃這個藥物會不會以後越吃越沒效,開始有抗藥性?」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伯爵指出,這樣說法是錯的,因為耐受性與抗藥性兩者不一樣,當人體對藥物反應變差通常都是「耐受性」,而病菌、病毒、或是腫瘤細胞對於藥物反應變差則是指「抗藥性」。
葉立斌/核稿編輯流感流行季節,如何減少辦公室內流感傳播?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流感防控不只是個人責任,更需要企業與團隊的共同努力,透過加強清潔消毒、提升空氣流通、落實口罩配戴、手部衛生等個人防護、調整分流上班制度及辦公桌面防疫屏障、推動疫苗接種、症狀監測,甚至是當有人確診時,應有應變機制,有
今(12日)是元宵節,但一顆元宵或湯圓熱量不低,且糯米製品升糖指數較高,恐引起血糖波動,對此,營養師李立慈建議,食用元宵或湯圓可掌握「鹹早慢走」的原則,包含鹹食優先、早點吃、慢慢吃、吃完走動助消化,且最好正餐後再吃,原本吃下肚的蛋白質、蔬菜有助平穩血糖。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魚大肉吃不停肥了一圈,因而開始執行減肥計畫,但卻發現初期體重下滑明顯,後期減重速度卻開始慢下來?營養師高敏敏表示,控制飲食助減重,但長期下來會讓身體以為熱量不夠,轉為以儲存為主,讓卡路里消耗速度變慢,累積脂肪,因此建議可透過「欺騙餐」提高熱量攝取,促進新陳代謝,減重更順利!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2)日正逢元宵節,想必家家戶戶皆會準備元宵享用吧!但您知道元宵與湯圓的差別嗎?對此,農業部在臉書專頁發文解答,元宵、湯圓2者製法、料理方式及吃的時間皆不相同,其中元宵是透過「滾動」糯米粉製成,可水煮、清蒸、油炸,通常在元宵節食用;至於湯圓則是「用手搓」成,多用水煮料理,通常會在
沈莉馨/核稿編輯養生必備紅棗!許多人喜歡拿來煮湯、燉補品或泡茶,不過糖尿病患者可以碰嗎?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紅棗營養豐富,但乾燥紅棗升糖指數(GI值)偏高,糖友每天應控制在1到2顆;新鮮紅棗則偏低,更適合糖友,每天可以吃3到4顆,並避免單獨食用,搭配高纖、蛋白質食物,能減少血糖影響。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糕象徵步步高升,是過年必備點心之一,醫師張家銘提醒,如果年糕沒吃完放到現在,長出黴斑時可別誤以為是「天然發酵物」,應該立即停止食用。他分享常見於年糕的5種黴菌,其中黃麴黴(Aspergillus flavus)會產生黃麴毒素,強烈致癌而且極度耐熱,無論蒸、炸、烤,毒素依然存在。只要
沈莉馨/核稿編輯孩子小GG包莖,家長會分辨嗎?懿安泌尿科診所院長呂謹亨指出,過去常常以為,爸爸媽媽,尤其是爸爸,或者是爺爺奶奶,應該要對小孩包皮的問題有概念才對,實際上在門診,有家長以為包皮垢是化膿,還有以為龜頭表面突起一顆是腫瘤,甚至包皮開口只有一個小洞,紅腫發炎,仍不知是嚴重包莖。他也分享4個推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社會中,無論是人際關係、家庭、學業、工作都會帶來壓力,但如果感覺到情緒大受影響,並出現頭痛、失眠等不適症狀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傳授紓壓5招,分別是深呼吸練習、運動釋放壓力、列出壓力來源、嘗試正念練習,以及尋求支持。
沈莉馨/核稿編輯體檢報告上的專業數據往往讓人霧裡看花。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高銘鴻在臉書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解析尿液常規檢查、腎功能血液檢查、前列腺檢查,幫助民眾快速掌握泌尿科體檢8項重點指標,包含尿糖、尿蛋白、尿紅血球、尿白血球;血清肌酸酐、尿素氮、腎小球過濾率;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及早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女性在產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恢復身材。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指出,透過均衡飲食、適度運動、骨盆修復、良好作息及合理目標設定,才能健康找回理想體態。
沈莉馨/核稿編輯健保有給付很多慢性病的牙齒保養,包含「3個月塗氟一次」跟「3個月洗牙一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在臉書專頁「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分享,糖友、中風/帕金森氏症患者、洗腎患者、癌症患者、口乾症患者,都是同時可以3個月塗氟與洗牙的族群。
沈莉馨/核稿編輯明(12)日是元宵節,少不了湯圓、元宵來應景。中醫師王大元指出,4顆甜餡元宵湯圓相當於1碗白飯的熱量,一顆接一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除了服用中藥治療,還可按壓合谷、內關、足三里、豐隆和中脘穴等,每次按壓3到5分鐘,有痠楚感為佳;另,也可以順時鐘按摩下腹部緩解症狀。
沈莉馨/核稿編輯最近為流感高峰期,人心惶惶,甚至引發疫苗搶打潮。營養師孫語霙在臉書專頁「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發文指出,疫苗雖然是預防疾病的最佳選擇,但在尚未施打、施打後想強化保護力時,正確飲食仍然至關重要。推薦5道料理提升免疫力,包含干貝香菇雞湯、虱目魚肚精力粥、彩色甜椒炒蝦仁、番茄蔬菜海鮮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大家的童年記憶中,吃團膳、便當中總能出現「三色豆」的身影,究竟那顆神秘的綠色豆子是什麼豆呢?農業部在臉書專頁解答,豌豆品種有3種,分別為嫩莢用品種、甜豆用品種及嫩豆用品種,3者外型、口感及用途大有不同,而便當常見的三色豆為「青豆仁」,屬於嫩豆用品種,豆莢無法使用,豆仁加工後口感乾澀
相關新聞夏如芝受子宮肌瘤所苦「流產2胎」 見受精卵後被告知寶寶沒心跳沈莉馨/核稿編輯女星夏如芝婚後育有一女「芝麻」,今(11日)她透露生完女兒後,曾懷孕兩次,但都因子宮肌瘤原因,接連流掉兩個孩子。茂盛醫院不孕症科主治醫師吳亭鋒指出,子宮肌瘤若在孕期快速生長,易引起子宮收縮,引發發炎、細胞激素或前列腺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工作忙碌,要好好享用三餐是件奢侈的事,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成為最方便的選擇,然而卻時常聽聞「微波加熱沒營養,還要小心致癌」的說法?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解答,任何食物加熱後營養皆會部分流失,因此不代表微波食品不營養;再者,微波輻射並不會殘留在食物上,不會有致癌風險,反倒應擔心食品本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它們漂浮在空氣裡,藏在食物和水中,甚至潛伏在日常使用的保養品、衣物纖維中。但多數人一直以為,這些細小塑膠只是偶然進入人體,很快就會被排出。但最新研究證實,塑膠微粒不僅能進入人體,還會長期囤積在器官裡,特別是在肝臟、腎臟,甚至是大腦,導致失智風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