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現代人性觀念相較以往更開放,在不正當的性行為下,菜花已然成為廣為人知的性病之一。忠孝喜月泌尿科診所醫師廖奕安指出,一旦罹上菜花,日後免疫力低下仍可能再度感染,復發率更高達4至5成。建議掌握5步驟,依序為:確認病情、移除病兆、增強局部抵抗力、強化全身抵抗力、最後避免重複接觸HPV。
葉立斌/核稿編輯進入夏天後,皮膚可能會因高溫致流汗、出油嚴重,進而狂冒青春痘(痤瘡)。對此,皮膚專科醫師楊慶升表示,治療青春痘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護理建議減少熬夜,保持睡眠充足;定時吃三餐及飲食均衡;減少攝取乳製品(可替換成豆漿)和高GI食物;視皮膚出油量選擇洗面乳與洗臉次數。
葉立斌/核稿編輯迎接新生命固然喜悅,不過對於不少媽媽來說,產後出現妊娠紋是件影響美觀、惱人的事。台北葛鎂診所院長林哲暘在臉書粉專「外科美容與微整形的文藝復興 林哲暘醫師」發文分享4種方法,有助於預防妊娠紋,包含:做好皮膚保溼、適度運動、早晚按摩、補充膠原蛋白。
葉立斌/核稿編輯保持健康首重正確的飲食與運動,不過血型竟然也有影響?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國外有研究發現,每種血型有各自適合的瘦身飲食方法,像是A型血液更能消化植物性蛋白質,要避免食用過量肉類,並且以蔬果為主;O型血則更能消化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魚或肉等等,但是不容易消化乳製品、豆類、穀類等,需透過攝取各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近日要前往日本出差或旅遊,然被稱作「食人菌」的A型鏈球菌傳染率上升,令不少人憂心忡忡。新竹小森林兒科診所院長祁孝鈞表示,出國時除了勤洗手和戴口罩,可以預防A型鏈球菌,以及其他像腺病毒或流感等呼吸道的感染。祁孝鈞在臉書「兒科醫師 祁孝鈞醫師|Hsiao-Chun Chi MD.」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天「趣」玩水,消暑又快樂,不過玩完水若出現「游泳耳」恐怕得不償失。醫師胡皓淳解釋,游泳耳其實是外耳道發炎,通常是水進入耳朵後,習慣用手或是棉花棒掏,但反而破壞耳朵組織引起發炎造成。建議可以單腳傾頭跳動,讓耳朵傾斜,水分自然排出。或使用吹風機,以低溫低吹力的模式吹乾耳朵周圍,也是不錯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個案因子宮肌瘤及子宮肌腺症,血色素低到「5.多」(正常女性大約11以上),甚至需要輸血,幸好後來經輸血及鐵劑治療後,貧血狀況已有改善。醫師盧立穎表示,許多慢性貧血的病患可能是「無症狀」的,也因此這些病患忽視貧血狀況,而沒有積極治療。若長期未治療缺鐵性貧血,會造成心臟過勞或衰竭,嚴
葉立斌/核稿編輯若有腰痠、緊繃、坐不久的困擾,那可能肌肉缺氧是癥結所在。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指出,法國研究發現,慢性下背痛患者的下背肌群,在運動時耐力差,肌肉含氧量和機械效率皆較低,而且運動後疼痛增加。許多患者檢查都顯示正常,無法明確找出病因,屬於「非特異性下背痛
葉立斌/核稿編輯「最近的病人多到不像夏天!」醫師談到在門診的觀察,發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的就醫病人多到「不像是夏季」。過去夏季多耳鼻喉科與小兒科的淡季,病人數偏少,然近期因發燒、喉嚨痛、咳嗽的就診病人多到不像是夏季。「不要覺得醫師就不會生病,最近也是喉嚨痛痛,差一點發燒!」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在粉專「
令人心疼!藝人小嫻今天(24日)早上起床時跌倒撞傷下巴、門牙也歪掉,但她依舊忍痛出席創世基金會屏東院的公益代言活動,數度痛到講不出話來,淚一直在眼眶中打轉,令人相當心疼,她為沒有辦法讓大家拍到漂亮的照片而抱歉,更不忘當場認養1百張的公益戲劇門票。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季天氣炎熱,不少人會去游泳消暑,或是待在冷氣房,長時間盯著3C產品,不僅容易患急性結膜炎,也會導致乾眼症。育群中醫診所院長林名育提醒,想預防急性結膜炎,應勤洗手、別揉眼、避免共用毛巾等、戴蛙鏡、盡量避開人潮擁擠時段;而預防乾眼症則建議,應定時做眼球運動、保持眨眼、多喝水和補充護眼食
葉立斌/核稿編輯發現小便像啤酒泡沫,當心這可能是腎臟求救訊號!對此,醫師提醒,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據統計,國內每8位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因此,平時要得知自己腎臟是否出問題,可利用5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不明疲倦等情況,來自我檢查腎臟病徵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至後天氣更悶熱難受,容易導致心浮氣躁,應多注意心神上的養護。中醫師王大元提醒,夏天烈火爍心,百病從心而起,所以要好好保養心臟。另外,養生除清泄暑熱外,同時要養護陰液、護陰苗,才能達到清泄涼補,百病不生功效。所以飲食方面可以多吃苦,苦味食物能清熱燥濕、降泄心火。日常也可按壓內關、神門
80歲的楊婆婆由女兒陪同,出席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分享會,她4年前因為喘和咳血,被診斷為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4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病況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再吃任何腫瘤的藥物,她特別送花感謝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和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兩位醫師。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季越發炎熱,出門在外,別忘了防曬工作。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分享,要避免皮膚受傷,有簡單3方法:戴墨鏡、選擇合適防曬係數(SPF)產品,或從飲食方面著手,多吃含有大量維生素A、C、E的蔬果如菠菜、胡蘿蔔、柑橘和堅果類等食物等。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熱帶便當就會怕壞掉,所以便當菜的保鮮很重要。營養師黃品瑄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品瑄」發文表示,很多家長或是上班族,都會前一晚準備便當,但食物保存不良就容易腐壞臭酸,尤其在這種天氣下更要留意!不小心吃下肚可是會釀成食物中毒。她分享帶飯乾淨又衛生的5重點:充分加熱、煮完先裝便當、減少水分
葉立斌/核稿編輯常聽說「乳癌病患不能吃豆類食物」,到底是真是假?營養師侯沂錚於臉書粉專「30+輕熟齡臨床營養師 侯沂錚博士」發文表示,其實不用太緊張,以營養學角度來說,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於乳癌患者是很棒的營養來源。在手術後初期、化放療期間、術後穩定追蹤期,分別能起到不同的修復效果。
沈莉馨/核稿編輯早餐是一天重要的開始,均衡的早餐更可以有效控制體重,但該如何提高小孩吃早餐的意願呢?愛群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表示,可選擇原型食物如地瓜、全麥麵包、水煮蛋等,同時也可加入小黃瓜、番茄均衡營養;她也建議讓小孩有充足睡眠、全家一起吃早餐,能提高小孩的食慾和意願。
林惠琴/核稿編輯炎熱的夏天若想上山避暑,內政部在臉書提醒,台灣山區地勢崎嶇,氣候變化莫測,登山潛在風險高,消防人員常接獲山域事故的救援任務,可能是遇到白牆迷路,也有不慎墜谷的憾事,出發前一定要做準備,途中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切勿單獨行動。行前準備
林惠琴/核稿編輯過了青春期還是狂冒痘痘?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表示,長痘痘除了與年齡、肌膚出油量多寡和飲食習慣、生活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生活習慣不好,愛吃高油、高糖、牛奶(尤其是脫脂牛奶)、受壓力或愛抽菸讓身體發炎,都可能致痘。沈孟暵在臉書粉專「沈孟暵 皮膚醫師」發文表示,研究證明,壓力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