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昨(24)日續審國會擴權法案,引起數十個公民團體發起「國會濫權、立院集結」抗爭,週末前夕,越近深夜人潮越多,現場人數估計突破10萬人,立法院周圍重現野台開講,很多大學與高中生輪流上台表達訴求,其中還出現一個「管樂團」,吹奏〈島嶼天光〉等樂曲,吸引很多民眾圍觀聆聽。
文.攝影/呂妍瑢擁有「台灣文化首都」美名的台南,全台廟宇密集度最高,聚集眾神信仰,餵養了豐富的宗教、民俗文化祭儀。所謂「三年一科」,2024年適逢「甲辰香科年」,身為「台灣第一香」的西港香,今年迎來第240年(4甲子)、不間斷的廟會慶典,規模與文化價值不可小覷。
今年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欣賞划龍舟,還有一件應景的風雅之事值得做,那就是到台北萬豪酒店,細賞日治時期台灣畫家蔡雪溪的作品〈扒龍船〉。蔡雪溪(約1884-1964)本名蔡榮寬,是台灣日治時期北台灣知名的職業畫師,靜物、花卉、人物、山水皆擅長,不只活躍於北台灣的繪畫市場,也努力參加當時的官展並獲得幾次入選
位於台南市東區青年路上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原名為「聚珍堂」,創立於1884年5月24日,啟用全台灣第1台印刷機,並在隔年出版台灣第1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至今仍持續出刊,如同見證台灣自由人權堡壘。為慶祝創社140週年,台灣教會公報社今(24)日推出免費印刷體驗活動,邀請民眾來操作復
編輯室報告:寫詩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是情感?還是不吐不快的衝動?是想像?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內容?四位精采的詩人:陳育虹、鴻鴻、唐捐、曾琮琇,同時也是優秀的翻譯者、出版人、學者,細膩數說創作工程之必須,也坦率分享評審工作猶如「苦惱的巨人」,在美學的追求與評審的弔詭之間,在單純的書寫與賽制所形成的可能
由聯邦銀行攜手聯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發起「希望兒童合唱團《讓世界聽見臺灣》」募資計畫,以200萬金額為目標,今年7月將再度帶領來自屏東縣原鄉、被譽為「台灣最美的歌聲」的「Puzangalan(希望)兒童合唱團」遠征歐洲參加國際合唱大賽,期待台灣的好聲音,再次在國際舞台為國爭光。
由印度台北協會主辦的「印度夏日狂歡節」將於5月25至26日,連續2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登場。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表示,印度是一個充滿慶祝活動和節日的國家,「印度有上千個族群,每個季節都有各式各樣的節日,體現了這個國家豐富的文化性。」5月適逢印度浴佛節(Buddha Purnima),因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