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炎熱夏日,吃點香甜又多汁的西瓜消暑,是一大享受!澄玥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表示,西瓜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含水量達90%,除了解渴外,富含多種營養素,具清熱解毒、促進食慾、助消化、利尿的效果。其中紅肉西瓜含較多茄紅素,也有高於黃肉400倍的β-胡蘿蔔素,能增強免疫力、維持視力等。不過,
葉立斌/核稿編輯有些保養品不僅沒用,還會容易傷害到肌膚。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在臉書專頁「芳療醫師 吳易儒|新竹雷射微整推薦|醫美 芳療 保養 身心靈」發文分享當醫師後不用的4項保養品,因了解肌膚結構與代謝原理後,對產品成分與作用方式也越來越在意,就漸漸不使用了。像是卸妝紙巾、妙鼻貼、顆粒去角質、昂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年紀大,代謝變差,所以變胖很正常。」營養師曾筱庭表示,那可不一定,年齡的增長確實會「稍微」降低基礎代謝率,但大約每10年下降約1至2%,差距微乎其微。她表示,隨年紀增長體重也上升,其實有5點主要原因:活動量下降、肌肉量減少、代謝適應、飲食習慣未調整(隨著代謝率和活動量)。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天蟬聲四起,樹幹上滿是蟬脫下的殼,但您知道蟬殼可以製成中藥嗎?泰昌堂醫療體系中醫師徐瑋隆表示,蟬蛻是蟬科黑蚱蟬的幼蟲羽化成蟲時,所脫落的皮殼,中醫認為蟬蛻具有治疏散風熱、小兒夜啼、痙攣,以及皮膚瘙癢等功效。徐瑋隆在臉書專頁「泰昌堂」與IG發文分享,《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今年將有超過
葉立斌/核稿編輯節氣「大暑」剛過,即便沒出門,在家也要多注意散熱,以免中暑或是熱衰竭!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若想預防熱傷害,除了補充運動飲料外,也可在每公升的水中加半匙鹽。熱衰竭:大量流汗及肌肉痙攣,體溫並無明顯差異;熱中暑:皮膚乾燥無流汗,體溫會升高到40度以上
葉立斌/核稿編輯中颱「凱米」步步逼近,不少民眾開始囤糧,防颱期間除了吃泡麵,還可以吃什麼呢?營養師姚晴徽整理囤糧清單,耐放又富營養,包括:乾貨、罐頭、冷凍食品,以及新鮮蔬菜。尤其蔬菜「看天吃飯」,價格易波動,因此推薦購買櫛瓜、冬瓜、苦瓜、絲瓜等瓜果類,可存放較久;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等豆芽類,以及
相關新聞請見明後天颱風假有望?氣象署估3地區風雨劇烈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024)年第3號中度颱風「凱米」持續向台灣接近,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預計24日晚間至25日最接近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除了關注風雨帶來的環境變化,也要留意4個可能對自己健康造成影響的問題。
葉立斌/核稿編輯炎炎夏日來杯檸檬水,好清爽!農糧署分享擠檸檬「多汁3部曲」撇步,首先先從1/3處切下4個邊,再將切下來的4個邊,對折擠出檸檬汁,中心以擰毛巾方式扭轉,擠出檸檬汁,多汁0浪費!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表示,屏東、高雄為檸檬主要產地,其中屏東有來自大武山的好水,加上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期間忌口多,包括澱粉都不能碰?原美學診所醫師表示,其實並不然,反倒應注重食物的升醣指數(GI),也就是採行低GI飲食法,穩血糖又增飽足感,舉例來說,澱粉建議選擇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多醣類澱粉,蘋果、芭樂等高纖維食物,或是雞蛋、雞肉、海鮮等富蛋白質的食物。不過,也提醒,體重過輕、
葉立斌/核稿編輯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也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的時刻。古語云:「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表示大暑之炎熱,即象徵四時運轉應有其分。這種炎熱的天氣,非常適合來顆冰冰涼涼的紅龍果消暑。農業部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4招,吃紅龍果不沾手的撇步,有香蕉剝皮法、剖半直接吃、脫外套剝皮法、剖四份切
羅碧/核稿編輯明明想減重,卻又礙於工作需要應酬喝酒,減肥計畫破功?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只要有喝酒就很難減肥,因為喝酒幾乎等於喝油。不過還是有一些小撇步,能減少過多熱量攝取,像是下酒菜優先選蔬菜、滷味優於烤物、烤物勝過炸物。喝酒隔天可以攝取維生素B群或蔬果汁,除了促進代謝,也可以護肝。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天到了,很多人都會有「胯下癢」的問題,如果因為不舒服而在外面一直抓,顯然不是很美觀。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戴槐青在臉書專頁「幸福神捕 滴水不漏 泌尿科 戴槐青醫師|新北三重永和好幸福體系 總院長」發文分享如何預防胯下癢:保持胯下乾爽清潔、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使用溫和護理產品,最後
葉立斌/核稿編輯快來看看!你有中「夏季症候群」嗎?像是水喝很多還是渴到不行,吹著冷氣還是頭暈腦脹,還沒晚上就累到連起身上廁所的力氣都沒有,睡覺反而越睡越累等。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分享擺脫夏季症候群的方法:可以吃點酸、鹹、辣的食物,如椒麻拌麵等;去除疲勞時,可以吃點奇異果、芭樂,
羅碧/核稿編輯原來「吃醋」好處真不少!醋不只為料理調味,更能帶來不少健康益處。營養師黃品瑄於臉書粉專「營養師品瑄」發文指出,醋具有幫助消化、維持血糖穩定、促進心血管健康、抗菌、抗氧化的效果。除了可以入菜增添風味,建議稀釋之後再喝,避免空腹並酌量飲用,餐後1小時喝是最推薦的飲用時機點。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偕同藝人安心亞推出「722在家量血壓」健康舞,衛福部桃園醫院邀請同仁的小孩一起響應,以桃園醫院為背景大跳722健康舞,推廣年輕人定期量血壓觀念。桃園醫院衛教護理師陳素珍表示,台灣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但根據國健署調查,20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自知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重,天氣又悶又熱,容易導致心生煩悶、食慾不佳。合佗中醫診所於臉書發文表示,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在於「防暑」和「祛濕」。並對此分享5重點:吃苦味食物如苦瓜、四神湯食補排濕、保持心平氣和、趁一天氣溫較低時散步、多補水解渴。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多數台式料理,都少不了蔥薑蒜的身影。營養師何沂霖指出,這3種辛香料其實是減重好幫手,可以增添食材風味,而且因為都屬於蔬菜,所以富含膳食纖維,並各具有益身體的礦物質、維生素等。因此,減重除了水煮菜、肉,多利用辛香料可讓食物變得更可口,也能幫助身體代謝、獲取許多營養素。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有上班時吹冷氣吹到頭痛、肩膀痛的經驗嗎?板橋原力診所復健科醫師王竣平表示,這很可能是「上班族冷氣症候群」或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他也提供民眾4個有效預防方法,適度調整冷氣溫度、定時休息和活動、加強運動和伸展、適度緩解壓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2)天是24節氣中的「大暑」,剛好是夏季最熱之時。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曾柏翰在臉書專頁「翰醫堂中醫診所」發文分享降暑解熱小撇步,就是飲食可吃綠豆、薏仁、鳳梨;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按壓內關穴、合谷穴等,這些不只可以消暑還可以提升免疫力。另外,大暑也有習俗,比如說湯圓象徵家族團圓,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的脖子、腋下是否有暗沈、粗糙的現象,還常常以為是身體沒洗乾淨?漫雲思境診所院長王佑鑫呼籲民眾,有上述狀況時,先別急著美白,因為這很可能是罹患了「黑色棘皮症」。王佑鑫在臉書專頁「皮膚專科 王佑鑫醫師」發文表示,黑色棘皮症會在皮膚的屈側部位,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出現棕色至灰黑色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