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中國AI新創DeepSeek崛起,引發各界關注,有專家撰文分析DeepSeek,以及美國AI未來趨勢,點出DeepSeek推出的AI模型實際情況,而這篇貼文也吸引到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回應稱,這是自己看過「最有道理的分析」。
吳孟峰/核稿編輯小米執行長雷軍以千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00萬元)的薪酬,挖角中國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核心研究員。中媒指出,這是一名95年後(指1995年後出生)的AI天才少女羅福莉,曾在國際頂會一次發表8篇技術論文,預計將領軍小米AI大模型團隊,展現小米布局AI領域的決心。
聯邦投信投資長 吳裕良美國聯準會12月如預期降息一碼,但表示明年降息步伐可能放緩。此次會議將中性利率上調0.1%至3.0%,2024年實質GDP預估上調至2.5%,2025年實質GDP預估上調至2.1%,反映美國經濟狀況良好,而面對2025年新總統上台可能有較多不確定性,使得FED先選擇放慢決策腳步
林浥樺/核稿編輯OpenAI週四(10月31日)在ChatGPT中推出了搜尋引擎「 SearchGPT」,使其和Google旗下的Google搜尋,以及微軟旗下的Bing搜尋成為競爭對手。SearchGPT今年7月就已上線進行Beta版測試,而新功能將整合至現有的ChatGPT介面中,並不是作為單獨
高佳菁/核稿編輯人工智慧已經改變了一些人的工作方式,但它還沒有準備好取代人類所做的工作,調查顯示,2800多項職場技能中,沒有1項「很有可能」被生成式 AI 取代,不過,會計專業人士等5種職業,因工作技能的優勢,正好是AI的強項,最有可能被AI取代。
吳孟峰/核稿編輯華爾街金融巨頭花旗集團報告指出,明年美國4家科技巨頭的數據中心相關資本支出,預計都將年增至少40%,將帶給輝達營收大利多。到2025年,全球雲計算巨頭亞馬遜、Google、微軟和社交媒體Facebook和Instagram母公司Meta Platforms都將大舉擴增數據中心相關資本
高佳菁/核稿編輯隨著大型語言模式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模型變得越來越聰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企業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投資熱潮仍有一段路要走,而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進步,對人工智慧伺服器產業來說只會是件好事,這也是鴻海今年成長的關鍵利多。
陳麗珠/核稿編輯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服務「ChatGPT」爆紅,讓開發者「OpenAI」成為全球焦點話題,不過近期該公司陷入高層出走潮,OpenAI技術長穆拉蒂(Mira Murati)宣布將離開待了6年半的公司。外媒報導,根據BlockBeats消息,OpenAI技術長穆拉蒂週三(25日)於
透過輝達(NVIDIA)技術支持孕育而出的「繁體中文專家模型開源專案 TAiwan Mixture of Experts(簡稱 Project TAME)」今日正式發表,採用開放原始碼形式,讓各產業、企業進行合作,現在已開放免費下載使用,目標打造「台灣產業專用 AI 應用生態系」。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今在國家文官學院進行大師演講時表示,全球產業快速轉型,科技到了下個轉捩點,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彎道超車或不被彎道超車,台灣帶著AI的DNA站上全世界舞台,台灣產業應用百花齊放,更是AI DNA聖地,台灣從晶片製造設計到應用,是國家用AI彎道超車其他國家,如何保持領先是重要課題。
高佳菁/核稿編輯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週二(4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各家使出渾身解數狂推AI PC。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5日)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看法,認為微軟(Microsoft)想將雲端算力下放到邊緣設備,藉此限制一下龐大的資本開支來賺更多錢,呼籲消費者別這麼笨買比較貴
高佳菁/核稿編輯科技新創OpenAI兩名前董事成員表示,不能相信這家AI公司能夠自我監管,將需要第3方負責監督、追究他們的責任。OpenAI去年11月爆發「宮鬥」戲碼,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被董事會解僱,引起軒然大波後,奧特曼重新掌舵,並在5個月後回到董事會。曾是OpenAI董事會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