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車的車載影音連接,幾乎已經被 Apple Carplay 或是 Android auto 佔據,雖然對車主而言相當便利,但對於車廠而言,卻必須被這兩大系統綁住,加上授權金,美國 GM 汽車就試圖想擺脫這兩大系統,甚至認為有本事改變車主的使用習慣。
身為 Honda 旗下經典小跑車,S660 雖然屬於日本特有 K-Car 級距,卻受到許多車迷喜愛,可惜於 2022 年 3 月宣布停產,不過隨著 Honda 準備大力發展電動車,日媒指出,S660 將會以電動車身分重返市場。
Honda 預告將在 4 月 18 日開幕的上海車展發表全新的電動原型車,作為第二款 e:N 純電車型的搶先預覽,積極擴展 Honda 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陣容。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Honda 不僅持續推動產品電動化,也投入資源在新能源開發,預計將在 2024 年推出 CR-V 氫燃料電動車,並積極擴大氫能源的應用範圍。
烏俄戰爭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極距,也讓原本在俄羅斯販售各車廠,都紛紛退出,外媒報導,Hyundai 也已經開始針對俄羅斯聖彼得堡工廠進行裁員,將有近 9 成的員工會被裁員,聖彼得堡的工廠可能會由 Hyundai 合作夥伴收購。
2022 結束迎來 2023,許多 2022 年的數據也立刻揭曉。來自美國國家交通安全管理局與已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有至少 300 款汽車被召回,其中福特成為在美國召回次數與召回車輛最多的車廠,遙遙領先其他汽車品牌。
在過去,引擎蓋上的車頭立體裝飾曾經是豪華車款的象徵,如今僅剩勞斯萊斯、賓利及賓士等少數品牌維持這項傳統,而身為美式豪華代表的 Cadillac 也將透過最新推出的 Celestiq 純電豪華旗艦,讓經典的 Goddess 女神以全新形象正式回歸。
隨著 Honda 與 GM 合作的 Prologue 電動休旅準備量產,另外品牌還有電動子品牌「e:N」,繼 e:NS1 和 e:NP1 開始販售後,近日再度推出 e:N2 概念車,將是第 2 款 e:N 系列車型的概念車。
自疫情爆發以來,對於汽車產業來說,最大影響莫過於全球供應鏈不足,進而導致各大車廠面臨缺車窘境,由於新車候車期不斷延長,造就許多特殊現象,包括搶購新車配額、二手車價飆漲、轉單潮等。
相較於其他日系車廠紛紛組隊,Honda 在電動車戰略上卻是與美系車廠 GM、日系電子龍頭 Sony 以及韓系大廠 LG 合作。其中與 Sony 共同打造的電動車新作,近日預告首度釋出。
去年 6 月 Honda 確定新電動車命名為 Prologue,隨後今年 5 月設計草圖曝光,這款由 Honda 與 GM 合作開發的電動休旅近日終於正式登場,雖然已經是量產版本的實車,不過要到 2024 年才會開賣。
Honda 的小型掀背車 Fit,日本當地選在今天推出小改款,距離先前 2020 年 2 月發表,僅 2 年 8 個月就推出小改,在原本的 4 個車型之外,新增 RS 車型,以駕馭感為主要訴求。
先前德國媒體報導,賓士 A-Class 將在 2025 年停止生產,賓士也在昨天,正式推出小改款 A-Class,如無意外應該就是最後一次改款,之後就不會有新一代車型。
儘管 Toyota 在上個世紀就已進軍美國,並且擁有不錯的銷售表現,但始終無法贏過美國自家品牌 GM,不過就在去年,Toyota 竟贏過 GM,以 11 萬輛的差距,拿下美國當地新車銷售品牌冠軍,這也是 GM 自 1931 年以後,首度失去蟬聯 90 年的冠軍
在 2019 年發表了自家的電動皮卡 Cybertruck 之後,Tesla 對於這款車卻一直沒有確定正式推出的時間,近期傳出可能會在明年正式生產。Tesla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最近也針對 Cybertruck 發了一篇推特,表示這輛車可以當船用!
日前環保組織單位《綠色和平 Greenpeace》公開點名,包括 Toyota 在內的日系車廠在電動化的轉型環保腳步太慢。Toyota 執行長豐田章男在日前的演講上,談論他對電動車規劃與實際推動的困難處。
各國陸續針對燃油車,訂出淘汰時程,車廠也加速零排放電動車的轉型,《綠色和平 Greenpeace》公布最新的 2022 全球車廠減碳調查,日本三大汽車品牌名列倒數前三名,Toyota 更是敬陪末座。
每個人的手有大有小,但車內的方向盤卻都是同一尺寸,因此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這問題,未來可獲得改善,美國 GM 正在開發方向盤自動調整功能,可以在幾秒鐘的時間,就能提供適合駕駛手掌尺寸的方向盤。
日前 Honda 公布電動車規劃,包括與 GM、LG、Sony 等展開合作,而在二輪領域,Honda 也計畫在 2025 年之前發表 10 款甚至更多的電動機車,目標是 5 年內實現 100 萬輛的電動機車銷售量。
全球都在瘋電動車,其中多家日系車廠紛紛組團開發,而一向特立獨行的 Honda,在電動車戰略上並未和其他日系車廠聯手,而是分別和美系大廠 GM、日系電子龍頭 Sony 以及韓系大廠 LG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