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短缺問題在過去2年間困擾著汽車行業,雖然這種狀況正在緩解,但已經給汽車製造商帶來了新的永久性成本,它們將更多地參與晶片開發工作,也會直接和晶片製造商溝通,投入更多資本換取更穩定的晶片供應,這和它們過去依賴供應商,或是供應商的供應商做法,有著180度的大轉變。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大摩)報告顯示,驅動IC龍頭股聯詠(3034)Q3收入指引、毛利率(GM)前景、正常化利潤範圍的預測,將會是推動股價的關鍵因素。除了週期性的擔憂之外,中國競爭加劇將會拖累聯詠長期收益,評級減持(Underweight),目標價174元。
據通用汽車(GM)南韓分公司的員工透露,在當地供應商拒絕供應汽車零組件後,在南韓的2家汽車工廠已經停止生產。路透報導,自上週以來,通用南韓分公司已經暫停了昌原和富平第2工廠的所有汽車生產,原因是當地供應商ERAE AMS要求提高產品售價,否則拒絕供應零組件。
通用汽車(GM)將和Pilot Co.、EVgo合作,在美國高速公路上建立全新的電動汽車充電網路,每隔50英里將安裝1個充電樁,共計2000個快速充電樁,預計到2023年底,大部分充電樁將開始運行。《CNBC》報導,Pilot執行長Shameek Konar表示,通用與本公司計畫,透過公司的投資與政
儘管持續的晶片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削弱了汽車製造商的生產能力,數據顯示,通用汽車(GM)在美國Q2銷量超過豐田汽車(Toyota)。《路透》報導,通用汽車自1931年以來,去年首次將美國銷售主導者讓給豐田,通用汽車表示,截至6月的一個季度,其汽車銷量為58萬2401輛,比去年同期下降15%。豐田汽車則是
美國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2020年對國際業務進行重組,同年1月宣布與中國汽車製造商長城汽車達成協議,通用汽車的印度工廠將出售給長城汽車,由於印度對來自中國的投資更加嚴格審查,該交易案歷經2年多都尚未完成,通用汽車週五(1日)證實,該起交易案已經破局。
市場研調機構J.D. Power表示,由於勞動力短缺和供應問題持續影響汽車製造商,2022年美國銷售的汽車品質降至36年來最低。《路透》報導,這項研究收集了2022年出廠的車款,共8萬4165名車主和租車用戶的數據,報告表示,每100輛車出現的問題(PP100)增加了11%,平均較去年多出18個問題
外貿協會將於今年10月前往美國首度舉行美國台灣形象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日前透露,將邀請國內電動車相關廠商組團前往拜訪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包括鴻海、和碩、緯創、健合興、光寶等上市櫃大企業均無缺席。台美關係近幾年升溫,今年為貿協的美國年,推出「美國行動方案」,將把過去成效佳的新南向台灣形象展「移植複製
因為汽車產品和網路安全服務部門的成長,加拿大通訊公司黑莓(BlackBerry)新財年第1季營收出乎華爾街預料,達1.68億美元(約新台幣49.28億)。路透報導,由於電動車及配備網路的汽車需求飆升,推動了黑莓汽車軟體的營收,目前該軟體在通用汽車(GM)、賓士(Benz)、豐田(Toyota)等汽車
通用汽車(GM)將悍馬EV皮卡車的價格提高6250美元(約18萬新台幣),以尋求在汽車和卡車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緩解商品和運輸成本的上漲。《路透》報導,通用汽車表示,這輛皮卡目前的售價約為8萬(約237萬新台幣)至11萬美元(約326萬新台幣),現有的超過7萬7500輛預訂,不會受到漲價影響,因為它將針
在大盤廣泛下跌的狀況下,通用汽車(GM)週一(13日)重挫7.8%,直接跌破發行價,由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投資人質疑,通用汽車獲利最好的日子已經結束,導致通用汽車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約45%。《CNBC》報導,包含通用汽車在內的許多汽車製造商,都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報告了創記錄的利潤,主要是因為供應鏈
台達電(2308)子公司泰達電今天與泰國石油公司(PTT)簽署教育和業務發展合作備忘錄,聚焦電動車產業生態系統、電動汽車充電器、可再生能源和電池相關的電子產品。雙方合作目的在於更加貼近泰國市場與消費者需求,台達電可望因此增加旗下事業採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簽署備忘錄後,也有機會為泰國電子產業創造新機遇
通用汽車(GM)近日宣布,將下調旗下雪佛蘭(Chevrolet)Bolt電動車(Bolt EV)的售價,2023年基本款Bolt EV為26595美元(約78.8萬元新台幣),比之前價格減少了約6000美元,成為美國最便宜的電動汽車。通用汽車強調,雖然大幅降價,可是和去年款相比,並沒有刪除或縮減任何
雙鴻(3324)今天在新北勞工活動中心舉辦股東常會,董事長林育申表示,下半年雖然大環境打通膨,但公司營運展望非常好,由於新顯卡瓦數提升至350瓦至530瓦,在此領域帶動下,產品平均售價將成長4至5成,毛利率也會回到21%、22%,整體市佔率也會提升,伺服器平台也可望年增40%。
小型汽車製造商正苦苦掙扎,加上南韓產業龍頭現代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產能外包,南韓汽車產量跌至17年來最低。《日經新聞》報導,2021年南韓國內汽車產量為346萬輛,是過去17年以來,首度跌破350萬輛。從2011到2021年,南韓汽車產量下降了120萬輛。由於半導體短缺和其
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探底,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股價也隨之崩盤,但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似乎毫不畏懼,旗下的方舟投資在Coinbase週三(11日)暴跌之時進場抄底,買入超過54萬股,共價值近300萬美元。《市場內幕》報導,方舟投資旗下3檔ETF:方舟創新ETF(ARKK)、方舟
女股神伍德(Cathie Wood)旗下的方舟投資(ARKK)週一(10日)披露,再度削減特斯拉價值約1270萬美元(約新台幣3.77億)的持股,但令外界詫異的是,方舟同時卻買進了通用汽車(GM)價值約610萬美元(約新台幣1.81億)的股票。
預計砸23億 研究氫能冶金節能減碳為國際趨勢,但鋼鐵業當中的高爐因製程問題,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坦言,中鋼確實就是碳排大戶,而電爐是利用廢鐵熔煉,相對環保,為了從低碳走向零碳,中鋼也考慮讓高爐與電爐並存,目前中鋼有四座高爐,隨二○三五年後氫能冶金時代到來,擬保留三座高爐,增加一座電爐
首款電動車Roadster 是在台灣林口產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與台灣有過一段深厚的緣份,2008年特斯拉曾在新北林口區設廠,並於同年產出第1款特斯拉電動跑車「Roadster」,這款跑車有25%的汽車零組件,包括電動車的核心馬達以及連接馬達和電池的電控系統都由台灣供應商生產,也使特斯
台達電(2308)今天舉辦首季法人說明會,提及仍維持全年雙位數成長目標,電動車、伺服器成長動能強勁,自動化業務則受中國封城影響短暫停頓,需視5月可否改善,而目前持續進行全球擴產計畫,各廠區也考慮使用旗下儲能設備,台達電目前已有專門小組關注氫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