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5)年是新加坡獨立六十週年。這個被稱為「小紅點」的城市國家,在短短六十年間,於全球舞台上屢創佳績,於多項指標中名列世界前茅,在亞洲居領導地位。新加坡在各方面都展現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其成功經驗值得深入探討。1965年,土地581平方公里、人口189萬的新加坡被迫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獨立,面臨
不少立委和企業家認為,台灣將來要有高比例的核電(如30%),才有國家競爭力。這種說法是過度簡化一個國家達到永續經濟成長及高國民平均所得目標之所需條件,並過度抬舉了核能相對其他發電方式的競爭力。歐洲經濟的領頭羊,高端製造、出口導向,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德國,是非核家園,其GDP總量或人均GDP均遠高於核
川普祭出「對等關稅」重拳,隨後美中雙方報復關稅螺旋上升,撕咬激烈。4月7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評論員文章(社論)。指出1.批判美濫施關稅,雖對中國造成衝擊,但天塌不下來;2.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向好,應對衝擊有底氣、有信心;3.面對美國亂拳,中國心中有數、手上有招;4.
賴政府、民進黨「共諜」鬼影幢幢,朱立倫說:都是民進黨為了錢去當共諜,真是無恥透頂;黃國昌批:綠營才是中共同路人的大本營。其實,如果藍白出之以正常思考,應可慮及民進黨潛伏共諜,本黨災情是不是更嚴重?更要心生警惕: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同為受害者」,朝野各黨應該同仇敵愾,共謀「肅清匪諜」之有效辦法,拒
近期內政部在警政署長與刑事局長的催生下,成功喚起百工百業加入民間反詐欺協會,公股銀行也在兆豐銀行董事長的號召下,展開金融業結合與科技業的合作聯盟。面對全球的詐欺趨勢,台灣開始走向全民科技反詐的正確道路,後疫情時代隨著科技介入我們生活的腳步加快,全球經濟與勞工就業發展也開始走向科技整合,特別是零工經濟
2006年一月,還是扁政府主政的時代,龍應台女士寫了一篇文章:「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從點出貧富差異開始,批評中國政府專制集權、新聞箝制與仇外。19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帝國,建立全球最大的海陸軍隊,雖然前述現象更顯得嚴重,但龍女士對國際局勢的看法顯然發生改變,對
台灣有些人認為「跟中共統一也沒關係」,我不知道地球上為什麼有人會這樣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看看他過去做了哪些事,要了解一個政權,回溯歷史就能找出他的本質。史丹佛大學的資深研究員 #許成鋼 老師,近期出版了一本《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書裡最重要的創見是:
2024年強勁復甦2024年,新加坡經濟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力道,全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達4.4%,遠高於2023年僅1.8%的表現。從季節性角度觀察,2024年第四季的GDP年增率為5.0%,較第三季的5.7%略為放緩。全年實質GDP總值從2023年的6,787億新幣增加至7,314億新幣
#關稅變局#你想要的那些看不見的手會讓它以反方向實現解放日公布成績單了,我想多數台灣人第一反應還不是「哇被扣32%關稅這麼高」,而是「原來我們有對美國徵64%關稅?都徵在哪?」單講同樣一台賓士GLC,在美國售價大概才5萬美金,台灣一台賣到270幾萬,就知道台灣的關稅壁壘體現在哪了(呃我知道賓士不是美
中國在2025年「十五五」大會中聲稱軍事開支僅佔GDP的1.6%,遠低於西方國家,試圖營造「中國無意擴軍」的假象。然而,這一數字完全不可信!中國軍費從未透明,國防預算之外還涵蓋大量隱形開支,包括武警、海上民兵、國防科技發展、戰略儲備等,實際軍費恐遠超公開數字。
年度的中國政治大戲—「兩會」(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日前已落幕。在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主旋律下,官方宣稱其經濟運行是「穩中有進」:穩的態勢鞏固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在總理李強作的二○二五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二○二四年的經濟成長率正好達成其在去年宣示的五%目標,躋身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在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購買力消失,各行各業陷入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整個社會內捲情形嚴重,還不斷對外輸出。內需不足,只能用出口來衝刺GDP數字,中國出口近年因此持續快速成長,將國內問題變成國際問題。二○一八年關稅大戰以來,中國透過生產線外移等辦法,使得出口不但未下降,反而快速上升。出口每年大幅成長超
洪財隆/經貿學者、前公平會委員在美國總統川普眼中,關稅不僅是英語字典中最美的單字,更有如一把萬用的瑞士刀,既可縮減美國對外貿易赤字,又能復興國內製造業,相關收入甚至可拿來彌補大幅減稅後的政府財政赤字。更重要的是,關稅足讓美國再度富裕和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
這算是一個驚天醜聞,主角是鴻海老闆郭台銘,而幕後大老闆則是那位夢想靠吞併台灣拿下諾貝爾和平獎的習近平。習近平想拿諾貝爾和平獎,這聽起來很離譜,又或者說,是某些人幫他編織的美夢。郭台銘在這場大戲裡,甘願俯下身子,給習近平當「墊腳石」。這是什麼操作?說白了,就是要把台灣打包送給中共,然後讓習近平踩著台灣
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點名及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尤其在此敏感時刻削減國防支出是發
2025年,新加坡的財政總收入達到1,499億新幣,其中財政經常收入為1,228億新幣,而淨投資回報貢獻(NIRC)則高達271億新幣,占財政總收入的18.5%。換句話說,每5塊錢的政府收入中,就有1塊錢來自國家儲備所設立的主權基金,這已成為僅次於公司稅的第二大財政收入來源。同時,NIRC對國內生產
根據《自由時報電子報》「中外交部狂嗆『戰爭奉陪到底』 美防長強硬:準備好了」之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3月4日起,提高中國商品關稅至20%,中國則宣布對美國進口食品課10%到15%關稅。美中貿易戰開打,彼此嗆聲,我們再次見證強國的「話語權」!台灣的「話語權」呢?除了台積電之外,台灣的國防實力,有待提升
我國今年稅收超徵五千兩百八十三億元,引發社會各界對盈餘資金分配的熱烈討論。國民黨主張「還稅於民」,打算每人普發一萬元現金,在立法院提特別條例且已一讀通過。然而,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台電長期面臨國際能源價格飆漲的壓力,已是連年虧損,累計至今已高達逾四千億元。行政院原本規劃從超徵稅收撥補一千億元以填補台
因應國內外情勢的變動,賴清德總統今年已兩度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二月十四日的會議,總統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三%以上的目標。三月十三日會議,則就中國對我們國家主權、對國軍滲透及間諜活動、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藉交流滲透台灣社會,以及藉惠台融台等五大威脅,提出恢復軍審等十
面對高度不確定川普二.○,波蘭始終是與眾不同的標竿!波蘭今年國防預算佔GDP四.七%,北約會員國中最高,距川普要求五%目標僅一步之遙,預計明年可望第一個達標。當歐盟努力推銷國防預算GDP三%「歐洲再武裝」方案時,波蘭已提前部署。華沙當局日前揭示國家擴軍目標,軍隊規模從廿萬人擴增到五十萬人,為所有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