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添斌/核稿編輯面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帶來的持續威脅,位處北約(NATO)東翼前線的成員國立陶宛5日宣布,將投入11億歐元(約新台幣364.1億元)鉅資,用於加強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邊境防禦工事,其中包括採購大量反戰車地雷。《法新社》報導,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立陶宛及其鄰國拉脫維亞、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8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軍事支出飆升至2.72兆美元(約新台幣88.4兆元),年增9.4%,創冷戰結束以來最大增幅。其中,中國軍費達3140億美元(約新台幣10.2兆元),穩居全球第二、亞洲之首,佔亞洲及大洋洲總軍費的一半,顯示其軍事擴張正驅動區域
最新衛星影像揭露中國一處先前隱藏的海軍基地,至少停泊六艘核潛艦,坐實北京持續擴張軍力,引發外界對其海洋戰略及區域穩定的高度關切。該基地位於青島,可直接通往黃海、東海及日本海。《每日郵報》報導,率先判讀影像的澳洲獨立海軍分析師勒克(Alex Luck)指出,基地內的六艘核潛艦中,有五艘是配備傳統武器的
美國能否同時軍援烏克蘭、台灣與以色列,而不會耗盡自身武器及彈藥庫?華府智庫「民主防衛基金會」( FDD)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尚可,但若無重大改革與新投資,美國防工業基礎恐難長期支撐。美國《防務一號》(Defense One)網站報導,這份題為《民主軍火庫:武裝台灣、烏克蘭、以色列並強化美國工業基礎
美國軍方證實將撤離駐紮於波蘭東南部亞松卡(Jasionka)後勤樞紐的部隊與裝備。此處是運送武器援助烏克蘭的關鍵節點,美軍高層稱此舉為優化行動並能節省「數千萬美元」開支,但時機點引發外界對美國歐洲防務承諾的疑慮。《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據美陸軍歐洲-非洲司令部司令多納赫( Chris
紐西蘭週一(7日)公布重大國防改革計畫,將大幅提高國防開支,投入數十億紐幣發展飛彈、無人機及網路安全等現代化軍力項目,以因應快速升溫的全球緊張局勢。《法新社》報導,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表示,紐西蘭是時候「善盡其責」,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將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
繼北約成員國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表態將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之後,芬蘭政府1日也表示計畫退出《渥太華公約》,並試圖在2029年時將國防預算增加到國內生產毛額(GDP)3%,藉此應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根據美國《CNN》報導,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3月18日表態退出《
「龍火」(DragonFire)是英國目前自主開發最成功的雷射武器,目標在2027年上艦部署,然而在最新的明年度預算規劃中,財政大臣里維斯(Rachel Reeves)將先提供額外22億英鎊(約943.3億新台幣),以朝向防衛支出占GDP 2.5%邁進,該投資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將雷射武器的部署從1
劉晉仁/核稿編輯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今(26日)宣布,瑞典初步計畫在2030年將防務支出提升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5%,這個計劃的步調,比先前預想的更快,且數字也更大。《路透》報導,瑞典目前的國防支出,正按照計畫提升到GDP的2.4%,並預期在2028年會增加
因應中國對台軍事威脅及台美軍事合作關係,賴清德總統宣佈國防預算將逐步拉高比例達到GDP三%,國防部已指示陸海空軍司令部丶憲兵丶後備及資通電軍指揮部,評估未來可能的建軍採購計畫,呈報給國防部統合規劃,軍方人士今天指出,預計今年5月即可統合評估完畢,並送交行政院審議,做為115年度國防部預算及新增的特別
德國財政向來保守,不允許舉債創造赤字,堅持財政平衡,但也因此無法利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不過,這項原則近年已因製造業衰退、俄羅斯威脅等因素逐漸動搖。德國議會昨日通過一項法案,放鬆對聯邦國防開支的長期限制,允許國防和某些安全預算的增加超出國家預算赤字限制
相關報導請見新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顧立雄引羅馬名言「汝欲和平,必先備戰」顧立雄明報告四年國防總檢討 報告揭「多域拒止、韌性防衛」新方向《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國防部預測中共對台作戰6特徵總統賴清德上(2)月宣示,我國將擴大國防投資,目標讓軍費達GDP 3%水準;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重返白宮,便積極將要求盟邦承擔區域防務、拉高軍費支出,並暗示華府將以此重新評估防衛承諾;我國先前也曾遭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點名,認為我國國防預算應增至國民生產毛額(GDP)一成水準。對此,國防院最新民調顯示,台灣社會逾半數人民支持增加軍費,凸顯民眾對
相關新聞請見部隊規模與任務俱增 憲兵今年爭取擴大與美交流美國總統川普疾呼友盟國家增加軍費支出,且強調「使用者付費」的核心精神,可能影響美國與友盟國家的軍事交流。熟悉台美事務的我國將領私下分析,雖然川普施政具有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包括軍事援助、雙方軍事交流的形式,但回顧川普第一任期的作風,今年會是變數
美國國防部主管政策的次長提名人柯伯吉表示,根據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國將向澳洲出售3至5艘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艦,但此舉可能讓美國海軍變得「脆弱」,甚至導致美軍潛艦無法「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點」,尤其是台灣等太平洋第一島鏈的軍事衝突。
第14屆中國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開幕,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外媒報導,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約為人民幣1.7847兆元(約新台幣8兆710億),年增7.2%,與去年持平。這是自2022年以來,中國軍費預算增幅連續4年超過7%。外媒報導,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約為人民幣1.7847兆元,年增7.2
傳出美國決定凍結對烏克蘭軍援消息之際,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3日公開斥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邪惡」,指其推動與俄羅斯的「永久戰爭」。此言論與美國總統川普立場相呼應,川普正加大對烏克蘭施壓,要求盡快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這場爭議凸顯美烏關係緊張,也暴露美國與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19日宣布,未來2年將持續擴大國防支出,預計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3%;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派夫克亦表示,2026年軍事支出將超過GDP的4%,藉此應對俄羅斯的持續威脅,展現捍衛歐陸安全的堅定決心。「歐洲新聞臺」報導,瑞德里克森表示,「丹麥正處於危險之中」,因此絕不能再削減軍費;
總統賴清德近日宣布將優先透過特別預算,達成國防預算佔GDP3%目標,外媒加碼報導,我國政府正考慮向美採購最多100億美元(約3726億元台幣)裝備,更透露「購物清單」含岸防巡弋飛彈(CDCM)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等。國防部今(18)於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不予評論,但強調特別預算編列4大考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14日表示,他深信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二任期內,波蘭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將會進一步強化,其中包括在波蘭興建「川普堡」(Fort Trump)軍事基地。根據波蘭媒體《Polsat News》報導,杜達在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