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近日宣布將優先透過特別預算,達成國防預算佔GDP3%目標,外媒加碼報導,我國政府正考慮向美採購最多100億美元(約3726億元台幣)裝備,更透露「購物清單」含岸防巡弋飛彈(CDCM)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等。國防部今(18)於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不予評論,但強調特別預算編列4大考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14日表示,他深信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二任期內,波蘭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將會進一步強化,其中包括在波蘭興建「川普堡」(Fort Trump)軍事基地。根據波蘭媒體《Polsat News》報導,杜達在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會後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 以上的目標,並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國安法制改革,以及「立足臺灣,布局全球」的經貿戰略等三大工作。根據總統發佈的國安高層會議照片,以及出席人員座位排序,則是另有玄機,引起政治圈內的討論,尤其是政壇
賴清德總統昨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賴總統宣布,要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百分之3以上目標。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就算增加特別預算,要在明、後年達到GDP3%,恐怕也是「知易行難」,因為屆時每年特別預算的金額,說不定會逼近國防部年度預算的50%。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宣布為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3%GDP以上的目標。對此,國防部今回應本報提問表示,近年隨敵情威脅升高,我國防預算逐年穩定成長,GDP占比相對提升,期建構可恃防衛戰力,目前建軍重點在「建構不對稱戰力」
川普上任後望我國大增國防預算,但實際上也變相向我國預算體制砸上一道難題;總統賴清德今日回應,擬優先增加「特別預算」以達短期GDP佔比3%以上目標。對此,揭仲分析,若要回應川普政府排山倒海的壓力,又要設法減少對其他支出排擠,編列新的特別預算,似乎成為政府當下唯一選擇。
相關新聞賴總統宣示國防預算將占GDP3% 2026年預算達8000億有譜!國防預算將大增千億 國軍薪資、戰力庫存可望上調、增加賴清德總統今日表態,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佔比3%以上,明年度特別預算額度可望多編列至少400億、國防部年度預算將至少增加1400億以上。國軍逐步從「有什麼
相關新聞賴總統宣示國防預算將占GDP3% 2026年預算達8000億有譜!國防預算將增千億 F-35、神盾艦「夢幻清單」離實現更進一步賴清德總統今日表態,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佔比3%以上,若依此趨勢分析,明年度特別預算額度將編列至少400億、國防部年度預算將至少增加1400億以上
相關新聞國防預算將大增千億 國軍薪資、戰力庫存可望上調、增加國防預算將增千億 F-35、神盾艦「夢幻清單」離實現更進一步總統賴清德今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他於會後記者會表示,為展現保護國家決心,會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佔比3%以上。若以學者先前採2025年GDP預估值26兆4493億元
美國國會迎來新一輪會計年度,其中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的共和黨成員都提案提高美軍未來的國防支出,以推進美國總統川普政策,眾院部分提議未來10年增加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7兆)開支,參院部分甚至推出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91兆)的版本。
美國總統川普不斷要求,北約各國將國防支出拉高到GDP佔比5%,對此,比利時1月31日成立的新政府表示,比利時最晚於2034年將國防支出占比從1.3%提升至2.5%,包括向北約提供2個旅、常態部署1艘巡防艦等。軍聞網站「European Security & Defence」報導,比利時國防部長西奧.
各國在全球局勢詭譎之際持續增加軍費,為南亞大國的印度也不例外,根據外國軍聞網站報導,印度今年度國防預算達6兆8121億盧比(約新台幣2兆5553億元),比起去年增長9.53%創歷史新高,但是退休待遇經費占了預算總額將近4分之1,專家擔心,如此可能排擠武器採購經費。
川普20日回鍋白宮,國策院今日因應時事舉辦「川普新政與2025國際變局」座談會。學者表示,美中「大兩岸」關係,仍將維持鬥而不破,中方會與美國明確底線;北京在「小兩岸」關係上則續維持威逼利誘兩手策略,而適逢「馬習會」10周年,今年可能自行舉辦,成習對台政策訴求平台。
相關新聞請見川普的喊話立陶宛聽到了 明年起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 5%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17日表示,立陶宛國防支出明年起將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至6%,藉此組建「師」級部隊、籌獲新款戰甲車。位於波羅的海的立陶宛,不僅面臨俄羅斯的軍事擴張威脅,同時也須肆應灰區
相關新聞請見「俄」鄰促立陶宛積極建軍 當前威脅、軍事實力、未來規劃一次看川普於美東時間20日就職美國第47任總統,由於他就職前,曾對北約、我國等盟邦的國防支出偏低有所微詞,因此他重返白宮後的後續舉措受到矚目。對此,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17日明確表態,自明(2026)年起
即將上任的美國準總統川普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將國防預算提高至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讓各國備感壓力。英國《金融時報》12日指出,目前國防預算佔比領先北約各國的波蘭,第一個站出來力挺川普,但稱其他國家可能需要10年才能達到目標。
外媒《路透》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已按計畫從美國手中接管協調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旨在防範持「北約懷疑論」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削減援助。報導指出,此舉延宕數月後終於實現,使北約在俄烏戰爭中扮演更直接的角色,但並未承諾投入自身軍隊。然而,外交人士坦言,由於美國是北約的主
李冠成(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原文刊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近期,教育部於政治大學成立「大專校院全民國防教育資源中心」,並透過多場增能培力研習活動,積極儲備國防教育人才,進一步彰顯全民國防在維繫國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在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
祝蘭蕙/核稿編輯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今(16)日參加軍務會議時以挑釁語調表示,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正全面佔據上風,迄今已攻占了189個烏克蘭村鎮,而2024年無疑是軍事上「標誌性的一年」。《法新社》報導,普廷今日到國防部參加一場擴大會議,他向高階軍事將領發表演說時以挑釁樂觀的
國防部明(2025)年度預算送抵立法院,相關預算審查自上(11)月起付委後,現已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下稱國防委員會)中陸續排程。根據立法院今(13)日公布的下周議程,國防委員會下周一、三、四已排定審議預算,後面兩天將實質審查國防部機關公開、機密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