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十七日揭露美國向烏克蘭提出的經濟合作協議,不僅企圖控制關鍵礦產,涵蓋領域還包括石油、天然氣、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該報形容,依照美方開出的條件,此份「無限期」協議等同對烏國進行「經濟殖民」,是幾乎無法實現的財政負荷,在基輔政府內部引起震驚與恐慌。
By Michael Martina, Yimou Lee and Ben Blanchard / Reuters, WASHINGTON and TAIPEI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yesterday declined to say whether Tai
中光電(5371)下午法人說明會公布去年財報,在營收微幅成長下,毛利率17.8%較前一年下滑2.1個百分點,每股稅後盈餘2.1元,創下2013年以來新低。儘管本業獲利衰退,但無人機題材亮眼,今日股價鎖住漲停87.4元。中光電去年第四季營收98.87億元,季減7.5%,毛利率19%,季增2.4個百分點
吳孟峰/核稿編輯英國政府去年10月公布預算案,從今年4月起大幅增加企業稅,此舉恐提高經營成本。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有25%的英國雇主計劃在4月預算稅上調之前裁員,這將加劇人們對就業市場急劇下滑的擔憂。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IPD)調查發現,去年10月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起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17日表示,為回應美國總統川普提高國防支出至GDP 5%的要求,北約歐洲成員國已同意加強國防投資,但目前的力度仍遠遠不足。「相較川普總統上任前,北約歐洲成員國的國防支出已增加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3兆元),但這絕對不夠,我們必須投入
總統賴清德近日宣布將優先透過特別預算,達成國防預算佔GDP3%目標,外媒加碼報導,我國政府正考慮向美採購最多100億美元(約3726億元台幣)裝備,更透露「購物清單」含岸防巡弋飛彈(CDCM)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等。國防部今(18)於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不予評論,但強調特別預算編列4大考
英國首相施凱爾投書《每日電訊報》,表明「準備好且願意派出英國部隊進入烏克蘭領土執行任何和平協議」,促使歐洲國家陸續表態。波蘭已表明不願派兵,德國認為此議題「言之過早」。施凱爾在投書中寫道,「英國準備好扮演領銜角色加速推動烏克蘭的安全保證。這包括對烏國更進一步的軍事支持,英國對此準備提出至少在2030
自由時報日本戶籍國籍欄可記載台灣 對台重大正名措施 5月實施日本法務省預定今年五月修改戶籍相關法令,外國人的「國籍」欄將修改為「國籍.地域(地區)」欄,亦即台灣人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可由現行的「中國」正名為「台灣」,這是繼二○一二年「在留卡(居留卡)」的國籍欄承認台灣人可登錄為「台灣」之後,日本對台重
賴清德總統昨接見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一行人。賴表示,台灣會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期盼與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確保台灣、美國與全球民主夥伴,持續保有科技優勢;博明也談及,賴總統日前宣示國防預算達GDP三%以上目標,對於台美兩國增加嚇阻力量是很好的開端。
川普及其國務卿盧比歐、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連番對俄烏戰爭發表意見,台灣少數「疑美論」者,又趁機亂作文章,聲稱美國會隨意拋棄烏克蘭,實際上了解川普的談判習性,就知道他會在談判前先把所有可能性都提出,以拓寬談判操作空間,至於最終要達成的目標與談判的底牌,則在談判前須讓對手捉摸不清。
為因應美俄就烏克蘭的和平談判可能排除歐洲參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七日邀集德國、英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荷蘭、丹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商討對策。英國首相施凱爾會前投書「每日電訊報」,表明「準備好且願意派出英國部隊進入烏克蘭領土執行任何和平協議」。
COOPERATION:The president’s announcement about Taiwan aiming to increase its defense spending would help boost the nation’s deterrence, Mark Pottinger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16日播出的專訪中強調,任何俄烏和平協議都必須有基輔直接參與,並警告俄羅斯今年夏季可能擴大對北約的軍事行動。澤倫斯基在「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中指出:「這場針對烏克蘭的戰爭每天都帶來傷亡代價。」對於川普政府曾試圖斡旋美俄和談的提
賴清德總統今接見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一行人時表示,面對威權國家強化合作帶來區域安全風險,台灣會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期盼跟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博明也談及,賴總統日前宣示國防預算達3%以上目標,對於台美兩國增加嚇阻
美國國務院十三日更新官網的美台關係現況頁面,調整對台政策的論述,刪除了長年的「不支持台獨」措辭,新增期待兩岸分歧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並未明確回應「兩岸互不隸屬」的說法。長期以來,美方在台灣議題上採取「戰略模糊」政策,此次措辭的修訂變化,使美方對台立場產生某種程度的模糊性。過去
朱立倫、韓國瑜、傅崐萁們手拿「屠刀」,面目猙獰的對法案、預算等亂砍亂殺,殺的台灣遍體鱗傷、政府血流成河,然後改擺笑臉,喊話要民進黨「放下屠刀」,停止大罷免。可是,朱立倫們,拿屠刀亂砍逞凶的就是你,該放下屠刀的就是你!而且,「屠刀」明明仍在你們「殺手」韓國瑜、傅崐萁、黃國昌等手上!謊言的古希臘文原意就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對加拿大能源商品則徵收10%關稅),在加墨兩國同意加強邊境執法措施後,同意延後關稅至3月1日實施。但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如期在2月4日生效。川普2月9日並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加徵25%關稅,14日還簽署備忘錄,宣布「對等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風暴不斷擴大,二月十三日簽署「對等貿易與關稅」備忘錄,預計對所有貿易往來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以縮小美國去年超過一.二兆美元的貿易逆差;此項被稱為七十五年來,美國貿易政策的根本性改變,近日將會實施。川普形容「對等關稅」,就是「其他國家向美國徵收多少關稅,我們也將向他們徵收相同關
近期市場關注焦點仍持續在川普又祭關稅大刀,連番以關稅政策對數個國家突襲。其中川普更再度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令市場關切美國是否會實施晶片關稅,因此在政策不確定性干擾下,也打壓投資情緒,台股表現延續區間震盪態勢,2月14日加權指數收在23,152.61點,單週累計下跌325.66點,週跌幅近1.3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接受法國挑戰報專訪,談及美國總統川普下的台海局勢。吳志中強調,台灣人捍衛自身民主的決心未改,將繼續強化國防,並指出台海衝突將衝擊全球,台灣積極備戰以因應各種可能性。吳志中在「挑戰報」(Challenges)專訪中向法國讀者解釋台灣的「務實外交」、台美關係演進、川普重回白宮後對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