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DeepSeek影響美中AI競爭? 國防院學者:晶片禁運是最大挑戰生成式AI已成為全球躍躍欲試的嶄新領域,多個行業正研究能否倚重生成式AI提升效率。不過,國防部近日通令,考量生成式AI平台藉由大量蒐集、學習用戶提供資訊產出,因此,凡是國軍公務資訊、法規限制資訊與個資等,皆嚴禁發布上傳至任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發布AI(人工智慧)模型引發話題,事實上,我國中科院也嘗試在政府主導研發的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基礎上,打造ANILA營運管理平台,先以提升行政效率、營運決策能力為目標,未來期盼推廣至國防相關運用,成為首個專責國防事務的生成式AI決策平台。
人工智慧(AI)科技近年相當熱門,其中又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技術最令人驚豔,其超乎想像的資料庫與自主學習能力,在生活、工作等領域已帶來相當程度的改變;美國空軍為探索該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潛力,當地時間前(10)日亦宣布啟用專屬的生成式AI服務,期望能藉此服務,提升空軍一般軍事行政的工作效
吳宗翰(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原文載於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即時評析,本報獲國防院同意全文轉載)10月30日,七大工業國集團(簡稱G7)就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開發者的國際指導方針與行動規範達成共識,並發布聯合聲明。同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在
AI技術近年急速發展,各行各業都試圖利用AI或ChatGPT這類生成式人工智慧、大型語言模型於實務領域上,軍隊也不例外。美國國防大學教授Josh Baughman近期在美國「空軍與太空軍協會」月刊表示,美軍和共軍已經在相關領域上展開競爭,並分析共軍可能試圖利用ChatGPT這類技術幫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