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不少民眾重視視力保健,日常習慣補充葉黃素,但你真的吃對了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門診中常遇到患者盲目補充保健品,尤其是護眼族群幾乎人手一罐葉黃素,卻未搞清楚自己的眼睛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恐怕白花錢又無效。陳欣湄在臉書粉專分享經驗指出,葉黃素、B群、益生菌是民眾最常補充的前三名營養品,但
葉立斌/核稿編輯逛市場時,經常能看到南瓜的身影,其營養價值極高,對健康大有益處。營養師廖欣儀在臉書專頁「欣儀的營養聊天室」發文指出,南瓜便宜、堅實耐放、烹煮方法多元,很適合作為日常料理。它還富含3種營養素,如保護視力的β-胡蘿蔔素、有助於排便順暢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調節血壓的鉀等。
紀麗君/核稿編輯天氣越來越熱,是不是偶爾會感到沒胃口、吃不下?數位營養諮詢專家錢靜蓉在臉書專頁「Emma營養師-錢靜蓉 營養保健。親子育兒。生活分享。」發文分享1道開胃料理「台式泡菜」,只要簡單4步驟即可享用。而且泡菜對人體有諸多好處,其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植化素有助於抗發炎、醋可以穩定餐後血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有聽過NMN嗎?它可是幫助細胞活力升級的幫手、抗老的加速器喔!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人的細胞就像工廠,久了會面臨老化反應,NMN(β-菸醯胺單核苷酸)就是能幫助老化工廠重新運作的材料,可以從一些飲食中攝取,像是豆類、燕麥、鮭魚、酪梨、深綠色蔬菜、奇異果等,早上空腹吃,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據《衛報》報導,英國科學家開創全球先例,利用來自手術病患的活體人腦組織,成功模擬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早期病變過程。這項突破性研究能即時觀察腦細胞受損機制,預期將大幅加速失智症藥物的篩選與開發,為尋找治癒方法帶來新希望。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人以為荷爾蒙失調是老化、壓力或疾病的問題,但其實日常飲食就是最關鍵的根本,只要每天認真吃對食物,並且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休息、修復,荷爾蒙自己會慢慢回到平衡狀態,氣色、體力、情緒,全部自然變好。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分享,結合35921原則的「1天2餐保養版」菜單。
黃宜靜/核稿編輯獨特的清涼與芬芳,許多飲食如青草茶、或生活用品如口香糖都能看到薄荷的蹤跡。醫師張家銘引述研究指出,薄荷被發現能活化嗅覺、免疫、大腦三重防線,降發炎、保護神經、提升記憶力,甚至維持口腔健康等。建議可自行種植薄荷盆栽放陽台,或準備薄荷精油,少量滴在擴香機或手帕上,每天聞10至15分鐘,幫
葉立斌/核稿編輯胰臟癌帶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等多位名人,若曾得過「這疾病」,未來發生胰臟癌的可能性大增。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指出,由於胰臟是再生能力很弱的器官,只要急性發炎一次,胰臟細胞就難以恢復,容易癌變。據2024年韓國延世大學統計顯示,急性胰臟炎發生後的2年內出現胰臟癌的機率
黃宜靜/核稿編輯膳食纖維除了助排便,還是體內的「抗發炎消防員」!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表示,水溶性膳食纖維除了能防止便秘,還能使腸道好菌努力地把纖維「發酵」,變出短鏈脂肪酸(SCFAs),有助於抗發炎、緩老,舉例來說,白木耳、黑木耳、秋葵、山藥、洋蔥、蘋果、奇異果、燕麥及大麥等食物富含水溶性纖維,
黃宜靜/核稿編輯運動後汗水淋漓,總想喝點東西解解渴。營養師科提斯彙整研究指出,在運動後來瓶豆漿,可以補充優質黃豆蛋白修復肌肉,幫助增肌減脂外,還有降低癌症風險、改善血脂、增進運動表現等多樣好處。並提醒,雖然豆漿營養高,仍建議飲食多樣化,以豆漿取代部分動物性蛋白質,讓飲食更均衡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清爽又營養的生菜沙拉是不少人輕食首選。不僅能補充水分,還富含各種對身體有益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表示,紅葉萵苣、奶油萵苣、小黃瓜與小番茄、綠捲萵苣,以上這些食材都可以生吃,而且營養豐富,是適合製成生菜沙拉的好選擇。而其中奶油萵苣有助於穩定血壓並強化骨骼,小番茄則含豐富
春天氣候變化大,相對濕氣較重,容易影響筋骨的健康。日常照護要留意保暖,避免受寒,適時適量地伸展活動,營養要均衡,盡量避免生食及冷飲,也可以善用藥膳來照顧。分享2道可祛風濕及強筋骨的藥食膳:●藥食材:黃精、黨參、白扁豆、大棗、雞胸肉、荷蘭豆、砂糖橘、蔥、生薑、米酒、鹽。
阿茲海默症診斷新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抽血,就能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有望取代侵入性高且費用昂貴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阿茲海默症診斷新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抽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有望取代侵入性高且費用昂貴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此重大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在正逢桑椹產季,酸甜口感令人愛不釋手!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桑椹含有維生素C與K、纖維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健康及維持心血管健康,對人體的好處相當多。農糧署指出,每年4月是桑椹採收期,以台南、苗栗及高雄為主要產地。其表皮及果肉嬌柔,初長時,顏色青嫩,待逐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在不知不覺中用眼過度,以及掉髮問題,因此高雄五福諾貝爾眼科診所院長粘靖旻和DCDC植髮醫療團隊主治醫師柯博桓特別推薦吃胡蘿蔔、深海魚、雞蛋、深綠色蔬菜、堅果類、柑橘類水果,以及瘦紅肉等7種食物護眼又顧髮。粘靖旻和柯博桓分別在「粘靖旻眼科女醫師 高雄諾貝爾 屏東 東港
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病友活力打擊樂團體今(8)日展現學習成果,精神科醫師劉俊宏表示,精神病人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穩定且持續的社會心理復健是不可或缺的。經由復健科醫師、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周偉倪引薦,邀請曾任打擊樂團音樂講師陳玫君,帶領精神科日間病房病友學習打擊樂,協助在康復階段克服孤獨,釋放情感,並提升自
黃宜靜/核稿編輯血糖波動與飲食息息相關,尤其對於糖友而言,選擇正確食物是首要關鍵之一。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1項研究,分析地中海、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生酮飲食,在第2型糖尿病管理上的益處和潛在風險;對此,他會首推「地中海飲食」,不過仍建議根據自身需求、執行的難易度等,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喜歡吃滑嫩黏稠的秋葵嗎?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發文分享研究,指出秋葵是兼具膳食與藥用價值的優質食材,黏液、種子與莢果包含了豐富的活性化合物,有助於控制第二型糖尿病、預防心血管與消化系統疾病、緩解疲勞、促進肝臟解毒、具抗菌與抗癌潛力。黏液還可作血漿替代物或血容量擴充劑,未來在醫療與保健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年來,健康飲食風潮興起,許多人開始尋找低熱量、無精緻糖、無添加油的輕食料理。營養師陳怡婷近日在臉書粉專「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分享了一款簡單又健康的「蘋果燕麥蛋糕」,不僅食材天然,製作過程也相當容易,適合各種人群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