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圖書館首度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合作,提供個人借閱證「一證通用」服務,自25日起兩館讀者於線上開通另一館之借閱證,即可享閱國台圖與北市圖超過1100萬冊圖書資料、300餘種資料庫及20萬種以上的電子書。國台圖館長曹翠英說,啟用兩館「一證通用」方式很簡單,於國台圖辦證讀者可於啟用服務後下載北市圖AP
新竹縣湖口鄉立圖書館在2年1次的全縣評鑑中,因營運表現績優第3度獲得特優,今天縣長楊文科公開表揚同時也宣布,縣內除了總圖書館正在興建,包含目前的縣圖在內共8個圖書館,明年將陸續投入3.3億元,進行館舍硬體的升級規畫和施工,打造更優質的閱讀環境服務鄉親。
114年文化部文化禮金將自1月1日起發放,除了原來16-22歲每人領取文化幣1,200點之外,新增13-15歲試辦計畫,每人發給600點,也就是從國中起就能使用文化幣進行藝文體驗。文化部表示,自112年起發放的文化禮金,113年起常態化發放,並擴大對象為16-22歲,每人領取文化幣1,200點。為讓
114年文化部文化禮金將自1月1日起發放,除了原來16-22歲每人領取文化幣1200點之外,新增13-15歲試辦計畫,每人發給600點,也就是從國中起就能使用文化幣進行藝文體驗。此次文化幣領取資格下修至13歲,是文化部長李遠上任後提出,期盼透過政策引導,讓國中生即早親近文化,引發對文化的嚮往。經統計
海洋委員會「SEA!我的海派人生」攝影比賽頒獎典禮於今(3)日在高雄軟體園區舉行,林騰雲的作品「蘭嶼東清灣晨曦之美」拿下金獎。海委會副主委吳美紅表示,參賽作品呈現了台灣海洋的美好,研擬明年提高獎金,歡迎更多攝影高手參加比賽。海委會今年首度舉辦海洋攝影比賽,吸引總計240攝影愛好者提供962件作品參賽
東京藝術大學的大學美術館於10月20日結束「黃土水與他的時代」特展,台灣藝術家黃土水1921年從該校畢業,同年創作的大理石雕作品〈甘露水〉,去年成為台灣國寶。1895至1945年之間的台灣是長期被忽略、彷彿空白記憶的50年,卻也是台灣能發展至今重要的基礎。繪本作家黃郁欽帶著使命感,2023年起出版「
新竹市府響應國際身障日及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平等參與精神,今日舉行「城市平權、藝起共好」成果展,有各種動靜態展,除多元輔具、地板滾球、冰壺等無障礙運動器材等,也有共融式創作體驗,仁愛基金會附設晨曦發展中心家長會長王富美透過共融創作呈現的陶藝「殘缺之美」象徵身障者即使有殘缺,仍可發揮不同的功能,讓社
民眾向台南市立圖書館借書如果逾期歸還,會被記違規點數,累積滿60點將停止借閱權利。為了鼓勵民眾讓逾期館藏回到圖書館,南市圖首度推出「迷圖知返」活動,只要在12月1日至25日歸還,即可消除違規點數,恢復借閱權利,明年起將針對逾期未還的書籍實施追償。
文化部113年發放16-22歲每人1200點文化禮金,使用期限將至12月31日止。據文化部統計,自1月20日發放至今,計有123.8萬名青年領取,領取率達82%,使用金額逾12.2億元,領取使用率達82%。也就是說,目前約有27萬名尚未領取,其中還包括明年就要從「文化幣」畢業的91年次出生者,約5.
作者簡介:蔡雨氛,本名蔡宜芬。1988年生,台南、高雄長大,歷史系畢業。從事影視編劇和剪輯,現任職於看不見電影工作室,同時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近期代表作品《聽海湧》(擔任編劇)、《鑽石水族世界》(擔任剪輯)。得獎感言:謝謝林榮三文學獎,激起我動筆的欲望。
由在地實驗策畫,集結復興漢工作室成員包含吳其育、李承亮、張曉書、陳亮璇、陳敬元、致穎等人作品的「轉生成火鍋料的我,今晚也在鍋底徘徊」展,從5G科技跨域應用於藝術展演的可能性出發,探索藝術家如何轉化技術媒介於創作的各階段變化,即日起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出至2025年2月16日。
作者簡介:白語泫,本名吳博鈞。1993年出生。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曾任職撞球館,現為牙醫師,厚紙島寫作基地成員。這是人生第一次獲得文學獎項。得獎感言:謝謝淇華老師,在陪我修改的過程讓我明白了這篇作品的寓意:如果不願修改自己,寫出父親對我的愛,它就無法感動人,我也永遠無法諒解自己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