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添斌/核稿編輯波羅的海至大西洋是全球最繁忙的海峽之一,任何時候都有2千艘以上船隻,僅靠有人船的能量完全不足以應付,因此丹麥決定投入無人巡邏艇,執行海上監視任務並協助保護關鍵的海底基礎設施。軍聞網站「Defense News」報導,丹麥海軍與美國Saildrone公司合作,將在丹麥海域部屬四艘大型無
相關報導請見軍武新知》一型三機效率獵雷 「台和1號」水下無人艇為反封鎖找解方海軍過去十年曾為強化水面反封鎖籌購新型獵雷艦,最終卻不了了之,儘管快速布雷艇相繼成軍,但反制水下威脅的方案仍未解,而海軍今(2025)年初曾公開徵求無人船及水下無人載具,外界研判是為建構無人化獵雷戰力鋪路。對此,日前展示無人
涂鉅旻/核稿編輯南韓主要國防製造商現代樂鐵(Hyundai Rotem)已正式為其研發中的下一代主力戰車(MBT)申請設計專利,相關文件已由韓國智慧財產局(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公布,預示著南韓在先進戰甲車發展上的新里程碑。
劉宇捷/核稿編輯國軍新款XTS-113雙眼雙管夜視鏡近期通過初評,TS-96與TS-93亦已配發至後備部隊,反映國軍近年開始更重視低光源的作戰能力。不過,相比美國與中國,我們新的夜視能力又是如何呢?無論裝備有多先進多少,國防院研究員賴達文分析認為,低光源作戰並非侷限特殊部隊,唯有平衡特種與常規部隊間
羅添斌/核稿編輯以人工智慧(AI)驅動國防技術聞名的新創公司安杜里爾(Anduril Industries)週一宣布,已達成最終協議,將收購總部位於愛爾蘭的戰術通訊系統製造商Klas。此舉旨在強化其自主作戰系統能力。《路透月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Anduril與軟體公司帕蘭泰爾(Palantir)、馬
羅添斌/核稿編輯美軍「機動防護火力」(MPF)計畫以新型步兵戰鬥車取代可空投的M55輕戰車,卻因研發方向不斷背離初衷,其車重最終達近60噸,不僅無法空投,連橋樑都無法承重。在美國國防部最新決策中,國防部長赫格賽斯近日正式喊停這項研發計畫。軍聞網站「Defense Blog」報導,赫格賽斯1日簽署《陸
相關新聞請詳見美軍造了一款沒人要的東西...M10戰鬥車遭爆「過重」不符部隊需求涂鉅旻/核稿編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日前宣布,為肆應中國與印太威脅,美國陸軍組織、編裝將進行重大改革,包含研發美國「金穹」防空系統、減購機動儎台、普及無人機部隊編制,以及導入AI、3D列印科技
烏克蘭軍方借鑒電子遊戲獎勵機制,推出「無人機軍團獎勵」(Army of Drones bonus)計畫,激勵士兵擊殺俄軍並摧毀其裝備。士兵只需上傳無人機拍攝的成功打擊影片,即可獲得積分。《Politico》報導,此計畫將與新線上平台「Brave 1市場」(Brave 1 Market)整合。烏克蘭副
美國陸戰隊(USMC)正逐步換裝先進的第五代F-35戰機,然而這些新銳戰機卻仍掛載著1980年代的舊式武器。軍方高層已意識到此問題,正積極尋求產業界協助,為新戰機尋求迫切的火力升級方案。《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 報導,陸戰隊航空副司令布萊德福·格林中將(Lt. Gen. Br
羅添斌/核稿編輯有鑑於K9系列自走砲的成功熱銷,製造商韓華集團現在將目標著眼於K9平台的後續發展潛力,並在新發布的未來作戰圖像中,揭露了下一代K9A3型號的外觀構想與設計概念。韓華宣稱,K9A3將引入高度自動化,目標可1人或是無人操作,同時也公布了換裝更強大主砲後的新型砲塔外觀構想。
國防部29日於例行記者會宣佈,為強化國軍在資安與無人機領域之自主發展,國防大學舉辦「114年軍校盃網路安全競賽」,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國軍網路作戰人才;同時國防大學上(3)月26日參與由國科會指導、成功大學主辦之「第二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決賽,透過產學交流與師生合作,強化無人機自主作戰技術之研發
我國向美添購的數百枚愛國者三型增程款防空飛彈(MSE)預計將於今年、明年陸續到貨,做為因應,空軍已著手規劃成立第四個愛國者飛彈營,屆時將可能部署於花東,或牽動首都圈的新一輪部署。目前已知大台北地區的愛國者陣地位於南港、林口與新店3處,透過先前的受攻擊防護率數據分析,國防院學者高志榮整理飛彈部署位置的
美國總統川普3月親自宣布下一代戰機F-47計畫進度,可望成為全球首款第六代戰機,國防院學者舒孝煌於國防院最新一期雙周刊發布評析指出, F-47的機型、性能數據仍處於保密狀態,但具備先進匿蹤外型,以及更強的推進、感測與航電系統,都可與機載人工智慧(AI)結合支援即時決策,並與可執行高危險性任務的無人機
雷虎科技旗艦級無人快艇 USV「海鯊號 SeaShark 800」已正式報名參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快奇專案」攻擊型無人艇性能測試。雷虎表示,「海鯊號 SeaShark 800」是一款具備搭載炸藥及遠程導控能力的自殺式攻擊無人艇 USV,其目標旨在強化台灣在不對稱作戰方面的能力。
在川普授予波音F-47六代機產製計畫後,計畫中落馬的洛馬,決議走向一條特殊的道路。該公司執行長近日表示,他們將研擬把NGAD(六代機)計畫中所研製的新一代技術成果,深度整合到現有的F-35載台中,目標使用50%的成本,達到約80%的六代機先進能力,將F-35提升到「第五代+」,並稱其為「NASCAR
世界各國發展無人機浪潮一波接一波,中國官方媒體18日發表一篇文章稱,中國發展一款被稱為「會飛的保溫瓶」的微型無人機,其外型與傳統木柄手榴彈相若、重量低於1公斤,卻可容納3枚手榴彈,還可以多機「合體」,以利步兵單位運用於偵察與攻擊任務。根據中國《央視軍事》微博所述,這型酷似保溫瓶的微型無人機採用模組化
歐洲國防新創公司STARK於4月14日發表其最新研發的「單向效應器—垂直型」(One Way Effector–Vertical, OWE-V)無人機。這款具備人工智慧(AI)導引能力的打擊無人機,在正式亮相前,已於烏克蘭成功通過實戰測試。
為提升濱海監視、早期預警能力,日本防衛省前(2023)年拍板定案的新型近海巡邏艦(OPV),現已在神奈川縣境內展開建造工作,全案預劃建造12艘,首批4艘目前正在建造中,可望於今(2025)年底至明(2026)年初先後下水,後(2027)年率先服役。
日本防衛省最新發佈2024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空中自衛隊緊急升空次數達704次,較上一年度669次增多。其中對共機升空次數為464次,從細節來看,共機活動範圍擴大,而且無人機擾日的次數也有增加趨勢,為上一年度的3倍。除了共機以外,空自去年度對俄機的升空次數為237次,中俄軍機擾日占
為防止遭到無人機襲擾丶攻擊,維護重要軍事基地運作安全,位在新北市石門地區的空軍戰管聯隊第六雷達中隊,日前實施「營區安全防護演練」,結合反特攻想定,模擬無人機、空拍機襲擾營區。官兵以編制步槍與干擾槍交互掩護、對空警戒,迅速依責任區域完成火網配置,對低空無人機進行反制,驗證雷達部隊重要目標防護與緊急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