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腦廠神基(3005)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利基型產品增添業績柴火,去年12月營收創下2005年同期以來新高,第4季營收更寫下歷史同期新猷,連帶2024全年營業額衝上19年新高,管理層看好今年目標雙位數成長,有望挑戰歷年巔峰。神基去年12月營收30.33億元,月減3.2%、年增19.9%,整體第4
微軟去年力推Copilot+ PC,以高通Snapdragon X系列晶片作為首發,隨著Intel和AMD加入,高通的獨佔期已經結束,出師不算成功的高通,為了增強競爭力,準備搶攻平價的AI PC市場
高佳菁/核稿編輯全球最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向輝達(NVIDIA)供應AI(人工智慧)晶片的計劃一延再延,預計三星即將在週三(8日)公佈的最新業績,第4季獲利成長將持續放緩。《路透》報導,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電視製造商,預計截至12月的單季營業利
NVIDIA 正式揭曉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今日 CES 展由執行長黃仁勳親自發表,本月起即將上市。
IC設計大廠聯詠(3034)今公告2024年12月營收為85.27億元,月增3.83%、年減1.75%;受惠匯率,第4季營收為252.62億元,季減9.3%,略優於法說會預估季減10%-14%;全年營收為1027.88億元,年減6.92%,為近4年新低。
被視為科技業風向球的消費性電子展(CES)本週即將登場,人工智慧(AI)依舊是今年貫穿全展的主旋律,主辦方今天接受本報採訪時,分享今年AI發展的重點:企業端關注的是「生產力」,包含AI Agent、數位孿生、人形機器人3大領域,而消費端則聚焦「個人化」。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商穎崴(6515)今(6)日公布2024年12月自結營收為4.55億元,月增4.54%、年增164.82 %;第四季營收為15.39億元,季減20.27%、年增128.68%,寫歷年同期次高;2024年營收57.98億元,年增57.47%,超越2022年營收高點,再創歷史新高。
去年台北電腦展期間,高通與微軟聯手推動 Copilot+ PC 搶攻 AI PC 筆電市場,並引發外界對 Arm 架構處理器的高度期待。當時 Arm 執行長 Rene Haas 更喊出要在 Windows 電腦市場上以 Arm 架構取得 50% 市占率,打破由 Intel 和 AMD 長期主導的 x86 格局。然而,根據最新研究機構的預測,2025 年 Arm 架構筆電的市占率恐怕僅有 13%,要達成這項目標恐怕還有得等。
本週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即將開跑!作為 AI 領頭羊的 NVIDIA 預計在明天,將由執行長黃仁勳親自出馬進行主題演講。外界盛傳,NVIDIA 會在本次活動揭曉新一代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現在就有業者偷跑,提前曝光最頂規的 RTX 5090 細節。
神準 (3558) 董事長蔡文河指出,去年切入伺服器相關產品後,今年將首次參加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後續會持續密切觀察美國市場,並計畫下半年在北美設立據點,整體而言,2025年在網通、邊緣運算伺服器產品雙軌並進,其中邊緣運算伺服器相關產品可望佔全年營收40-50%下,有助於營收、獲利成長。
AI(人工智慧)應用百花齊放,美國網通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揭示未來數年客製化AI晶片需求強勁,令市場聚焦ASIC(客製化晶片)將成為除了輝達之外的另一主流,美系外資更提出ASIC(客製化晶片)2.0時代已經來臨,世芯-KY(3661)、創意(3443)、智原(3035)、神盾(6462)
台股上週五季線得而復失,今年開春首週週線再度翻黑,全週下跌超過三六七點,三大法人合計週賣超近六百億元。不過,法人認為,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即將登場,AI概念股獨領風騷,台股仍有許多利多題材可期。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今年開年台股表現失利,但仍有不少利多題材可以期待,包括即
雖然外資2024年全年賣超台股近7,000億元,但在內資撐盤下,台股全年上漲超過5,000點、漲幅28%,創下歷史新高,2025開年受到美股拖累,呈現震盪整理,3日一度上漲逾200點,攻破23,000點,但盤中失守,終場收22,908.30點,上漲76.24點、0.33%。
ASIC是什麼?AI(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下,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研發自有AI ASIC(特殊應用IC),特別是雲端業者積極佈局,帶動ASIC市場。不同於通用的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型處理器),ASIC是針對特定應用所設計的晶片,在1980至1990年代曾盛行一時,但由於客製化設計的門檻高,隨
劉佩真/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主計總處預測二○二五年國內經濟成長率雖將由二○二四年的四.一七%減緩至三.二九%,但仍可維持於三%以上,且多家研究及市調機構預估的區間也多半處於三.○~三.三%之間;事實上,若從行業別的前瞻表現可知,二○二五年國內景氣能見度最佳的行業別依舊為半導體業,其景
今日台股軍工概念股領頭上漲,PSA華科事業群旗下被動元件廠佳邦(6284)今年起積極布局無人機、低軌衛星、AI伺服器等應用,今日股價開高走高,截至9:54分為止,股價上漲2.8元、來到84.6元,漲幅3.42%,盤中最高一度來到85.8元、漲幅近5%,成交量超過3000張。
連接線廠今皓(3011)董事長石浩吉今天在法說會表示,目前觀察消費性電子、PC與車用產業明年的前景不算太明朗,但AI的下游需求相當強勁,因此,集團除了透過篩選既有產品、優化毛利結構,也將持續進行AI軟硬整合布局,2025年保守中帶點樂觀,後續也可望在策略性投資人參與之下,運用私募普通股充實營運資金。
回顧2024年,科技業發展仍是以「AI」人工智慧為關鍵字,並且更加具象化,不侷限是一款App或是軟體,更展現多角化延伸,無論是筆電、手機乃至於最新的遊戲主機都能看到AI的身影,也帶來各種不同的便捷功能。除了AI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改變?一起盤點2024年科技大事件、了解2025年發展趨勢。
提供租稅優惠 設創新基金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日出席「台灣產業創新與轉型高峰論壇」,強調台灣半導體現已成為全球焦點,倘若將此領域的優勢稍微傾斜,就能帶動軟體產業鏈發展,進而形成生態系,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驅動力。劉揚偉認為,台灣過去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軟體產業鏈,並非是因為市場太小、硬體能力太強
華星光 (4979) 今日召開法說,在產品持續出貨下,且隨無塵室增加、代工也會增加,再加上美國對中資光通訊廠商模組出貨限制,華星光會迎來轉單效應,明年有相當程度增長。華星光說,目前營運有三大主軸,華星光在長距離光模組為龍頭廠,雷射晶片代工、光學引擎COC(Chip-on-Chip)為雙翼,待「雙翼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