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蘋果iPhone 17系列熱賣帶動,台灣10月手機全面噴發,單月銷量衝上56.5萬台,比9月再成長17%,創下今年最高成績,而在高單價旗艦機的助攻下,整體總銷售額更大增近3成
三星A56自上市以來一直穩坐「全台最熱賣Android手機」寶座,被視為「新一代Android神機」,不過在蘋果iPhone 17系列的猛烈攻勢下,A56終於守不住,最新榜單顯示,它正式跌出台灣暢銷手機前5名了
Google在8月推出AI圖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也就是Gemini 2.5 Flash Image,因為能精準處理人物而爆紅。如今,Google再把它升級成「Nano Banana Pro」,以Gemini 3 Pro打造,在AI圖像生成能力上可說是大幅躍升
Google在今年8月宣布Android系統將迎來重大調整,明年起阻止用戶安裝由「未經驗證開發者」製作的App,引發不少進階用戶和獨立開發者的不滿,認為此舉等同在「扼殺側載自由」
現代人對手機續航普遍存在「電量焦慮」,不少人外出時一定會多帶一顆行動電源,但始終不太方便。也因此,近年手機市場愈來愈往「超大電池」方向發展,尤其中國品牌積極衝刺,7,000mAh或8,000mAh 已不罕見,明年甚至有10,000mAh電池手機量產問世
又有行動電源出事了!行動電源大廠Belkin再度在美國宣布召回三款產品,台灣經濟部標檢局網站也特別提醒民眾留意此次召回事件
HTC VIVE Eagle抗藍光透明鏡片款,即日起於全台台灣大哥大myfone門市、嘉晏光學2020EYEhaus以及合作經銷門市同步開賣,售價15,600元。 HTC在今年8月推出VIVE Eagle智慧眼鏡,主打繁體中文操作和介面,被視為目前市面上最適合台灣使用者的智慧眼鏡,如今除了原有的太陽眼鏡款,HTC再追加全新
HTC自8月推出VIVE Eagle AI智慧眼鏡,主打繁體中文操作和介面,可說是市面上最適合台灣人的智慧眼鏡,HTC今(13日)宣布推出「抗藍光透明鏡片款」與多項軟體升級功能
OpenAI在今年8月推出GPT-5時,原以為會大獲好評,沒想到不少用戶的初期反應不如預期,今(13日)再推出GPT-5.1升級版,強調這次更新「讓ChatGPT更聰明,也更有溫度」,整體對話體驗將更自然、更具互動感
YouTube啟動全新「AI年齡驗證」功能,自8月起逐步上線,不過直到9月底,大批用戶才真正被系統要求進行驗證,當時已引起一波反彈,如今隨著YouTube擴大實行範圍,更多用戶被波及,氣得直嗆:「要刪掉App了」
蘋果封閉的生態圈再度遭遇挑戰,繼歐盟之後,日本也將加入推動「開放iPhone」的行列,強迫蘋果開放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讓iOS用戶能自由安裝App,打破長期以來只能透過App Store下載的限制
雖然台灣手機市場早以支援5G功能為主流,但過去仍有穩定的需求支撐著4G手機的銷量。不過,這項趨勢正悄悄發生轉變,隨著入門5G手機的規格提升和價格下探,4G手機的市場競爭力快速被削弱,甚至面臨加速退場的局面
台灣5G開台至今已滿5年,加上歷經整併時期,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三大業者早就以5G為主要戰場,不僅比拼用戶的5G體驗,5G用戶數也是競爭指標之一。然而,最新數據指出,市場戰況正出現微妙變化
蘋果iPhone 17系列上市後橫掃市場,徹底碾壓Android陣營。根據市調最新公布的2025年9月全台TOP 20暢銷手機排行榜,榜上竟然沒有任何一款Android旗艦手機,就連長期霸榜的三星S25 Ultra,這次都慘遭滑鐵盧,令人感到相當意外。
隨著蘋果推出iPhone 17系列,台灣手機市場迎來今年最強一波換機潮。根據市調機構數據(依實體通路),2025年9月台灣手機銷量高達48.1萬台,不僅比上月大增33%,總銷售額更暴增1.8倍
蘋果 iPhone 17 上市以來,可說是吸走全台灣的手機買氣,不僅大幅提升市場銷量,更全面將 Android 旗艦手機擠下熱銷榜單。
蘋果 iPhone 17 在台上市已逾一個月,不少果粉都已經率先開箱,買氣十分強勁。根據市調機構最新數據,揭曉 iPhone 17 系列在台灣的首張成績單。
三星今年5月推出的超薄手機S25 Edge,原本被視為話題旗艦,但上市至今,全球買氣依然疲軟。最新消息指出,三星已正式決定砍掉這條超薄產品線,下一代機種恐怕不會再登場
Google近期推出的AI圖像生成模型Gemini 2.5 Flash Image(俗稱Nano Banana奈米香蕉),只要輸入簡單的文字指令,就能快速完成AI編輯圖像,且開放免費使用(有限制張數),讓大批用戶直呼「真的超狂」,在社群迅速掀起風潮
日本指標性相機通路 Map Camera 正式公布九月份門市的相機銷售 Top 10 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正是理光最新的街拍神機 GR IV,上市之後就立刻奪冠,且強大的需求量更讓商家嚇得趕緊暫停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