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君/核稿編輯你是不是也常常熬夜?半夜醒來就睡不著?或者白天總是打哈欠、精神不濟?嘉義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健祐引述研究指出,有失眠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36%;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45%!尤其醫護人員、輪班族、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及更年期女性等高風險族群,更需提高警覺。應
紀麗君/核稿編輯近日德國世大運熱烈進行中,傳來多項捷報:包含「柚子」高承睿以4:1逆轉中國小將陳俊崧;以及台灣跆拳道男團奪下銀牌等。許多運動對孩子來說極具吸引力,部分家長憂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運動競賽,會耽誤學業;但心理師許嬰寧呼籲家長們,別小看運動的正向力。
羅碧/核稿編輯不是只有大人才會得脂肪肝,醫師臨床上就遇到有13歲青少年罹患脂肪肝,而最新研究也顯示,每天螢幕使用時間超過5小時的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風險是少於5小時青少年的2.1倍。不僅如此,久坐也容易促進代謝異常發生,可能間接影響肝臟功能,甚至可能發展成肝臟疾病。
暑假期間,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沈迷網路,教育部與亞洲大學合辦「2025青少年不迷網:一日關機親子工作坊」,協助親子共同面對網路使用相關議題,「無網路」營隊暫時關閉手機與網路,透過如「損益分析表」與「轉念寬心6欄表」活動,學習辨識健康與不健康上網差異,並發展替代性紓壓策略,如運動、志工服務等取代過度使用網
33歲的李小姐(化名)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除了肩頸僵硬,還經常感到眼睛乾澀、痠痛,晚上睡前視線模糊不清。雖然眼科檢查未見明顯病變,但她開始擔心眼睛是否因過度疲勞而提前老化。3C時代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造成睫狀肌與眼外肌持續緊張,導致眼睛痠痛、視力模糊、對焦困難,甚至頭痛噁心。中醫認為,這是肝氣鬱結
羅碧/核稿編輯人體運作是極為精密的分工,不論是維持健康,或是想要青春常駐、延緩老化,都需要許多內分泌合作促成。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人體諸多荷爾蒙之中,除生長激素、雌激素、睪固酮、甲狀腺素、DHEA、胰島素等與抗老密切相關外,褪黑激素的存在尤其重要,有助抗氧化、修復大腦、延緩退化,以及增
葉立斌/核稿編輯葉黃素像是「眼睛的天然太陽眼鏡」,對眼部健康有莫大的好處。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葉黃素除了對能顧眼睛,也有保護大腦認知功能,透過抗氧化力,間接守護心血管健康等效用,可以從菠菜、南瓜、蛋黃等食物中攝取。洪泰雄指出,葉黃素(Lutein)近年很紅,但很多人只知道「對眼睛好」,
近幾年台灣AI、半導體等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台南科學園區吸引很多高科技人才進駐,這些科技人才操作精密設備時,都需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常造成眼睛疲勞不適。眼科醫師說,最近很多患者求診,許多人每天長時間近距離盯看電腦螢幕或手機,出現概稱為3C症候群或視覺失調綜合症的眼睛疲勞問題。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有關眼部的疾病,例如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年輕化,使得大家積極關注眼部健康。然有研究發現,不僅是3C用太多傷害眼部,喝錯咖啡也有可能?眼科醫師張芯瑜在臉書粉專「用芯看世界 張芯瑜眼科醫師」分享一份刊登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研究發現,即溶咖啡可
73歲洪姓婦人多年來每天早晚虔誠誦經,但去年初發現看經文模糊不清,要拿近貼著看才稍稍改善,她擔心念錯對神明不敬,決定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原來是水晶體老化導致白內障,經醫療團隊建議採用健保給付的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合併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後,讓她視野煥然一新,開心又可以清楚的讀經。
羅碧/核稿編輯每天滑手機、盯電腦,眼睛是否也常常又乾又澀、模糊疲勞?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別只怪藍光太強,研究顯示,飲食中的營養也影響視力保健關鍵!想減少眼睛疲勞與視力衰退,3種地中海飲食常見食材深海魚、胡蘿蔔和菠菜不可少。薛曉晶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表示,根據《JAMA Ophth
學齡前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透過整合式健檢機制,能及早發現視力、聽力與發展遲緩等問題,及早介入;尤其針對發展評估(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表達)遲緩,如未能早療矯正,恐導致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健檢醫師觀察,部分是因為家長過度代勞、做太多,或陪讀實體書時間不夠。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幼幼台播放抖音音樂的哥哥姐姐帶動跳,讓近日爆紅的抖音音樂再度被討論;對此,聯新國際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提醒家長,抖音歌曲可能會造成孩子語言與價值觀扭曲、注意力與學習習慣被破壞、情緒波動與成癮傾向、模仿不當舞蹈與行為。
高雄某高中職男同學聞到其他同學電子煙吐出的煙味,竟飄出甜甜水果味,好奇借抽2口,兩人輪流吸食遭教官逮獲,校方通報衛生局依法裁罰,「供應」電子煙的同學因觸犯「菸害防制法」紅線,最高處25萬元罰鍰,加上2人吸食電子煙行為,又各處1萬元罰款,2名高中生苦吞27萬元罰單,七月暑假到來,衛生局將加強稽查開罰。
紀麗君/核稿編輯台灣每10人中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夏天熱氣逼人,床單黏在身上,腦海中還想著明天的工作,翻來覆去就更睡不著。這個時候不少人會習慣拿出手機、筆記型電腦,或是打開電視打發時間,等著進入夢鄉。然而,根據睡眠專家的說法,千萬不要讓科技產品上你的床。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喜歡在睡前滑手機,且是在燈光關得很暗時,滑得不亦樂乎;此舉不僅影響睡眠品質,更大大傷害雙眼。諾貝爾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林宜鴻示警,這很可能會造成青光眼,起初是邊緣看不太到,直到最嚴重時刻是「完全看不到」。林宜鴻在臉書專頁「鴻眼醫生|林宜鴻眼科醫師」發影片說明,青光眼為視神經退化帶來
羅碧/核稿編輯努力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但總覺得體重下降不如預期?好日子診所醫師張志宇指出,睡眠品質正是影響減重成效的關鍵之一,因此想要瘦得快、睡得好,「三要兩不」很重要:房間要暗、溫度要冷、白天要累、睡前不要動、午後不要喝咖啡、睡前也不要喝酒。
黃宜靜/核稿編輯在餐廳用餐時,經常可以看到孩子一哭鬧,父母就派出3C來育兒,讓他們安靜,且螢幕一盯就是好幾個小時。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孩子每日只要使用螢幕超過1小時,出現過動、情緒不穩、攻擊行為的風險就越高;但若是父母陪玩的互動式螢幕活動,則可能有正面影響。
要保愛護靈魂之窗!台中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為腳受傷行動不便,平時不喜歡出門,眼睛罹患白內障後選擇不積極處置,雙眼幾乎快看不到影響生活作息,才到醫院求診,醫師做白內障手術讓她重建光明;另外一名70多歲的阿伯,同樣罹患白內障,左眼手術後卻因眼瞼下垂,遮住視線,醫師再進行縫合手術,術後,阿伯結婚50多年
9歲男童「小志」長期有黑眼圈、注意力不集中情形,與同學相處易怒,情緒較不穩定,家長與老師都以為是作息不佳或使用3C過度。嘉義基督教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檢查後,發現「小志」其實是「兒童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作怪,耳鼻喉科與牙科聯合診治後,「小志」的睡眠品質、專注力與外觀發育都明顯改善,成績也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