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添斌/核稿編輯行政院於2015年核定「國家軍事博物館」計畫,但直到2021年6月才動土建造,該案總經費從馬政府時期的17億餘元預算,至今年度已水漲船高至53億餘元,根據國防部送交立法院之預算解凍報告,截至今年4月底,工程進度達53%,餘下工項則力拼今年10月完工。
為強化陸軍灘岸反登陸作戰能力,有效遲滯敵軍推進,我國先前向美採購14套「火山」機動布雷系統後,原定前(2023)年展開接裝工作,但至今仍未運抵台灣,引發外界關切;對此,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最新預算解凍報告證實,這14套系統受到疫情、俄烏戰爭影響,實際交貨期程已調整至明(2026)年一次交畢。
為強化國軍反裝甲能力,國軍2018年啟動對美採購新型拖式2B飛彈、發射系統及悍馬車,根據國防部向立院提交的解凍報告,國軍計畫採購1700枚拖式2B飛彈,現已到貨1080枚,剩餘620枚現正辦理驗測作業,後續納入美軍運輸排程運抵國內。報告指出,此案自2018年至2025年編列118億1516萬4千元,
我國首艘自製潛艦「海鯤號」(SS-711)前(2023)年9月亮相後歷經泊港測試,日前已到全案預劃的海試節點,但至今尚未開測引發外界關切;對此,海軍透過報告強調,現繼續調校該艦系統,以滿足出港海試條件。另一方面,海軍的潛艦MK48重型魚雷暨操雷進度受產能、發價書錯誤影響,致全案延宕並延後交付期程。
海軍正進行對法國採購的6艘康定級巡防艦升級計畫,預計將裝設新型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32枚「海劍二」防空飛彈,根據海軍送至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提及,包括「拖曳式聲納」等5項裝備均已完成交運,康定級艦首艘升級軍艦承德艦計畫於今年底以前交付。這代表康定級艦不只防空戰力「有感」升級,也可望具備更先進的反潛實
羅添斌/核稿編輯面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帶來的持續威脅,位處北約(NATO)東翼前線的成員國立陶宛5日宣布,將投入11億歐元(約新台幣364.1億元)鉅資,用於加強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邊境防禦工事,其中包括採購大量反戰車地雷。《法新社》報導,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立陶宛及其鄰國拉脫維亞、
羅添斌/核稿編輯海軍為汰換老舊港勤船隻,原訂2020至2024年以9.68億餘元預算採購7艘「新式港勤拖船」,進度卻因屢次流標而不如預期,因此展延4年至2029年結案。但根據國防部最新報告,由於預算額度不符市場行情,導致多次流標,目前正修訂建案文件,並分二階段形式籌獲,待一階段2艘獲裝後,再爭取二階
位於高雄的軍備局205廠多年前配合高雄市政府「亞洲新灣區」計畫,將位於前鎮區的3處廠區用「先建後遷」方式,陸續進駐到大樹區的新址;但這項工程期間遭遇疫情一度延宕,甚至影響既有輕兵器、彈藥產製進度而遭立法院點名。根據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最新預算解凍報告,上述3處新營區已有2處啟用,最後一處光復營區則將於
相關新聞請詳見部隊「瘦身」應對中國威脅 美防長赫格塞斯啟動陸軍兵力轉型涂鉅旻/核稿編輯美軍新型戰鬥車M10「布克」(Booker),雖然為步兵提供了具備強大火力的機動車輛,但基層部隊開始發現,這輛戰車似乎有違「初衷」,不僅車重「過重」,且僅能供1架C-17運輸機載運1輛,而非原先考量的2輛。外國軍事
美國國防大廠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下稱諾格)去(2024)年底聯手美國空軍實機測試旗下「蝮蛇」整合電戰系統(IVEWS),歷經逾半年測試,該系統近日已通過美空軍作戰測評,離量產僅一步之遙。知情人士指出,該系統和其他同型裝備現由我國空軍持續評估中,以利抉擇F-16V Bl
為強化軍種指揮通聯效能,國防部5年前向美採購新一代陸軍戰術區域通信系統,原定今(2025)年升級完畢,期間卻遭遇疫情延宕專案進度,但現有系統面臨消失性商源風險,遂決定延長執行既有後續維持案;今(1)日政府決標公告即指出,該案經二度修正後現已拍板定案,確定將延長兩年維保服務,銜接資通電軍後年換裝新一代
羅添斌/核稿編輯俄羅斯正與白俄羅斯積極籌備預計於今年秋季舉行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西方-2025」(Zapad-2025),演習地點鄰近北約(NATO)成員國波蘭邊境。軍事分析家警告,莫斯科可能藉此演習為掩護,進行部隊集結甚至潛在的局勢升級,令人聯想起2022年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前的相似舉動。
莊文仁/核稿編輯俄羅斯上週四將烏克蘭自由記者羅什奇娜(Viktoriia Roshchyna)的遺體歸還,這位年僅27歲的記者在俄軍佔領區被捕後於拘留期間死亡,引發國際關注。烏克蘭議員尤爾奇申(Yaroslav Yurchyshyn)證實,羅什奇娜的遺體已於2月底作為換囚行動的一部分返還給烏方。
涂鉅旻/核稿編輯美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今年2月才剛發生與商船碰撞受損事故,28日又再發生昂貴的艦載機墜海意外,1架F/A-18戰機於拖帶期間,因船艦急轉彎而滑入海中;這是杜魯門號航艦自1998年服役至今發生的第5起事故,該艦服役至今,一共發生了3起艦載機落海、1起戰機遭誤擊,以及1起碰撞事故,造成
烏克蘭空軍近日發布影片證實,其所操作的一套「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在一次攔截任務中僅用兩分鐘,便成功擊落11枚俄羅斯巡弋飛彈,展現這套系統及其操作人員卓越的作戰效能。影片中這套NASAMS為第三代改良型,是烏克蘭於2022年秋季自西方夥伴首度獲得的型號之一。
1995、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將於今年屆滿30周年,對於走過那段緊張往事的老將,皆是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曾任陸軍副司令、金防部指揮官的退役中將賀政,近期接受退輔會《榮光雙周刊》專訪回憶,當時他在馬祖當營長,戰備壓力很大,最緊張之時甚至都要睡在據點裡。但在敵情威脅下,深刻感受到官兵毫不畏苦及訓練扎實,
黃其豪/核稿編輯目前正在中東紅海地區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武裝組織(Houthi,另譯為胡塞武裝)的美軍航艦「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近期發生意外,機庫人員在機庫甲板拖曳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時,發生墜海意外,導致一名美國海軍人員受傷。
美國海軍原預劃在2012年退役部分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由於遭國會否決,因此轉為階段性延壽升級計畫,目標在2026財年前完成11艘同級艦的現代化改裝,但該計畫又因升級進度延宕、部分艦提前退役等因素,最後僅剩3艘接受升級。而該計畫的最後一艘「聖喬治角號」(CG-71)日前已完成升級,並於22日駛入
上稿時間:04-26 11:37:47國防部在五月一日有連串軍職首長及重要單位主官丶管的調整,其中,又以現任國防部軍事新聞處長丶軍事發言人孫立方的新職最受矚目,曾獲選為「美國國防資訊學校」(DINFOS)名人堂,熟悉戰略溝通議題的孫立方,曾在2024印太司令部資訊作戰會議中,以英文發表視訊演說,分享
重要軍職首長五月一日有連串異動,政府人士今天指出,軍事情報局長楊靜瑟中將屆齡退伍,由國防部參事陳明華中將接任,參謀本部訓練次長室次長張俊志中將屆退,由澎防部指揮官郭俊德中將升任,並由陸軍司令部少將陳俊源升任澎防部指揮官。此外,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陳道輝中將調任為海軍教育準則訓練發展指揮部指揮官,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