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近日舉辦黃春明文學季特展,主題為「魚群與樹的奏鳴曲」,展出內容特別突顯關於海洋、田野、生命的創作議題,並情商畫作原件展出,盼能與當代環境共生、永續發展等目標對話,並開拓文學創作與閱讀的多元途徑。台大校長陳文章也期待黃春明能述說更多故事讓更多人發現文學的美好。
佛朗明哥舞蹈表演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對於它在當代發展的面貌,多數不太了解。來自台灣的薛喻鮮,12歲那年以亞洲第一位華人身分考上西班牙馬德里皇家舞蹈學院;2022年以作品《永恆回歸》榮獲第31屆西班牙舞蹈及佛朗明哥舞蹈比賽第1名,同年進入西班牙國家舞團,成為團隊中唯二的亞洲面孔。今年,薛喻鮮帶著舞
佛朗明哥舞蹈表演,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對於它在當代發展的面貌,多數不太了解。來自台灣的薛喻鮮,2022年進入西班牙國家舞團(Ballet Nacional de España),成為團隊中唯2的亞洲面孔。今年,薛喻鮮帶著舞團男首席José Manuel Benítez、創作舞者Ana Almag
你摸過神將的鬍鬚嗎?由塑神藝師李育昇與視覺設計師廖小子聯手打造的、全台首尊擁有黑色翅膀的「電氣黑虎爺將軍」,將於5月18日從桃園龍潭龍元宮起駕,徒步遶境至大溪永昌宮,首次正式「出任務」!黑虎爺神將此次隨隊繞境,民眾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尊融合傳統與當代設計語彙的神將風采。
由桃園市政府民政局、客家事務局及青年事務局與龍元宮共同策畫的「神龍鬧鎮」文化活動,本月登場。繼為妮妃雅設計巴黎文化奧運「鯤蕉聖媽:媽祖裝」後,劇服設計師暨塑神師李育昇再度跨界出手,與美術設計師廖小子合作,推出最新作品「電氣黑虎爺將軍」,昨(5)日在桃園龍元宮的「第4屆神龍鬧鎮暨黑虎爺將軍開光儀式」首
第6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李亦凡,將於「節點台北 Taipei Node」推出迷你回顧展「Making of...Li Yi-Fan 李亦凡」,透過三部重要影像作品,呈現其獨特的創作語言與藝術路徑。特展由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與洪建全基金會策畫,並獲台北市文化局贊助。做為「節點台北」首屆年度特
故宮院長蕭宗煌今(30)日前往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民進黨立委吳沛億關注國立故宮博物院日前推出的《故宮好客》觀光手冊內容過於單薄,未能充分連結台北市文化觀光資源。她指出,手冊中推薦北部與南部共10條旅遊綠線,但台北市僅有極少數景點納入,且北院周邊僅列出5個景點,整體14個台北市點
第4屆「青春還鄉─2025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即日(24日)起開放報名,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台中市代表今天在宣傳記者會表示,今年延續先審後拍,企劃入選即可獲得5,000元,並提供剪輯與拍攝實務工作坊、創作諮詢等資源,最終作品將於頒獎典禮、全台巡迴影展中亮相,首獎10萬元。
位於台東市建和部落的「孩子的書屋」創始據點於2022年開始募資重建,吸引超過2600人響應,並獲得陳建仁、萬芳、盧彥勳、古秀華等人推薦人力挺。新的書屋今天在原址啟用,部落頭目陳文生以卑南族語獻上祝福。孩子的書屋是20多年前由已逝創辦人陳俊朗在建和部落提供部落孩子課後學習空間,在各界資助下,建和書屋逐
7年前91歲的李再鈐在「美術家傳記叢書」發表會上說,期望文化部的出版計畫可以再加速,因為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像他活得一樣老,老到來得及看到自己的傳記被出版。7年後的李再鈐以高齡98歲首次在歷史博物館開個展,原本館方建議個展名為「跨越世代」,但他覺得自己沒那麼偉大,於是,他帶著「穿越」世代的心情,自己當
「試管嬰兒IVF」在學術上稱為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一直以來都是不孕夫婦渴望生育的救星。英國「人類受精及胚胎管理局(HFEA)」的最新公布資料發現,到2022年底IVF治療對象主要是占89%的異性夫妻。但從2012年到2022年,女同志家庭和單身女性的比例明顯倍增,前者從2%增到4%,後者由2%升到6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買第1頂帳篷是實現馬戲人的夢想;買幾米帳篷是想實現每一個人的夢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幾米,我要讓幾米繪本的畫面發生在真實生活裡。──FOCASA創辦人林智偉。2011年才24歲的林智偉創辦了FOCA,他說,台灣也可以有自己的馬戲團,所以團名就叫「福爾摩沙」,團隊成員來自各種不同的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Lili Deli麗麗食品」展,由2022年台北美術獎首獎得主黃麗音策畫,將展間打造成一間飲食零售店舖,透過現成物、多媒材雕塑、聲音裝置與攝影等陳設,構築與日常飲食消費緊密相關的微型景觀,回應現代社會對廉價、效率與實用至上的生活方式。即日起至6月22日於北美館地下2樓展出。
台東大學圖書資訊館為地下1層、地上5層綠建築,於2014年落成啟用,以狀似金字塔造形屢獲國內外建築獎項,曾入選世界八美圖書館,成為熱門打卡景點。昨天再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5台灣建築永續獎」公有建築類別銀級獎,成為本年度全國唯一獲獎之校園建築。
台北教育大學校園內的一角,圍繞美術館旁榕樹坐著的林俊頴剛用手帕輕柔揩完臉脖因炎熱天氣而逼出的汗,接著摘下眼鏡緩緩擦拭因熱氣而起霧的鏡片。在這炎熱的天氣中,這些細緻而溫柔的手勢顯得格外靜謐從容,仿若這些動作本身便是一座桃花源,又恍如《七月爍爁》所描寫的自日本返鄉的七舅公陳文璣被現代化洗禮後的文雅形象。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4月27日展出「交換日誌——輝文貞陶藝展」,在地陶藝家劉俊輝、黃明文、林嘉貞三人如同書寫日誌創作陶藝,展現50組件風格迥異的作品。「輝文貞」取自三人名字中各一字,卻意外有「迴紋針」的諧音。邀請大家走進三人的創作交流世界,感受不同作品激盪火花。更多展訊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
台南市美術館第5任新館長龔卓軍,昨(1)日正式到職,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頒發聘書。龔卓軍表示,將與館員一起為全新局面的南美館努力,從美術館出發,向外散播藝術種子,與台南藝文城市共生共榮,同時持續朝建構台灣美術史努力,培養與城市共生的當代藝術視野,實現讓台南連結國際藝術的願景與使命。
高雄市與日本新潟縣佐渡市因製糖產業歷史連結締交友好城市,日本「若林藝術舞團」今攜手文府及龍華國小學生,一同以舞蹈演繹尋根故事,詮釋台灣糖業發展史與台日百年情誼。日本佐渡若林藝術舞團訪台尋根文化親善公演《跨海舞情2025~糖廠的故事》今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登場,團長為台灣旅日知名舞蹈家若林素子(本名張素
台南市美術館第5任新館長龔卓軍,今(1日)正式到職,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親自頒發聘書。龔卓軍致詞強調,從在地城市紋理出發,努力實現讓台南連結國際藝術的使命。龔卓軍原任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教授,本身亦是藝術創作者及知名策展人,《藝術觀點ACT》季刊召集人,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民間藝術,
「文化是生活的累積,源於人!」一個曾經繁華的小鎮想重建活力新生,也是靠「人」,大約就是這樣的概念下,出生於屏東潮州的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自2016年起,展開潮州「老街新生」行動,並自2022年以潮州百年老街建基路為起點,邀請藝術家與潮州鄉親一起打造專屬潮州、獨樹一格的地方慶典「春潮集」,持續和